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切實加強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紀檢監察信訪工作,規范工作程序,保證信訪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金融系統舉報工作暫行規定》和國務院《信訪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保險公司信訪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信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從嚴治黨方針,為黨風廉政建設和維護安定團結服務,保證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紀檢監察部門信訪工作要堅持“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積極認真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第四條 紀檢監察部門受理檢舉、控告、申訴的范圍是:
(一)對黨員、黨組織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和其他敗壞黨風行為的檢舉、控告;黨員、黨組織對所受黨紀處分或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的申訴;其他涉及黨風黨紀的問題。
(二)對本系統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違反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不服行政處分的申訴,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由監察機關受理的申訴。
第五條 信訪工作是紀檢監察部門掌握案件來源,擴大案件線索的重要渠道,各級公司黨委、總經理室和紀檢監察部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暢通信訪渠道,完善接待制度。
第六條 紀檢監察部門要嚴格按照信訪和查辦案件的程序辦事,嚴守有關保密規定,強化查辦案件過程中的保密措施,嚴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泄露舉報人、辦案人的有關情況及正在查辦的案件。
第七條 對署名舉報的信件,要結合反映問題的性質優先安排核查,并經紀檢監察部門將核查結果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向檢舉、控告人反饋;對匿名舉報的信件,要按照中央紀委《對于匿名信處理的意見》辦理,對其舉報的問題,必要時可在適當范圍內公布調查處理的結果;對申訴的信件,要認真復查、復議,實事求是的處理,并將復查、復議的情況通知本人。
第八條 認真貫徹信訪舉報“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原則。嚴格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屬于哪一級機構管理的干部,就由那一級紀委、監察室調查處理,重要的問題,應向上級紀檢監察部門報告,上級紀檢監察部門認為需要時可以直接調查處理。
(一)對反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計劃單列市分公司和副省級城市分公司總經理,總公司機關部門總經理、副總經理的舉報件(包括同職級干部),由總公司紀委、監察室進行核查。
(二)對反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黨委書記、副書記、委員、紀委書記,計劃單列市分公司和副省級城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的舉報件,由總公司紀委、監察室進行核查。
(三)對反映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中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包括同職級干部)的檢舉、控告,由省級分公司紀委、監察室核查;對處級黨員干部及處級以下(含處級)非黨員干部的舉報件,由分公司紀委、監察室核查。
(四)對反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分公司科級以下(含科級)黨員干部或非黨員干部的舉報件,由各分公司機關紀委協助所在黨支部或部門核查。對反映地(市)分公司科以下黨員或非黨員干部的舉報件,由地市分公司紀檢監察部門核查。
(五)對反映總公司機關處級黨員干部的舉報件,由機關紀委核查;對科以下黨員或非黨員干部的問題由機關紀委協助所在黨支部或部門核查。
(六)對各類舉報件的核查情況,應及時向上級紀檢監察部門報告。
第九條 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按“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辦理:
(一)國務院《信訪條例》及其他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
(二)檢舉、揭發和反映重大問題的;
(三)其他需及時處理,否則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
第十條 紀檢監察部門接待上訪人員,要堅持雙人接待制度,主動熱情,認真聽取意見,并按“分級負責”原則,妥善處理上訪材料。對上訪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夠解決的,由有權對該問題作出決定的部門妥善解決;對不合理的要求,按照有關政策給予解答;不屬于本級范圍內處理的,向上訪人作出解釋。上訪人提供的重要情況,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領導及有關部門。
第十一條 要高度重視集體上訪事件,切實做好疏導教育工作,力爭把上訪群眾穩定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第十二條 保護舉報人的民主權利,切實做到為舉報人保密。
(一)凡署名的舉報信,受理單位不得原文下轉。需要下轉的信件,應隱去舉報人的姓名、身份、單位等,并采取適當形式轉達。
(二)嚴禁將群眾的檢舉、控告信或上訪揭發的材料轉交被舉報單位、個人,只能轉給被檢舉、控告人所在公司的紀檢監察部門或黨委主要負責人處理。
(三)檢舉、控告材料,除查辦案件工作需要外,不得向其他人員出示,因查辦案件工作需要出示或復印的,必須經受理信訪的紀檢監察部門主管領導批準,并隱去可能暴露檢舉、控告人身份的內容。
1.對匿名檢舉、控告的材料,確因查處案件工作需要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的,必須經省級(含省級)以上紀檢監察部門批準。
2.任何公司或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對確屬誣告陷害、需要追查誣告陷害者責任的,必須經省級(含省級)以上公司黨委或紀檢監察部門批準。
第十三條 受理信訪的紀檢監察部門,工作人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是被檢舉、控告人或者是被檢舉、控告人及信訪人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近親屬與信訪事項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信訪事項或信訪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信訪事項公正處理的。
第十四條 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對直接辦理的信訪事項,一般應在一個月內辦結;對上級紀檢監察部門轉辦要結果的信訪事項,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結(上級部門另有時間要求的除外),并將調查結果報出。不能按時辦結的,應當提前向轉辦部門說明理由和辦理情況,在征得轉辦部門的同意后,時限可適當延長。
第十五條 上級紀檢監察部門發現下級紀檢監察部門對轉辦的信訪事項,在處理上有錯誤的,有權直接處理或責成下級紀檢監察部門重新處理。
第十六條 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及時上報信訪統計報表。省級分公司每季度末向總公司紀委、監察室上報《金融系統紀檢監察信訪舉報統計表》表一、表二,同時抄報金融紀工委駐當地金融系統紀檢監察特派員辦公室。
第十七條 對認真貫徹國務院《信訪條例》及其有關法規,信訪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對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主要違規違紀者受到懲處,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的署名舉報人,要給予獎勵。
第十八條 對在信訪工作中不履行職責、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推諉、敷衍、拖延,給工作造成損失的,上級機關有權提出批評,并視情節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本規定如與國務院、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等機關信訪管理規定相抵觸,以上級機關的規定為準。
第二十條 本規定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紀委、監察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8-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2007-08-31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