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邢臺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09 · 9259人看過
  邢臺市人民政府令   〔2011〕第6號   《邢臺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已經2011年5月5日市政府第三十九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長 劉大群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邢臺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保障城市居民冬季取暖,規范集中供熱的建設與管理,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維護供、用熱雙方合法權益,促進集中供熱事業和諧發展,根據《河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和建設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集中供熱生產和經營的單位(以下分別稱熱源單位和供熱單位),從事與集中供熱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以及使用集中供熱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熱用戶),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集中供熱,是指利用熱電聯產、區域鍋爐、自備電站、工業余熱、地熱等所產成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為用戶有償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供熱工程項目包括:熱電廠熱電聯產工程;鍋爐房、換熱站和泵站工程;供熱管網工程及其他供熱工程。   本辦法所稱庭院管網,是指自小區換熱站至熱用戶入戶閥門之間的供熱管網。   第四條 市建設局是集中供熱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集中供熱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市、區)政府負責本轄區內集中供熱的組織、協調和宏觀管理,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集中供熱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規劃、房管、環保、人社、物價、公安、發改、質監、水務等有關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配合做好集中供熱管理工作。   第五條 集中供熱發展規劃,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六條 集中供熱應堅持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多家經營的原則。   第七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需要,編制集中供熱規劃,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經批準的集中供熱工程規劃未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   第八條 在建設新區和成片改造舊城區時,建設單位應根據城市集中供熱統一規劃,預留換熱站及管線用地,同時配套建設小區供熱設施。列入規劃的供熱設施建設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位置和改變用途。   第九條 新建、擴建、改建集中供熱工程項目,應符合集中供熱工程規劃和建設項目總平面規劃。建設單位應按國家有關工程建設規定,到有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條 供熱單位應按照集中供熱規劃,根據供熱能力、供熱條件發展新熱用戶。   第十一條 集中供熱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監理,應由具有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第十二條 集中供熱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準投入使用。   供熱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房屋時,應向購房人明示所采用的供熱方式,并在購房合同中載明。   第十四條 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應采用集中供熱,并依照有關技術規范設計安裝分戶計量的供熱系統,實行分戶計量收費。   已建成的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應按分戶計量要求逐步進行改造。建設、房管、物價、供熱等有關單位應對分戶計量改造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第十五條 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以外區域,以及集中供熱管網負荷已滿區域,新建建筑和未接入集中供熱的既有建筑,應采用其他清潔能源供熱方式集中供熱,并逐步納入統一的集中供熱范圍。   第十六條 按照城市集中供熱規劃,供熱單位可根據供熱能力在已建成的換熱站及庭院管網上擴展新用戶,管線需要穿越某一地段、空間時,產權人應予以配合。因施工給產權人的設施和財產造成損失的,供熱單位應及時修復和賠償。   第十七條 供熱單位應取得《城市集中供熱經營許可證》,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方可從事集中供熱經營活動。   第十八條 供熱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建設項目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及供熱規劃要求,并竣工驗收合格;   (二)有穩定的熱源和政府特許的經營區域;   (三)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注冊資本金和專業技術人員、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四)有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有經過供熱專業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   (六)有完整的資料和檔案,并設專人管理;   (七)有完備的供熱事故搶險預案,并配備專業的搶險搶修人員;   (八)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交納保險金。   第十九條 熱源單位或供熱單位撤銷、分立、合并、變更停業、歇業,應依法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審批和備案手續。   第二十條 熱源單位與供熱單位、供熱單位與熱用戶,應分別簽訂供用熱合同。   第二十一條 本市供熱期為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市政府可根據氣候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供熱期。熱費在供熱期結束后結算。   熱源單位、供熱單位應提前做好供熱準備工作。   第二十二條 供熱單位應按下列規定,向熱用戶提供安全、穩定、質量合格的供熱服務:   (一)按本辦法規定或市政府調整的供熱期供熱;   (二)供熱前應進行供熱系統充水、試壓、排氣、試運行等工作,并提前在供熱范圍內進行公告;   (三)建立供熱設施巡檢制度,對管理范圍內的供熱設施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隱患應及時消除,發現熱用戶設施存在隱患的,應書面告知并及時幫助消除;   (四)建立熱用戶供熱溫度抽測制度,定期對熱用戶室溫進行檢測,測溫記錄應有熱用戶或者其他證明人簽字;   (五)設置二十四小時專人值班的維修、搶修和監督投訴公開錄音電話,并及時處理和回復熱用戶反映的問題。   第二十三條 供熱期內熱用戶室內溫度標準為18℃±2℃,不得低于16℃。實行分戶計量的熱用戶,供熱單位應按設計供熱參數保證供熱。   因熱源單位、供熱單位責任,連續停止供熱超過二十四小時應當提前兩天告知熱用戶。因突發性事件停止供熱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熱用戶認為室內溫度不達標時,可通過電話、當面或書面形式申請供熱單位測溫。供熱單位應在八小時內入戶測溫。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對室內溫度進行測量,應在門窗關閉一小時以上的情況下,將計量器具置于被測房間中央距離地面一點五米處,計量器具的穩定讀數為實際室內溫度。   測溫時間為上午七時至十時,下午三時至九時。熱用戶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用熱雙方協商辦理。   第二十六條 室內測溫應有記錄。測溫記錄應由測溫人員和熱用戶雙方簽字,各持一份。   第二十七條 對室內溫度不達標的,供熱單位應于二十四小時內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屬供熱單位責任的,供熱單位應在四十八小時內予以維修,使之達標;因特殊原因維修后仍不達標的,供熱單位應向熱用戶簽發手續,并按第二十九條規定退還自熱用戶申請測溫之時起至溫度達標之時止低溫期間的熱費;不屬于供熱單位責任的,在向熱用戶講明原因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使其達標,所需費用由熱用戶承擔。   第二十八條 供熱單位接到測溫申請后未在八小時內入戶測溫或不在測溫記錄結果上簽字,以及熱用戶對測溫結果有異議的,可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可申請復測,也可委托社會計量中介機構測溫。經社會計量中介機構測溫不達標的,測溫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第二十九條 因供熱單位責任致使熱用戶室內溫度不達標的,供熱單位按下列規定退還熱費:   (一)經供熱單位測溫的,熱用戶室內溫度每低一度按日退還日標準熱費的百分之十,低于十二度的,按日退還全部熱費;   (二)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社會計量中介機構測溫的,按前項規定加倍退還。   第三十條 熱用戶室內供熱溫度因下列情形不達標的,供熱單位不承擔責任:   (一)熱用戶門窗敞開不能保溫的;   (二)室內管網不符合供熱設計規范或氣堵、物堵不暢通的;   (三)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和供熱管道的;   (四)室外最低溫度連續五日低于供熱設計規范溫度(-8℃)的;   (五)非供熱單位事故故障造成供熱中斷的。   第三十一條 因供熱單位責任延遲供熱、停止供熱、供熱溫度不達標需退還熱費的,應于供熱期結束后三十日內結算,經熱用戶同意也可結轉為下年度熱費。   第三十二條 供、用熱雙方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請求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可依法申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 需要用熱的新用戶,應在當年6月30日前向供熱單位遞交申請。供熱單位接到申請后,應在五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并及時對庭院管網供熱條件實施驗收,經驗收符合供熱條件的,應在9月30日前辦理完供用熱手續。   第三十四條 熱用戶需要改變供熱管徑或其他供熱設施的,應到供熱單位辦理手續后方可施工。擅自施工的,限期拆除;給其他熱用戶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熱用戶擅自改變室內房屋結構,影響本戶和其他用戶供熱效果的,責任由該熱用戶承擔。   第三十五條 熱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接通管網、增加供熱管線、擴大用熱面積;   (二)擅自在供熱設備上安裝放水裝置;   (三)擅自安裝或啟閉控制裝置;   (四)擅自改變用熱性質;   (五)阻礙供熱單位對供熱設施的正常檢查、維護和管理;   (六)擅自在供熱管道上安裝管道泵等改變供熱運行方式;   (七)其它有損供熱設施或影響供熱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供熱管網及附屬設備周圍外緣一點五米內,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修建建筑物、構筑物;   (二)挖掘、取土、打樁、爆破作業;   (三)堆放垃圾、雜物,排放污廢水;   (四)種植樹木、埋設線桿;   (五)其它影響供熱管網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占、壓或施工造成集中供熱管網及附屬設施損壞的,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供熱管網及附屬設施的更新、改造、維修和養護責任,按下列規定劃分:   (一)熱源方的供熱管線及供熱設施,由熱源單位負責;   (二)供熱單位的主干線、支線及換熱站、庭院管網、入戶閥門(含入戶閥門井)等供熱設施,由供熱單位負責;   (三)入戶閥門以內的入戶管線及室內供熱設施,由熱用戶負責。   庭院管網的更新、改造、維修和養護費用,按熱用戶與供熱單位約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熱源單位和供熱單位應加強對供熱設施的巡視檢查。   熱用戶有義務保護集中供熱設施。發現供熱設施損壞、泄漏或異常時,應即時通知相關責任單位,相關責任單位應立即組織搶修。   對不具備管理、維修能力的熱用戶,可委托供熱單位或其它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有償代管代修其供熱設施。   第四十條 集中供熱管網及附屬設施發生緊急安全事故需要搶修時,可先施工后補辦手續。有關部門應配合供熱單位進行及時搶修。   第四十一條 熱源單位出口處的熱計量表,由熱源單位和供熱單位共同管理,用熱單位安裝的熱計量表,由供熱單位和用熱單位共同管理。   熱計量表安裝使用前應經質監部門檢定合格,以后按周期進行檢定。雙方對熱計量表準確度發生爭議時,由質監部門檢定,檢定費由責任方承擔。   第四十二條 新建、擴建、改建建筑物并入集中供熱管網前,應由供熱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后,建設單位應向供熱單位提供有關工程檔案資料。   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供熱單位不予供熱。   第四十三條 工程施工可能影響集中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主動與供熱單位商定保護措施,確定施工方案后,方可施工。   第四十四條 禁止損壞或擅自改拆、移動供熱管網、標志、井蓋、閥門、儀表等供熱設施。確需改拆、移動的,其施工方案應經供熱單位同意后實施,完工后要經供熱單位驗收。   第四十五條 供熱價格由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制定和調整。   熱用戶應于供熱期前足額交納本供熱期熱費。逾期未交納的,供熱單位可按供用熱合同約定執行。對拒交、欠交的可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予以追繳。   第四十六條 新建建筑并入集中供熱系統的,建設單位應負責組織住戶辦理供用熱合同等手續;未辦理相關手續的房屋,由建設單位負責向供熱單位交納熱費。   第四十七條 供熱單位應按照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標準收取熱費,使用稅務部門統一監制的票據。   第四十八條 熱用戶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供熱單位辦理變更手續。   第四十九條 熱用戶減少用熱面積或停止用熱時,應向供熱單位提出申請。供熱單位應在十日內核實后,變更或終止供用熱合同。   熱用戶當年不用熱的,應在10月15日前到供熱單位辦理停熱手續,由供熱單位采取停熱措施。   第五十條 有關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一)熱源單位、供熱單位不按規定期限供熱的;   (二)熱源單位、供熱單位未按規定時間搶修運行故障或未按規定對熱網設施維護,造成供熱事故,致使熱用戶財產遭受損失的;   (三)熱源單位、供熱單位不按照規定溫度或參數供熱的;   (四)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未按照有關技術規范設計安裝分戶計量供熱系統的;   (五)新建、改建、擴建集中供熱工程項目,未經審批或備案的;   (六)供熱單位未取得許可證書擅自供熱的;   (七)熱源單位、供熱單位崗位工作人員無證上崗的;   (八)供熱單位未按規定及時處理熱用戶反映問題的;   (九)供熱工程未按有關施工規范和標準施工的;   (十)供熱工程項目竣工,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十一)未取得相應的設計、施工、監理資質證書承擔集中供熱工程的。   第五十一條 熱用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一)私自安裝、拆除供熱管線的;   (二)私自安裝放水裝置,竊用軟化水的;   (三)毀壞閥門、儀表、井蓋等裝置,造成供熱運行故障,影響他人正常供熱的;   (四)拒絕接受供熱單位正常檢查的;   (五)在供熱管道上安裝管道泵等改變供熱運行方式的;   (六)擅自連接供熱管網的。   第五十二條 供熱單位工作人員在入戶抄表、測溫和對熱用戶室內供熱設施進行檢查維修時,應出示有效證件,熱用戶應予以配合。   第五十三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供熱單位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索賄受賄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依法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自接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六十日內,向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或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2005年12月22日公布的《邢臺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市政府令〔2005〕第17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楊玲

楊玲

執業證號:

15001201711238158

天津東方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楊玲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13修訂)

2013-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五)

1992-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

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

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