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立法,網站擅自收集用戶身份信息、改變信息用途、泄露或者轉讓用戶信息將被罰10萬元!記者昨日從深圳市法制辦獲悉,備受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市民可于4月16日前來函(深圳市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5080室市法制辦,郵編:518032)或通過電子郵件zhuxm@fzb.sz.gov.cn反饋。
馬化騰曾提交議案吁立法
據記者了解,深圳互聯網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目前,從業人員80萬人,深圳網民人數達700萬,網絡購物人數近300萬,電子商務企業3230家。早在2010年,深圳互聯網產業收入突破350億元,產業規模占到全國的七分之一。電子商務占全網絡商務交易額的7%。
但與此同時,深圳互聯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去年深圳“兩會”上,《關于制定<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條例>的議案》和《關于制定<深圳經濟特區互聯網產業振興發展促進條例>的議案》被確定為1號和2號議案,并因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是這兩項議案的提交參與者之一而引起各方關注。
市法制辦認為,相關議案集中反映了企業遇到的部分問題,根據市政府立法計劃安排,會同會同市經貿信息委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互聯網服務安全保障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
市長或牽頭管理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
市法制辦表示,條例適用于特區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及其安全監督管理活動。市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委員將由市長或者主管副市長擔任主任,成員則包括市信息化管理、公安、市場監督管理、通信管理、無線電管理等部門。
同時,深圳擬設“深圳市互聯網行業協會”來加強行業自律,除制定行業規范等基本職責外,協會還要開展行業調查,向政府提出促進產業發展的措施,反映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要求;調解網站之間、網站與用戶之間的糾紛,對網站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條例還鼓勵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行業協會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參與國際創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研究、開發互聯網安全保障新技術。
權益被侵害用戶可起訴互聯網服務提供者
“條例”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發生信息服務安全事故的,當及時采取措施,并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應建立災難恢復應急機制,建立經營服務信息防災備份系統;應提示用戶服務可能存在的身份信息或者財產安全風險,指導用戶采取預防或者處理措施。
凡是違反條例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給被侵害的經營者或者用戶造成損害的,都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收益。而被侵害的經營者或者用戶也可就被損害一事向法院提起訴訟。
此外,“條例”對身份泄露安全隱患、虛假網站和互聯網取證難執法難等問題均有所涉及。
【解讀】
擅自收集用戶信息罰10萬
“條例”規定,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要求用戶以真實身份注冊的服務項目,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具有能夠有形表現并調取查用用戶身份信息和用戶生成的數據電文,并提供真實身份注冊渠道。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還應當具備支持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簽發的電子簽名認證證書的技術能力,不得要求持有電子簽名認證證書的用戶再次進行真實身份注冊,否則處以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條例”還強調,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收集用戶身份信息,應當取得用戶同意,并按照用戶同意的方式、內容和范圍收集和使用信息;未經同意不得改變信息用途,不得披露、泄露或者轉讓該信息,否則將由市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10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以處停業整頓,并建議吊銷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p#分頁標題#e#
用戶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數據電文泄露的,可以要求相關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采取補救措施。如收到用戶要求后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的,處以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用戶舉證可要求網站提供數據
市互聯網安全監測機構統一接收、轉送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或者用戶的投訴。市互聯網安全監測機構應當自接收投訴24小時內轉送有關部門處理,有關部門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處理情況告知投訴人。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或者用戶也可以向市信息化管理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市公安部門、深圳市通信管理部門投訴。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還對舉證進行了規定。用戶使用互聯網產生糾紛依法需要承擔舉證責任而用戶因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儲存、管理數據電文無法履行舉證責任的,經用戶申請司法機關可以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相關數據電文。
公證機關對申請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據保全申請,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進行證據保全。
在系統上強制安裝或運行產品或被吊證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如有“未經用戶同意,在用戶終端或者系統上強制安裝或者運行的;未提供通用的卸載方式的;未經用戶同意修改系統設置的;利用技術手段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截留、篡改、破壞他人數據電文的;干擾他人提供的信息服務的;破壞他人提供的信息產品的;以牟利為目的仿冒他人網頁的;其他侵害用戶知情權、選擇權的惡意行為”情形之一的,將被責令改正,并處以10萬元罰款,還要沒收違法所得。
其中,有“未經用戶同意,在用戶終端或者系統上強制安裝或者運行”這一行為的,還可以根據情節并處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并建議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吊銷經營許可證。
以牟利為目的仿冒他人網頁將被列誠信黑名單
“條例”對虛假網站此次也作出明確規定,網站推薦服務提供者對經有關部門認定的虛假網站,應當采取措施屏蔽、刪除或者斷開鏈接。深圳市通信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也將公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依法取得的經營許可證或者備案編號,供用戶查詢。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有“以牟利為目的仿冒他人網頁的;因重大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情形之一的,將納入由市互聯網安全監測機構、行業協會建立的互聯網信息服務誠信系統,并向社會予以公開。
此外,網站未對不適宜于未成年人的信息服務項目或者內容采取管理措施的,處以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19修訂)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