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05 · 7065人看過

  交通運輸部關于《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隨著近年來國家立法工作的不斷完善和不斷深入,原有海事行政處罰項目的設置和條件均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為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我部對《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進行了修訂,形成了修訂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進入首頁左側的“部門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提出意見。

  登陸交通運輸部網站,進入首頁右側的“意見征集”點擊“關于《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提出意見。

  電子郵箱

  通信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11號交通運輸部法制司條法一處(100736)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4年11月10日。

  交通運輸部

  2014年10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

  (修訂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行為,保障和監督海事行政管理,維護內河水上交通秩序,防治船舶污染水域,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違反內河海事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以下簡稱海事行政違法行為)實施的海事行政處罰。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船舶、浮動設施經營人包括船舶、浮動設施管理人。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包括船員(引航員)適任證書、培訓合格證、船員服務簿及其他適任證件。

  本規定所稱船舶登記證書,包括船舶國籍證書和船舶所有權、抵押權、光船租賃登記證書。

  第五條 實施海事行政處罰,應當遵循合法、公開、公正以及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 本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依法實施。

  第二章 內河海事行政處罰的適用

  第七條 實施海事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海事行政違法行為。

  第八條 對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同一當事人,應當分別給予海事行政處罰,合并執行。

  對有共同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應當分別給予海事行政處罰。

  第九條 實施海事行政處罰,應當與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

  第十條 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從輕或者減輕給予海事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海事行政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實施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海事管理機構查處海事行政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海事行政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得到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海事行政處罰。

  本條第一款所稱依法從輕給予海事行政處罰,是指在法定的海事行政處罰種類、幅度范圍內給予較輕的海事行政處罰。

  本條第一款所稱依法減輕給予海事行政處罰,是指在法定的海事行政處罰種類、幅度最低限以下給予海事行政處罰。

  第十一條 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給予海事行政處罰:#p#分頁標題#e#

  (一)海事行政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情節惡劣;

  (二)一年內因同一海事行政違法行為受過海事行政處罰;

  (三)脅迫、誘騙他人實施海事行政違法行為;

  (四)偽造、隱匿、銷毀海事行政違法行為證據;

  (五)拒絕接受或阻撓海事管理機構實施監督管理;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從重給予海事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本條前款所稱從重給予海事行政處罰,是指在法定的海事行政處罰種類、幅度范圍內給予較重的海事行政處罰。

  本條第一款第(二)項所稱的一年內是指自該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前12個月內。

  第十二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海事行政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海事行政處罰。

  當事人未按照海事管理機構規定的期限和要求改正海事行政違法行為的,屬于新的海事行政違法行為。

  第三章 內河海事行政違法行為和行政處罰

  第一節 違反船舶、浮動設施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管理秩序

  第十三條 違反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管理秩序,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船舶所有人或船舶經營人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與防污染管理體系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從事航行或者其他有關活動;

  (二)隱瞞事實真相或者提供虛假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與防污染管理體系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

  (三)偽造、變造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與防污染管理體系審核的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

  (四)轉讓、買賣、租借、冒用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與防污染管理體系審核的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

  第十四條 違反船舶安全營運管理秩序,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經營人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對船長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給予暫扣船員適任證書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適任證書的處罰。

  (一)未取得船舶安全管理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從事航行或者其他有關活動;

  (二)隱瞞事實真相或者提供虛假材料或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船舶安全管理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安全管理證書;

  (三)偽造、變造船舶安全管理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安全管理證書;

  (四)轉讓、買賣、租借、冒用船舶安全管理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安全管理證書。

  第十五條 違反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管理秩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吊銷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安全營運與防污染管理體系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

  (一)不掌控船舶安全配員;

  (二)不掌握船舶動態;

  (三)不掌握船舶裝載情況;

  (四)船舶管理人與實際管理人不符;

  (五)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存在其它重大問題。

  第二節 違反船舶、浮動設施檢驗管理秩序

  第十六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一)項、第七條第(一)項的規定,船舶、浮動設施未持有合格的檢驗證書擅自航行或者作業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責令停止航行或者作業;拒不停止航行或者作業的,暫扣船舶、浮動設施;情節嚴重的,予以沒收。

  本條前款所稱未持有合格的檢驗證書,包括下列情形:、

  (一)無相應的檢驗證書;

  (二)持偽造、變造、轉讓、買賣或租借的檢驗證書;

  (三)持已經超過有效期限的檢驗證書;

  (四)檢驗證書損毀、遺失但不按規定補辦;

  (五)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情形的檢驗證書。

  第十七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租借、冒用船舶檢驗證書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九條的規定,收繳或者吊銷有關的證書或者證件;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p#分頁標題#e#

  第十八條 違反《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船舶檢驗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九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單處或者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并撤銷其相應資格。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條前款所稱出具虛假證明,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按照規定的條件、程序、項目,執行審圖和現場檢驗,出具錯審、漏審和錯檢、漏檢情節嚴重的證書、檢驗報告、檢驗記錄;

  (二)出具與船舶的實際狀況不符的證書、檢驗報告、檢驗記錄;

  (三)擅自降低檢驗技術標準出具證書、檢驗報告、檢驗記錄;

  (四)擅自擴大資質認可證書認可的范圍出具證書、檢驗報告、檢驗記錄;

  (五)采取其他弄虛作假方式出具檢驗證書、檢驗報告、檢驗記錄。

  第十九條 船舶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違反《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的規定,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嚴重失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按其情節給予警告、暫停檢驗資格或者注銷驗船人員注冊證書的處罰:

  (一)超越職權范圍進行船舶、設施檢驗;

  (二)擅自降低規范要求進行船舶、設施檢驗;

  (三)未按照規定的檢驗項目進行船舶、設施檢驗;

  (四)未按照規定的檢驗程序進行船舶、設施檢驗;

  (五)所簽發的船舶檢驗證書或檢驗報告與船舶、設施的實際情況不符;

  (六)在檢驗發證過程中有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

  第三節 違反船舶、浮動設施登記管理秩序

  第二十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租借、冒用船舶登記證書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九條的規定,收繳或者吊銷有關的證書或者證件;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 違反《船舶登記條例》規定,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或者使用過期的船舶國籍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依照《船舶登記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責令其補辦有關登記手續;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船舶噸位對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經營人處以依照《船舶登記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10%的罰款。

  第二十二條 違反《船舶登記條例》規定,擅自使用他人業經登記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的,依照《船舶登記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據船舶噸位對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經營人處以依照《船舶登記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10%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吊銷其船舶國籍證書或者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第四節 違反船員管理秩序

  第二十三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九條的規定,未經考試合格并取得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人員擅自從事船舶航行或者操作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和《船員條例》第六十條的規定,責令其立即離崗,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并對聘用單位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本條前款所稱未經考試合格并取得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經水上交通安全培訓并取得相應合格證明;

  (二)未持有船員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

  (三)持采取弄虛作假的方式取得的船員職務證書;

  (四)持偽造、變造的船員職務證書;

  (五)持轉讓、買賣或者租借的船員職務證書;#p#分頁標題#e#

  (六)所服務的船舶的航區、種類和等級或者所任職務超越所持船員職務證書限定的范圍;

  (七)持已經超過有效期限的船員職務證書;

  (八)未按照規定持有船員服務簿。

  第二十四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租借、冒用船員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吊銷有關的證書或者證件;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船員條例》的規定,偽造、變造或者買賣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船員培訓合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依照《船員條例》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收繳有關證件,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還應當沒收違法所得。

  第二十六條 違反《船員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船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船員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并給予暫扣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的處罰:

  (一)在船在崗期間飲酒,體內酒精含量超過規定標準;

  (二)在船在崗期間,服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

  第二十七條 違反《船員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船員用人單位、船舶所有人未按規定招用外國籍船員在中國籍船舶上任職的,依照《船員條例》第六十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節 違反航行、停泊和作業管理秩序

  第二十八條 船舶、浮動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三)項、第七條第(三)項的規定,船舶未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配備船員擅自航行的,或者浮動設施未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配備掌握水上交通安全技能的船員擅自作業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或者停止作業。

  本條前款所稱船舶未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配備船員擅自航行,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的規定配備合格的船員;

  (二)未持有有效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三)未按照船員值班規定安排船員值班或者實施值班;

  (四)所配備的船員在船值班期間,飲酒影響安全值班;

  (五)所配備的船員在船值班期間,服食違禁藥物影響安全操作;

  (六)船舶未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配備船員擅自航行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應當報廢的船舶、浮動設施在內河航行或者作業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責令停航或者停止作業,并予以沒收。

  本條前款所稱應當報廢的船舶,是指達到國家強制報廢年限或者以廢鋼船名義購買的船舶。

  第三十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條第(四)項的規定,船舶、浮動設施未配備必要的航行資料,擅自航行或者作業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責令停止航行或者作業;拒不停止的,暫扣船舶、浮動設施;情節嚴重的,予以沒收。

  第三十一條 船舶、浮動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條的規定,指使、強令船員違章操作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條的規定,給予警告,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停航或者停止作業。

  第三十二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船舶在內河航行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八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禁止船舶進出港口或者責令停航,并可以對責任船員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3個月至6個月的處罰:#p#分頁標題#e#

  (一)未按照規定懸掛國旗;

  (二)未按照規定標明船名、船籍港、載重線,或者遮擋船名、船籍港、載重線;

  (三)國內航行船舶進出港口未按照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國際航行船舶未按照規定辦理進出口岸手續;

  (四)未按照規定申請引航;

  (五)船舶進出港口和通過交通管制區、通航密集區、航行條件受到限制區域,未遵守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特別規定;

  (六)船舶進入或者穿越禁航區,但涉及人命救助等特殊情況除外;

  (七)載運或者拖帶超重、超長、超高、超寬、半潛的物體,未申請核定航路、航行時間或者未按照核定的航路、時間航行。

  第三十三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船舶在內河航行、停泊或者作業,不遵守航行、避讓和信號顯示規則,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一條的規定,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對責任船員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3個月至6個月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

  本條前款所稱不遵守航行、避讓和信號顯示規則,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采用安全航速航行;

  (二)未按照要求保持正規了望;

  (三)未按照規定的航路或者航行規則航行;

  (四)未按照規定倒車、調頭、追越;

  (五)未按照規定顯示號燈、號型或者鳴放聲號;

  (六)未按照規定擅自夜航;

  (七)在規定必須報告船位的地點,未報告船位;

  (八)在禁止橫穿航道的航段,穿越航道;

  (九)在限制航速的區域和汛期高水位期間未按照海事管理機構規定的航速航行;

  (十)不遵守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在能見度不良時的航行規定;

  (十一)不遵守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有關航行、避讓和信號規則規定;

  (十二)不遵守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航行通告、航行警告規定;

  (十三)船舶裝卸、載運危險貨物或者空艙內有可燃氣體時,未按規定懸掛或者顯示信號;

  (十四)不按規定保持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或者不按規定在船舶自動識別設備中輸入準確信息,或者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發生故障未及時向海事機構報告;

  (十五)未在規定的甚高頻通信頻道上守聽;

  (十六)未按照規定進行無線電遇險設備測試;

  (十七)船舶停泊未按照規定留足值班人員;

  (十八)未按照規定保障人員上、下船舶、設施安全;

  (十九)不遵守航行、避讓和信號顯示規則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船舶不具備安全技術條件從事貨物、旅客運輸,或者超載運輸貨物、超定額運輸旅客,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對責任船員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6個月以上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并對超載運輸的船舶強制卸載,因卸載而發生的卸貨費、存貨費、旅客安置費和船舶監管費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經營人承擔。

  本條前款所稱船舶不具備安全技術條件從事貨物、旅客運輸,包括以下情形:

  (一)不遵守船舶、設施的配載和系固安全技術規范;

  (二)不按規定載運易流態化貨物,或者不按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

  (三)遇有不符合安全開航條件的情況而冒險開航;

  (四)超過核定航區航行;

  (五)船舶違規使用低閃點燃油;

  (六)未按照規定拖帶或者非拖船從事拖帶作業;

  (七)未經核準從事大型設施或者移動式平臺的水上拖帶;

  (八)未持有《乘客定額證書》;#p#分頁標題#e#

  (九)未按照規定配備救生設施;

  (十)船舶不具備安全技術條件從事貨物、旅客運輸的其他情形。

  本條第一款所稱超載運輸貨物、超定額運輸旅客,包括以下情形:

  (一)超核定載重線載運貨物;

  (二)集裝箱船裝載超過核定箱數;

  (三)集裝箱載運貨物超過集裝箱裝載限額;

  (四)滾裝船裝載超出檢驗證書核定的車輛數量;

  (五)未經核準乘客定額載客航行;

  (六)超乘客定額載運旅客。

  第三十五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在內河通航水域進行有關作業,不按照規定備案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本條前款所稱有關作業,包括以下作業:

  (一)氣象觀測、測量、地質調查;

  (二)航道日常養護;

  (三)大面積清除水面垃圾;

  (四)可能影響內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本條第二款第(四)項所稱可能影響內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包括下列行為:

  (一)檢修影響船舶適航性能設備;

  (二)檢修通信設備和消防、救生設備;

  (三)船舶燒焊或明火作業;

  (四)在非錨地、非停泊區進行編、解隊作業;

  (五)船舶試航、試車;

  (六)船舶懸掛彩燈;

  (七)船舶放艇(筏)進行救生演習。

  第三十六條 違反《港口建設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不繳納或少繳納港口建設費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責令改正,并處不繳納或者少繳納的港口建設費的10%以上30%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處以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船舶港務費征收管理秩序,不繳納或者少繳納船舶港務費的,責令限期交納,并處以欠繳船舶港務費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第六節 違反危險貨物載運安全監督管理秩序

  第三十八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整頓:

  (一)通過內河封閉水域運輸劇毒化學品以及國家規定禁止通過內河運輸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的;

  (二)通過內河運輸國家規定禁止通過內河運輸的劇毒化學品以及其他危險化學品的。

  第三十九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從事危險貨物作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一條的規定,責令停止作業或者航行,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船員的,并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6個月以上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

  (一)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船舶,未編制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未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的;

  (二)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進出港或者在港口外裝卸、過駁危險貨物未經海事管理機構同意的。

  第四十條 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六條的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停業整頓。

  (一)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船員未取得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和培訓合格證明;

  (二)危險化學品運輸申報人員、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未取得從業資格。#p#分頁標題#e#

  第四十一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船舶及其配載的容器未經檢驗合格而投入使用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九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整頓。

  第四十二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船舶配載和運輸危險貨物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或者未按照危險化學品的特性采取必要安全防護措施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六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整頓。

  本條前款所稱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并按照危險化學品的特性采取必要安全防護措施的,包括下列情形:

  (一)船舶未按照規定進行積載和隔離;

  (二)船舶載運不符合規定的集裝箱危險貨物;

  (三)裝載危險貨物的集裝箱進出口或者中轉未持有《集裝箱裝箱證明書》或者等效的證明文件;

  (四)船舶裝載危險貨物違反限量、襯墊、緊固規定;

  (五)船舶擅自裝運未經評估核定危害性的新化學品;

  (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船舶裝卸設備、機具裝卸危險貨物,或者違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或者影響裝卸作業安全的設備出現故障、存在缺陷,不及時糾正而繼續進行裝卸作業;

  (七)船舶裝卸危險貨物時,未經批準,在裝卸作業現場進行明火作業;

  (八)船舶在裝卸爆炸品、閃點23oC以下的易燃液體,或者散化、液化氣體船在裝卸易燃易爆貨物過程中,檢修或者使用雷達、無線電發射機和易產生火花的工(機)具拷鏟,或者進行加油、允許他船并靠加水作業;

  (九)裝載易燃液體、揮發性易燃易爆散裝化學品和液化氣體的船舶在修理前不按規定通風測爆;

  (十)液貨船未按規定進行驅氣或者洗艙作業;

  (十一)液貨船在裝卸作業時不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

  (十二)在液貨船上隨身攜帶易燃物品或者在甲板上放置、使用聚焦物品;

  (十三)在禁止吸煙、明火的船舶處所吸煙或者使用明火;

  (十四)在裝卸、載運易燃易爆貨物或者空艙內仍有可燃氣體的船舶作業現場穿帶釘的鞋靴或者穿著、更換化纖服裝;

  (十五)在海事管理機構公布的水域以外擅自從事過駁作業;

  (十六)在進行液貨船水上過駁作業時違反安全與防污染管理規定,或者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十七)船舶進行供油作業時,不按規定填寫《供受油作業安全檢查表》,或者不按照《供受油作業安全檢查表》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十八)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向海事管理機構申報時隱瞞、謊報危險貨物性質或者提交涂改、偽造、變造的危險貨物單證;

  (十九)在航行、裝卸或者停泊時,未按照規定顯示信號。

  第四十三條 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的規定,通過船舶載運危險化學品,托運人不向承運人說明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危險特性以及發生危險情況的應急處置措施,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所托運的危險化學品妥善包裝并在外包裝上設置相應標志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六條的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整頓。

  第四十四條 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定,通過船舶載運危險化學品,在托運的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化學品,或者將危險化學品謊報或者匿報為普通貨物托運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責令停航整頓。#p#分頁標題#e#

  第七節 違反通航安全保障管理秩序

  第四十五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有下列行為或者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施工作業單位、施工作業的船舶和設施停止作業:

  (一)未按有關規定申請發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即行實施水上水下活動的;

  (二)水上水下活動與航行警告、航行通告中公告的內容不符的。

  第四十六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在內河通航水域進行可能影響通航安全的作業或者活動,未按照規定設置標志、顯示信號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本條前款所稱可能影響通航安全的作業或者活動,包括《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作業或者活動。

  第八節 違反船舶、浮動設施遇險救助管理秩序

  第四十七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遇險后未履行報告義務,或者不積極施救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六條的規定,對船舶、浮動設施或者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對責任船員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3個月至6個月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

  本條前款所稱遇險后未履行報告義務,包括下列情形:

  (一)船舶、浮動設施遇險后,未按照規定迅速向遇險地海事管理機構以及船舶、浮動設施所有人、經營人報告;

  (二)船舶、浮動設施遇險后,未按照規定報告遇險的時間、地點、遇險狀況、遇險原因、救助要求;

  (三)發現其他船舶、浮動設施遇險,或者收到求救信號,船舶、浮動設施上的船員或者其他人員未將有關情況及時向遇險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本條第一款所稱不積極施救,包括下列情形:

  (一)船舶、浮動設施遇險后,不積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自救;

  (二)船舶、浮動設施發生碰撞等事故后,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不積極救助遇險他方;

  (三)附近船舶、浮動設施遇險,或者收到求救信號后,船舶、浮動設施上的船員或者其他人員未盡力救助遇險人員。

  第四十八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遇險現場和附近的船舶、船員不服從海事管理機構的統一調度和指揮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八條的規定,對船舶、浮動設施或者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對責任船員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3個月至6個月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

  第四十九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船舶、浮動設施發生水上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三條的規定,對責任船員給予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證書或者證件被吊銷后,5年內不得重新從業。

  第九節 違反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秩序

  第五十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條、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船舶、浮動設施發生水上交通事故,阻礙、妨礙內河交通事故調查取證,或者謊報、匿報、毀滅證據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的規定,給予警告,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船員的,并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12個月以上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的處罰。

  本條前款所稱阻礙、妨礙內河交通事故調查取證,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按照規定立即報告事故;

  (二)事故報告內容不真實,不符合規定要求;

  (三)事故發生后,未做好現場保護,影響事故調查進行;

  (四)在未出現危及船舶安全的情況下,未經海事管理機構的同意擅自駛離指定地點;#p#分頁標題#e#

  (五)未按照海事管理機構的要求駛往指定地點影響事故調查工作;

  (六)拒絕接受事故調查或者阻礙、妨礙進行事故調查取證;

  (七)因水上交通事故致使船舶、設施發生損害,未按照規定進行檢驗或者鑒定,或者不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檢驗或者鑒定報告副本,影響事故調查;

  (八)其他阻礙、妨礙內河交通事故調查取證的情形。

  本條第一款所稱謊報、匿報、毀滅證據,包括下列情形:

  (一)隱瞞事實或者提供虛假證明、證詞;

  (二)故意涂改航海日志等法定文書、文件;

  (三)其他謊報、匿報、毀滅證據的情形。

  第五十一條 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船舶、浮動設施造成內河交通事故的,除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外,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對責任船員給予下列處罰:

  (一)造成特大事故的,對負有全部責任、主要責任的船員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對負有次要責任的船員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12個月直至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責任相當的,對責任船員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24個月或者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

  (二)造成重大事故的,對負有全部責任、主要責任的船員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對負有次要責任的船員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12個月至24個月;責任相當的,對責任船員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18個月或者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適任證件。

  (三)造成較大事故的,對負有全部責任、主要責任的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12個月至24個月或吊銷船員職務證書,對負有次要責任的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6個月;責任相當的,對責任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12個月。

  (四)造成一般事故的,對負有全部責任、主要責任的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9個月至12個月,對負有次要責任的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6個月至9個月;責任相當的,對責任船員扣留船員職務證書9個月。

  第十節 違反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監督管理秩序

  第五十二條 本節中所稱水污染、污染物與《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同一用語的含義相同。

  第五十三條 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船舶的殘油、廢油的;

  (二)未經作業地海事管理機構批準,船舶進行殘油、含油污水、污染危害性貨物殘留物的接收作業,或者進行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的過駁作業的;

  (三)進行裝載油類、污染危害性貨物船艙的清洗作業,未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的;

  (四)進行船舶水上拆解,未事先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的;

  (五)進行船舶水上拆解、打撈或者其他水上、水下船舶施工作業,未采取防污染措施的。

  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行為之一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行為之一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造成一般或者較大水污染事故的,處以直接損失的20%的罰款;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處以直接損失的30%的罰款。

  第五十四條 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拒絕海事管理機構現場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 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制造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船舶,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可以處違法所得1倍以下的罰款;對無法達到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船舶,沒收銷毀。#p#分頁標題#e#

  第五十六條 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未取得海事管理機構的委托,對機動船舶進行排氣污染檢測,或者在檢測中弄虛作假的,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承擔機動船舶年檢的資格。

  第五十七條 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四十二條有關規定,船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一)船舶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氣排放粉塵、惡臭氣體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質的氣體;

  (二)船舶未經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向大氣排放轉爐氣、電石氣、電爐法黃磷尾氣、有機烴類尾氣;

  (三)船舶未采取密閉措施或者其他防護措施,運輸、裝卸或者貯存能夠散發有毒有害氣體或者粉塵物質。

  第五十八條 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拒絕、阻撓海事管理機構進行有關大氣污染的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根據不同情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者處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違反《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船舶在城市市區的內河航道航行時,未按照規定使用聲響裝置的,依照《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對其給予警告或者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拒絕、阻撓海事管理機構進行有關環境噪聲污染環境的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依照《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 拆船單位違反《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除責令限期糾正外,還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擅自在綜合港港區水域內和水上設置拆船廠進行拆船的;

  (二)廢油船未經洗艙、排污、清艙和測爆即進行拆解的;

  (三)任意排放或者丟棄污染物造成嚴重污染的;

  (四)發生污染事故,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也不采取消除或者控制污染措施的。

  第六十二條 拆船單位違反《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七條、第十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除責令其限期糾正外,還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拒絕或者阻撓海事管理機構進行拆船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二)未按照規定要求配備和使用防污設施、設備和器材,造成水域污染的;

  (三)發生污染事故,雖采取消除或者控制污染措施,但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的;

  (四)拆船單位關閉、搬遷后,原廠址的現場清理不合格的。

  第六十三條 船舶、浮動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未按照國家規定取得船舶污染損害責任、沉船打撈責任的保險文書或者財務保證書的,依照《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責令停航,并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船舶、浮動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違反《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未隨船攜帶船舶污染損害責任、沉船打撈責任的保險文書或者財務保證書副本的,可以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章 附 則

  第六十四條 辦理海事行政處罰案件,應當使用交通運輸部制訂的統一格式的海事行政處罰文書。#p#分頁標題#e#

  第六十五條 內河海事行政處罰程序,適用《海上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中有關程序的規定。

  第六十六條 本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7日交通運輸部令2004年第13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同時廢止。此前交通運輸部公布的其他有關規章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沈榮

沈榮

執業證號:

13310200810334592

浙江中英律師事務所

簡介:

沈榮律師,浙江中英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1996年開始工作,職業經歷包括9年法院工作經歷,2年法務工作經歷,2007年開始從事律師工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沈榮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

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

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

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

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

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

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谷城县| 抚顺市| 铜梁县| 淳化县| 石林| 聂荣县| 三门峡市| 安宁市| 恭城| 胶南市| 福海县| 沙坪坝区| 曲周县| 博客| 黄冈市| 新巴尔虎右旗| 长春市| 儋州市| 宿松县| 年辖:市辖区| 阿巴嘎旗| 大渡口区| 若尔盖县| 宝山区| 昌乐县| 屯留县| 沁水县| 航空| 大埔县| 西畴县| 当涂县| 滦平县| 罗定市| 巢湖市| 达州市| 嫩江县| 陕西省| 灵台县| 石台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