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地震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04 · 5710人看過
  為有效實施地震應急預案管理,我局起草了《地震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 www. chinalaw. 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2.登錄中國地震局網站(網址:http://www.cea.gov.cn),在政務公開—通知公告欄,點擊“《地震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意見。   3.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faguichu@cea.gov. cn。   4.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63號中國地震局政策法規司法規處(郵政編碼:100036),并請在信封上注明“規章征求意見”字樣。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3年5月23日。   中國地震局   2013年4月23日   地震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地震應急預案管理,增強地震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適用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地震應急預案的編制、批準、備案、公布、演練、實施、評估、修訂以及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地震應急預案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地震應急預案包括政府預案、部門預案和單位預案。政府預案分為國家、省、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預案。   第四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震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負有地震應急救援工作職責的部門負責本行業地震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地震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地震應急救援工作職責的部門負責本行業地震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應當遵循前期研究、文本起草、征求意見、專家論證、批準和發布工作程序。   第二章 編 制   第六條 編制地震應急預案應當遵循職責明確、程序法定、措施具體的原則,綜合考慮地震災害風險和應急能力,并與上位地震應急預案和相關應急預案銜接。   第七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編寫標準,為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提供參考,規范地震應急預案編寫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級政府地震應急預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側重明確組織指揮機制、分級響應與行動、信息報告與發布、應急保障措施、市縣政府職責等,重點規范省級層面應對行動,同時體現指導性。   縣級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側重明確組織指揮機制、風險評估、應急處置措施、隊伍物資保障及調動程序等內容,重點規范市級和縣級層面應對行動,體現應急處置主體職能。   鄉鎮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側重明確應急響應職責、自救互救、信息收集報告、人員臨時安置等內容,重點規范鄉鎮層面應對行動,體現先期處置特點。   相鄰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聯合制定區域地震應急預案,明確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和措施。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組成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本級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制定本部門地震應急預案,重點明確本部門應急響應職責、應急協同和信息共享機制、資源布局、不同級別地震突發事件的隊伍物資保障及調動程序等,體現具體響應行動。   第十條 有關單位應當根據政府預案和部門預案制定本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重點明確本單位應急職責、避險疏散、緊急搶修、隱患排查、次生災害監控、信息報告等內容,體現自救互救和先期處置特點。   前款規定的有關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四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應當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的單位。   各類經濟功能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大型會展、文化體育等活動主辦單位,可以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或者在綜合應急預案中對地震應對處置作出規定。   第十一條 編制地震應急預案應當開展前期研究,對地震災害風險、地震應急能力和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廣泛征求意見,并進行專家論證。   第十二條 預案的制定機關或者單位可以根據預案實施需要,編寫預案操作手冊。   預案操作手冊一般包括分級響應、應急組織體系、先期處置、工作程序、響應措施、相關單位聯絡人和電話等內容。   第三章 批準、備案與公布   第十三條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報國務院批準。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四條 地震應急預案應當在制定完成后30日內報送備案。   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和其他有關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地震應急預案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備案。   縣級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備案。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備案。   單位預案報其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備案,同時按照有關規定抄送其行政或者行業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 報送預案備案,應提交備案報告、預案文本(含電子文本)和說明。   確需保密的,可備案預案簡本。   第十六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對報送備案的地震應急預案進行登記,并出具預案備案登記表。   報送備案的地震應急預案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或者程序,與上位地震應急預案不銜接等情況的,應當自接受備案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告知預案制定機關或者單位予以改正,預案制定機關或單位應當自接到告知書之日起30日內反饋處理情況。   第十七條 政府和部門地震應急預案應當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確需保密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建立健全地震應急預案管理信息系統,提高預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四章 演練、實施、評估與修訂   第十九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加強地震應急預案的社會宣傳。   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或者單位應當加強對管理人員和應急人員的培訓,確保預案實施。   第二十條 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或單位應當開展地震應急綜合演練或者專項演練。   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至少每兩年開展一次地震應急綜合演練。   第二十一條 預案的制定機關或單位應當按照預案規定,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   地震災害發生后,預案制定機關或者單位依據地震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采取各項應急措施,開展抗震救災活動。   第二十二條 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應急工作結束后,或者綜合演練結束后,預案制定機關或者單位應當組織地震應急預案的評估,提出完善地震應急預案的意見和建議。評估結果作為修訂地震應急預案和預案編寫標準的科學依據。   第二十三條 開展地震應急預案評估工作,應當全面掌握地震應急工作信息,運用科學方法,對預案的執行情況、預案的適用性、應急指揮和協調聯動的科學性、應急處置程序的可操作性、應急崗位設置和應急保障措施的針對性等進行綜合評估。   預案制定機關或者單位可以邀請有關專家或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參與預案評估工作。   第二十四條 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預案的制定機關或單位應當適時修訂地震應急預案,實現對預案的動態管理:   (一)法律法規或上位地震應急預案發生重大變化的;   (二)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職責發生重大變化的;   (三)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四)在預案實施或者演練結束后,經評估確需調整的。   地震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五年修訂一次。   第二十五條 地震應急預案的修訂按照本辦法規定的預案編制、批準、備案和公布程序進行。僅涉及個別內容調整的,修訂程序可以適當簡化。   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開展全國地震應急工作檢查。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據本級地震應急預案,開展本行政區域地震應急工作檢查。發現被檢查的部門或者單位未依法履行職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責令改正,采取相應補救措施。   第二十七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八條 未按照本辦法規定編制、備案、演練、實施、評估、修訂地震應急預案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袁恬怡

袁恬怡

執業證號:

13301201911085583

浙江圣港律師事務所

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袁恬怡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

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

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

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

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鸡西市| 天峻县| 观塘区| 浦东新区| 古浪县| 昌都县| 越西县| 遵义市| 太谷县| 宝清县| 永寿县| 西昌市| 南靖县| 隆林| 儋州市| 沂源县| 陈巴尔虎旗| 平罗县| 乌兰浩特市| 林西县| 库尔勒市| 江门市| 和田县| 华容县| 织金县| 图们市| 惠东县| 乌鲁木齐县| 招远市| 宝鸡市| 家居| 介休市| 崇左市| 马关县| 阜康市| 肥西县| 寻甸| 昌平区| 双江|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