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財政部等
關于印發《關內企業采購2008年新產東北粳稻(大米)入關運費補貼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建[2008]69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發展改革委、糧食局、農業發展銀行分行,中儲糧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
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支農惠農政策,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東北粳稻價格,經國務院批準,2008年東北新粳稻上市后,中央財政繼續對關內(除東北三省外的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具備條件的糧食企業,到東北三省按不低于最低收購價采購并運至本省(區、市)銷售或充實地方儲備的新粳稻(含大米),給予適當的運費補貼。我們研究制定了《關內企業采購2008年新產東北粳稻(大米)入關運費補貼財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補貼辦法》,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你們嚴格按照《補貼辦法》規定執行,確保補貼政策順利落實。
附件:關內企業采購2008年新產東北粳稻(大米)入關運費補貼財務管理辦法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糧食局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附件:
關于對關內企業采購2008年新產東北粳稻(大米)
入關運費補貼財務管理辦法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支農惠農政策,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東北粳稻價格,經國務院批準,2008年東北新粳稻上市后,繼續對關內企業采購新產粳稻(大米)入關給予運費補貼。為此,特制定本辦法。
一、補貼對象的確定
(一)關內各省(指除關外
黑龍江省、
吉林省、
遼寧省三省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糧食部門會同財政等部門委托或組織協調本地區糧食企業,到東北三省采購新粳稻(含大米,下同),運糧入關到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銷售或充實地方儲備的,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的運費補貼。
政策執行主體可以采取以下兩種辦法確定:一是由省級糧食部門會同財政等部門委托一家企業集中采購;二是省內不限企業數量,實行資質確認辦法進行管理,但單個企業補貼期間從東北三省中單省外運粳稻數量必須累計超過5000噸(含5000噸)。少于5000噸的企業建議采取委托集中采購方式,具體由各省糧食局負責組織協調,并商財政等有關部門確定。
(二)關內各省享受入關運費補貼的糧食企業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由省級糧食部門會同財政等部門委托一家企業集中采購的,應具有企業所在地省級糧食、財政部門共同出具的委托收購文件或資質確認證明。
2、到東北三省按不低于最低收購價格采購并調運2008年度生產的粳稻或由新稻加工的大米。
3、企業應依法成立、守法經營,規模較大、資信良好、實力較強,有一定的糧食經營管理能力。
(三)關內企業在東北承包土地種糧運回企業所在省自銷5000噸以上,或東北三省糧食企業在關內地區的分支機構,采購東北粳稻入關5000噸以上的,也可享受補貼。
(四)中儲糧總公司及所屬分公司從東北三省采購粳稻調運入關,用于中央儲備糧輪換;中糧集團、華糧物流集團公司從東北三省采購粳稻入關的,中央財政給予同樣的運費補貼政策。具體補貼資金申請、審核辦法,參照對地方糧食企業的辦法研究確定。
二、運費補貼標準
(四)從黑龍江省購買并外運粳稻的,省間運輸為鐵路直達的,每市斤補貼0.06元;省間運輸為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或公路直達運輸距離超過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14元;公路直達運輸距離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7元。
從吉林省購買并外運粳稻的,運費補貼暫按以下標準執行:省間運輸為鐵路直達的,每市斤補貼0.03元;省間運輸為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或公路直達運輸距離超過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8元;公路直達運輸距離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4元。
從遼寧省購買并外運粳稻的,運費補貼暫按以下標準執行:省間運輸為鐵路直達的,每市斤補貼0.01元;省間運輸為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或公路直達運輸距離超過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4元;公路直達運輸距離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2元。
本辦法所指鐵水、公水聯運,是指從東北三省內陸地區通過鐵路或公路將糧食運至遼寧沿海港口,或直接從遼寧港口收購糧食,再通過海運方式運至關內地區。
補貼糧食數量,以到貨數為準。其他運輸方式無運費補貼。
三、補貼政策的起止期限
(五)運費補貼期限為2008年11月1日(含1日,開始發運)至2009年4月30日(含30日,到達)。
(六)起始時間指糧食在購糧省份的啟運時間,根據
合法的運輸單據上注明的日期,按以下原則確定:
1、省間鐵路或公路直達運輸的,以糧食啟運日期為準,且收貨地點必須為關內銷區具體地點。
2、鐵水、公水聯運的,以糧食啟運日期為準,收貨地點必須為東北三省外的具體地點;同時要與聯運相銜接,聯運后的收貨地點必須為關內銷區的具體地點。
(七)截止時間指運輸到購糧企業所在省份的時間,根據合法的運輸單據上注明的日期,按以下原則確定:
1、省間鐵路直達運輸以貨到站臺日期為準;
2、鐵水、公水聯運以貨到接卸碼頭日期為準;
3、公路直達運輸以貨到接卸目的地日期為準。
四、補貼資金的申請、審核和撥付
(八)受托企業可以在2009年5月15日前,向省級糧食部門報送補貼申請及有效憑證。申報材料由省級糧食部門匯總、整理后,于2009年5月31日前報省級財政部門審核。
(九)省級財政部門在2009年6月15日前將有關資料送至財政部駐本省財政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審核。相關省專員辦負責依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有效憑證,核實中央財政應補貼的糧食數量。需審核的有效憑證包括:
1、采購環節的憑證:從農民手中直接收購的,需提供由稅務部門印制的糧食收購單據;從企業采購的需提供合法的
購銷合同和增值稅發票(復印件);收購所在地糧食質量檢驗部門出具的新糧質檢證明;關內企業在東北承包土地種糧并運回企業所在省自銷,沒有收購或增支稅發票的,須提供合法的
土地承包合同、產地農業主管部門出具的產量證明。
2、運輸環節的憑證:按不同的運輸方式,提供鐵路、公路直達運輸或鐵水、公水聯運的正式合法運輸單據。
3、貨款支付憑證:稅務部門印制的糧食收購單據或銀行匯款憑證。
(十)省級財政部門根據專員辦審核結果,于2009年7月15日前向財政部提出補貼申請(
西藏地區由省級財政部門自行審核上報)。
(十一)財政部匯總審核后,根據審核確定的購運糧食數量(按國家質量標準規定的標準品計算),按規定的標準安排運費補貼,地方糧食企業的運費補貼撥付給省級財政部門。由省級財政部門直接撥付給承擔采購業務的企業;中央企業的運費補貼,由企業總部所在地專員辦審核后,直接撥付給中央企業。
五、附則
(十二)2008年11月1日(含1日)至2009年4月30日(含30日)政策執行期間,受托企業在糧食收購調運過程中發生的
意外事故,由企業按有關規定自行負擔。
(十三)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切實負責,嚴禁弄虛作假、虛報冒領補貼資金。一經發現,取消企業享受補貼政策的資格,并通過社會媒體等公開通報。
(十四)此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