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已經六屆市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長: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嘉興市內部審計工作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內部審計行為,促進單位加強管理、防范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和《浙江省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8號)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內部審計,是指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內部審計人員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等,開展的一種監督、評價和咨詢服務。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其他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上市公司、地方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單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第二章 機構和人員
第四條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明確規定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可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
(一)財政財務收支金額較大或者所屬單位較多的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
(二)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三)經批準設立的各類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
(四)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或企業集團。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審計委員會,設立內部審計機構。
有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要求但尚不具備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條件的單位,應當明確履行內部審計職責的工作機構。
第五條 各有關單位應當結合自身性質、規模和管理需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配備專(兼)職內部審計人員,也可委托社會審計機構或者與社會審計機構合作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第六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定期接受內部審計后續教育培訓。
第七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遵守內部審計規定、準則,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客觀公正,廉潔奉公,保守秘密。
第八條 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對象或者審計事項有利害關系的,應當申請回避。
第九條 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在本單位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行使內部審計職權,并對其負責。
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應當支持內部審計工作,保障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內部審計機構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應當列入單位預算,予以保障。
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按照管理權限任免,并報審計機關備案。
第三章 職責和權限
第十條 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根據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授權,監督和評價下列事項:
(一)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或者相關經濟活動;
(二)按干部管理權限劃分的本單位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負責人的任期經濟責任;
(三)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
(四)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五)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基本建設項目的財務收支和預(概)算、決算;
(六)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對外投資或擔保的有關經營合同;
(七)本單位對行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開展行業或專項審計調查;
(八)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交辦的其他審計事項。
第十一條 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具有下列權限:
(一)要求被審計對象按時提供有關財政、財務收支計劃、預算執行情況、決算、會計報表及相關經濟活動的資料和電子數據。
(二)檢查有關財政、財務收支或者相關經濟活動的資料、文件和計算機系統及其電子數據,現場清查與審計事項有關的實物。
(三)對審計涉及的有關事項進行調查取證。
(四)參加、列席本單位財務收支、計劃、生產、經營、重要合同簽訂等有關經濟活動或會議。
(五)參與研究、制定本單位經濟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開發、研究審計信息網絡管理平臺,利用先進的審計軟件開展審計工作。
(六)對違反財經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行為予以制止,提出處理意見;對遵守財經法律、法規,經濟效益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提出表彰和獎勵建議;對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批準,對可能被轉移、隱匿、篡改、毀棄的有關財政、財務收支或者相關經濟活動的資料予以暫時封存,對阻撓、妨礙審計工作的行為,提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建議。
第十二條 內部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被審計對象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向本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第十三條 被審計對象應當配合內部審計工作,按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并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不得拒絕、阻礙、隱瞞、謊報。
第四章 審計程序
第十四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制定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報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批準后實施。
第十五條 內部審計機構根據年度審計工作確定審計項目,組成審計組,審計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指定審計項目負責人。
實施審計前,審計組應當制定項目審計實施方案,經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批準后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審計通知書應當在實施審計前送達被審計對象;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批準,可以在實施審計時送達。
第十七條 審計組可以采用審核、觀察、監盤、詢問、函證、計算、分析性復核等方法,取得證明材料,并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取得材料,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審計組實施審計后,應當就有關事項征求被審計對象的意見。被審計對象應當按照審計組的要求反饋意見,逾期視為無異議。
第十八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對審計組提交的材料和被審計對象的意見進行復核,報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同意后下達審計結論。被審計對象應當按照審計結論要求及時整改,落實相關措施。
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向內部審計機構所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提出申訴,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應當及時答復。
第十九條 審計工作完成后,審計組應當及時整理審計資料,形成審計檔案。
第二十條 內部審計機構在必要時應當開展后續審計,監督、檢查被審計對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并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報告后續審計結果。
第二十一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每年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權力機構提交年度內部審計工作報告。
第二十二條 本單位在年度考核、干部任免時,以及審計機關依法對審計監督對象實施審計時,應當將審計結論作為重要依據。
第五章 指導與考核
第二十三條 市審計機關負責指導和監督全市內部審計工作,縣(市、區)審計機關負責指導和監督本轄區內的內部審計工作。
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其職權范圍內,加強對本行業、本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 市、縣(市、區)審計機關可以通過內部審計協會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五條 市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縣(市、區)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業務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和評估各地區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并將內部審計業務指導和監督工作納入年度考核。
縣(市、區)審計機關應當加強轄區內各單位的內部審計業務指導和監督,及時糾正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并將有關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納入年度考核。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審計機關發現內部審計有不合法行為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
審計機關、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發現被審計對象打擊報復內部審計人員的,應當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管理權限追究其責任。
第二十七條 被審計對象拒絕、阻礙內部審計工作,或者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有關財政、財務收支和相關經濟活動的資料,或者拒絕、拖延提供資料,或者提供資料不真實、不完整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及時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內部審計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權機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一)隱瞞審計中查出的重大問題或者出具虛假審計結論;
(二)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商業秘密的;
(三)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
(四)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予以處理的行為。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由嘉興市審計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6-10-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7-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