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提出申請,要求你的辯護人在場旁聽檢察官對你的訊問。”檢察官的目光從厚厚的卷宗上抬起,提醒眼神游移不定的楊剛。
????“什么意思?”只有小學文化的楊剛很難從這一連串的專業名詞中捕捉到信息。
????“我們在對你訊問時,你聘請的辯護律師可以在旁邊陪你,并給你提供
法律咨詢,”檢察官解釋。“那太好了,我馬上請律師。”楊剛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心里感覺踏實了許多。
????來自
河南的楊剛幾年前開始就在
南京從事挖掘機租賃施工,他和從事渣土清運施工的張強既是老鄉,又是生意上的伙伴。后來,兩人因故在生意上產生了一些矛盾。
????去年8月15日晚上,楊剛正在南京市建寧路一個工地施工,和他有點矛盾的張強突然闖來和其吵架。楊剛不予理睬,張強就跳進挖掘機的翻斗阻礙楊剛施工。楊剛怒氣沖沖地從駕駛室下來,也跳進了翻斗,兩人廝打在一起。
????楊剛身強力壯,張強不是他的對手。楊剛將張強拖離翻斗,一直拖出去六七米遠,然后扔在水泥地上,準備繼續回去施工。不料,張強的頭部重重地摔在地上,當時就不動彈了。張強被送到醫院時,已因顱腦損傷繼而發生腦疝死亡。
????第二天,楊剛因為涉嫌故意傷害被
刑事拘留,半個月后被批捕。這半個月中,兩家矛盾激烈,張強的尸體被停放了半個月,調解工作一直沒有取得結果。此案進入了公訴階段,死者的家人同時提出了附帶民事訴訟。
????莽漢失手打死人
????從被刑事拘留的那一天開始,楊剛心里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失手把張強摔死了,巨大的恐懼使他徹夜失眠。
????在
看守所外面,兩家人為了賠償事宜鬧得不可開交。張家人不愿火化尸體,要求先做賠償。楊家人覺得楊剛還在看守所,還不知道到底會怎么
判刑,而且一時見不到楊剛,也不好馬上作出決定。
????雙方僵持著,直到案子進入公訴階段。執行公訴任務的檢察官第一次訊問時,來自
廣東的吳律師就出現在了訊問室里。見到了自己律師,楊剛的情緒穩定了許多。
????自己的律師在場,讓楊剛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供述較為完整詳細,具體到了每一個細節。在場的吳律師立即發現了兩個關鍵點:對方阻止楊剛施工在先,接著在打架過程中楊剛失手導致張強死亡,應該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是故意傷害罪;而依據法律規定,只要在民事賠償方面做得讓死者家人滿意,楊剛最終有希望得到
緩刑。
????訊問結束后,吳律師馬上跟公訴人提出了自己想法,表示會盡力協調好賠償的問題。
????在吳律師的斡旋下,兩家人最終在公訴之前達成和解,楊家答應賠償張家30多萬元。2006年底,楊家將賠償款支付完畢,張家撤回了民事訴訟。
????與此同時,檢察院認為楊剛是和張強發生糾紛,繼而打架導致失手傷人,楊剛在主觀上并沒有故意傷害對方的想法,因此檢察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對其提起公訴。
????鑒于民事賠償部分已經在庭外和解,且楊剛是初犯,認罪態度較好,法院在今年1月5日判處楊剛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律師出場判緩刑
????不支持的理由:
????運用錄音、錄像手段可以保證整個訊問過程的再現,確保客觀、真實、可靠,不必確保律師在場,也不必對長期實行的偵查訊問模式進行大幅度改變。
????建立“律師在場”制度的成本相對較高,
法律關系較復雜,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以及可能出現的“串供”問題,難免會讓偵查人員有所顧慮。 #p#分頁標題#e#
????也有警官、檢察官不支持“律師在場”
????支持的理由:
????辯護律師盡早介入了解案情,可以了解第一手材料,為辯護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訊問筆錄與嫌疑人所陳述的內容一致,從而保證口供的真實性。律師在場制度能夠保障
犯罪嫌疑人辯護權的有效行使,防止刑訊逼供。
????法學界和律師界多數支持“律師在場”
????律師在場引爭議 且聽檢察官怎么說
????檢察官回應:
????下關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李艷說:“這個案子足夠體現出律師在場的好處。如果訊問時律師沒有在場,就沒有機會提早了解案情,也就不可能盡快促使民事和解。一旦到了
開庭時還沒有達成和解,判決結果就可能是另一種情況。”
????2006年3月,南京市下關區檢察院公訴部門開始進行這種“有好處”的嘗試,起訴階段中所有有辯護人的案件,都適用了辯護人在場權制度,其中辯護人接通知后享受這一權利的達到80%。
????李艷介紹,這一制度發揮較好的辦案效果,對檢察院、法院和涉案各方都有好處。自從給予律師在場的權利之后,幾乎沒有翻供的情況出現。因為有律師在場,刑訊逼供肯定不會出現。訊問中,律師不僅安穩了犯罪嫌疑人的情緒,而且是訊問過程中的一個見證人。“訊問結束后,律師可以審閱核對訊問筆錄,因此該證據得到了固定,避免了因為變更強制措施給案件可能造成的證據變化風險。”她說。
????“同時我們明確辯護律師只有旁聽權,沒有詢問權,在公訴人訊問過程中,辯護律師不能插話,不得以動作或者眼神干擾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該院檢察官強調。
????檢察官回應:
????雖然律師在場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下關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梅琨也承認:“檢察機關對律師一向有排斥心理,公訴人和辯護人在法庭上坐在天平的兩端,對抗的心理存在已久。”
????檢察機關不希望律師在場,有客觀上的因素,也有主觀上的因素。客觀上,律師可能給犯罪嫌疑人以各種暗示、提示,干擾辦案。主觀上,
刑事案件的律師一向被認為“得了好處給壞人說話。”所以在審查階段,辦案人員對律師一般都心存排斥心理,彼此的合作機制遠沒有達到像國外的“辯訴交易”那樣自然。
????“律師在場權的推行,是一個理念的轉變。”梅琨說,“律師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和律師在表面上是對抗的,但這種對抗追求的是同一個目標:共同追求案件的公正處理。”梅琨認為,檢察院應該歡迎律師在場,檢察官和律師要從對抗走向合作。
????目前,對犯罪嫌疑人的訊問基本在封閉狀態下進行,一旦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翻供并自稱受到刑訊逼供,偵察機關很難證明訊問是
合法的,“律師在場”避免了訴訟風險。
????孫勇(南京市三法
律師事務所主任,
江蘇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
????孫勇認為:“下關區檢察院推行的律師在場權總的來說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權利,第二是保障了律師執業權利。”
????孫勇還跟記者講了他自己的切身體會。有一次他去南京某區檢察院要求會見當事人,但是檢察院的科室負責人說承辦檢察官不在。過了兩天孫勇再去,承辦檢察官說負責人不在,沒人簽字,再過了兩天孫勇第三次“光臨”,被告之承辦檢察官休假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就這樣,孫勇連會見的權利都沒享受到。
????對于下關區檢察院的律師在場權制度,孫勇至少看到了兩點好處,
被告人的人權得到了保護,刑訊逼供、車輪大戰等將不存在了,另外,在場的律師能較早了解案情,為辯護做充分的準備。 #p#分頁標題#e#
????孫勇說:“在西方不少國家,沒有律師在場的口供是無效的,但是我們的口供還是證據之王。如果偵查階段的訊問能讓律師在場,實在是律師之幸,法制之進步。”
????孫勇認為:“下關區檢察院的做法非常具有挑戰性,要迎接這個挑戰,必須按嚴格的程序規范辦案,提高訊問的水平和技巧。”這與梅琨的話不謀而合:“以后對檢察官的要求更高了。”(文/記者 吳杰 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