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回應河南蘭考“1·4”火災事件時承認孤兒救助體系存在漏洞,稱將積極推動修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進一步鼓勵公民收養(yǎng);推動出臺兒童社會福利條例,健全兒童福利保障體系。記者昨天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目前兒童福利條例草案已起草完成,針對兒童成長中遇到的各類風險如大病、殘疾、被遺棄等,今后有望建立一個預防、發(fā)現(xiàn)、干預機制,各層級擬建立兒童服務機構,配備專人擔任兒童保護工作。
■草案內容
各級擬建兒童服務機構
據了解,民政部于2010年啟動了兒童福利條例的起草工作,并于去年完成初稿。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軍作為起草專家之一,一直參與其中。
在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兒童福利處的組織下,眾多專家們從2010年就開始致力于兒童福利條例草案的起草。至2012年下半年,經無數次討論、修改,兒童福利體系的草案最終完成。
“只有有了機構和專門的人,才能更好地開展兒童工作。”起草過程中,童小軍等專家建議,兒童福利條例中,首先應明確,要在各層級建立兒童機構以及人員的專業(yè)化、體制化,包括社區(qū)、區(qū)縣等層級,最低一級設在社區(qū)或村莊,叫兒童服務中心,來開展兒童福利服務。
除了建立專門機構、設置專門的人員之外,童小軍等專家建議,還要建立各個層級的協(xié)調委員會,該委員會包括各個部門,如衛(wèi)生、醫(yī)療、教育、公安、司法等,以滿足兒童的各種情況需求。同時,機構如何建立、承擔責任、相應政策以及資金保障等,也應在條例中規(guī)定。
童小軍認為,理想情況下,建立機構如上升到國家層面,就應設立國家級的兒童機構如兒童福利局。
據了解,參與起草工作的專家意見將在草案中予以體現(xiàn)。
記者同時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將力爭在全國每個50萬人口以上的縣城都建立至少一個兒童福利機構。
社區(qū)將實現(xiàn)兒童風險預防
“由于不是立法,只是條例,所以其更多的應是預防。”童小軍說,兒童最佳成長的環(huán)境就是家庭,所以要把所有在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都要預防住,對每種風險都要有應對策略和服務,“這種預防的政策就是福利。”
童小軍說,對于父母來說,兒童這個脆弱群體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包括家庭貧困、失業(yè)、大病、服刑、逝世等等;對于孩子來說,則是孩子的身體狀況和社會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如殘疾、心理問題等等。
專家建議,條例應該明確兒童各種風險的預防、發(fā)現(xiàn)、干預機制,比如貧困、家庭暴力、輟學、大病、殘疾、艾滋病兒童等兒童的各種情況,并針對這些風險給予相應補貼;其次,還應給予后續(xù)幫助,如治療后的康復工作、教育等。
■專家觀點
兒童保護須國家層面立法
目前,盡管國家的各類政策已經為兒童拉上了一個網,但這個兜底的網“太破、漏洞太大”,所以才會不停地有孩子被傷害。
2011年,我國開始推行孤兒津貼政策,這一度被一些專家認為這一年是我國兒童福利開始的“元年”。
但童小軍并不這么看,“兒童保護現(xiàn)在在我們國家基本沒有概念,到現(xiàn)在兒童福利仍舊是一個空白。”童小軍說,兒童作為一個權利的主體,沒有一個整體的法律是專門針對這個群體的。目前針對兒童的法律有兩部,一個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一個是《收養(yǎng)法》,但前者只是倡導性、理念性的,不具有操作性,且未成年人保護法找不到一個具體對應的執(zhí)行部門。
除兩部法外,我國還有針對兒童如孤兒、流浪兒童等各類政策,“這些政策解決的只是純粹的問題,而不是從兒童的角度系統(tǒng)地真正地保護其成長。”童小軍說。#p#分頁標題#e#
在童小軍看來,父母作為孩子的自然監(jiān)護人,很多時候可能失能,比如遭遇意外、失業(yè)、精神病患者等,或孩子遭遇大病、殘疾等情況,“這種情況下,是需要國家來兜底的,但現(xiàn)在大多是依靠家庭,國家的責任沒有很好地限定。”童小軍說,兒童成長的最佳環(huán)境是家庭,這就意味著國家應該給家庭最大的支持,幫助其完成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和義務。
童小軍說,兒童福利條例草案盡管已起草完成,但童小軍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民政部只管兒童福利工作,只能做到這樣(指起草兒童福利條例)。”童小軍認為,兒童保護要立法,一定要通過國家層面來進行,且一定要細致到各層級人員該做什么。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所有可能接觸到的專業(yè)人員如教師、醫(yī)生等及家庭監(jiān)護人,國家都應該通過法律來規(guī)范這些人的行為,什么樣的行為是不能做的,一旦做了將會面臨什么樣的懲罰,必須要予以明確。
■先行者
120村試點兒童福利項目
“在試點村,每一個孩子的信息、狀況、需要何種服務、是否需要干預、需要何種干預等等,我們都知道。”童小軍說。
于2010年5月啟動的中國兒童福利示范項目,旨在探索兒童福利服務遞送體系的建設路徑。該項目由民政部牽頭,在四川、河南、新疆、云南以及山西五省區(qū)十二個縣的120個村展開試點,項目計劃執(zhí)行至2015年。
何為福利遞送體系?童小軍解釋說,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兒童工作是福利行政,而沒有福利服務,“我們(行政)只是管撥錢,在此體制之下把經費一層層撥下去,但是沒有人來看管這些經費,拿到津貼的人生活是否改善、改善到什么程度、有無新的需求等等這些問題,是福利行政無法回答的。”童小軍說,必須要開展福利服務,應對個性化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而此次項目實踐即是要把福利服務補充進去,使福利行政更高效。
“當時選擇在農村開展的理由是,若在農村地區(qū)做成功了,那么推廣到全國則不在話下。”作為該項目的指導專家之一,童小軍說,該試點旨在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預防、發(fā)現(xiàn)、報告、干預的全面機制,試點情況須定期向民政部匯報。
該項目試行迄今已經3年,“現(xiàn)在試點村基本框架已經搭成。”童小軍說,試點地區(qū)建立了專門的機構(兒童之家)、專門的人員(兒童福利主任和項目主任隊伍)、督導培訓機制(專家對口支持)等來開展兒童福利工作,并基本形成了“以兒童為中心、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qū)為依托”的兒童福利服務遞送體系的雛形。
“通過試點,處于困境中的兒童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她舉例說,現(xiàn)在在社區(qū)里,誰知道社區(qū)里有多少孩子,是什么狀況?“此外,現(xiàn)在針對困難家庭提供救助的低保制度,并未納入兒童視角,但在試點村,只要家里有兒童、又符合低保條件的,都會將其納入低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qū)域資源勘探開發(fā)法
2016-02-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yè)銀行的決議
1970-01-01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xié)商選舉方案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y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縣級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fā)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批復
2009-03-1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環(huán)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08-07-1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yè)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