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中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規定,作如下補充規定:
一、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盜竊、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
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
二、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⑴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⑵個人貪污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⑶個人貪污數額在二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二千元以上不滿五千元,犯罪后自首、立功或者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⑷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二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二人以上共同貪污的,按照個人所得數額及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分別處罰。對貪污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貪污的總數額處罰;對其他共同貪污犯罪中的主犯,情節嚴重的,按照共同貪污的總數額處罰。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三、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較大不退還的,以貪污論處。
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四、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勾結,伙同受賄的,以共犯論處。
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五、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規定第二條的規定處罰;受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使國家利益或者集體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受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使國家利益或者集體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索賄的從重處罰。
因受賄而進行違法活動構成其他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六、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索取、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七、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八、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因行賄而進行違法活動構成其他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私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處罰。
十、國家工作人員在對外交往中接受禮物,依照國家規定應當交公而不交公,數額較大的,以貪污罪論處。
十一、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說明來源。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沒收其財產的差額部分。
國家工作人員在境外的存款,應當依照國家規定申報。數額較大、隱瞞不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十二、貪污、挪用的公共財物一律追繳;賄賂財物及其他違法所得一律沒收。
追繳的貪污、挪用財物,退回原單位;依法不應退回原單位的,上繳國庫。沒收的財物收入,一律上繳國庫。
十三、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失效日期:1997100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