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條【繳納日期】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條文注釋
本條為關于納稅期限的規定。所謂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應當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時限。納稅期限是國家及時穩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保證。納稅期限是法定期限,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后必須按該期限履行納稅義務,如納稅人未能按期繳納稅款,則應依法對其加收法定比例的滯納金。本條分項列明了不同應納稅收入的法定納稅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納稅人在法定期限內申報的義務,相關法律法規也規定了例外情形。我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了納稅申報的例外情況的處理方法: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納稅申報表或者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當納稅義務人或扣繳義務人沒有上述特殊情況,仍未按期進行納稅申報或繳納稅款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主要為罰款和滯納金,并可導致稅務機關的強制執行。
關聯法規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40-42條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1、62條
《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41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