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條 【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
(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條文注釋
所謂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取得財物的行為。
本條規定的兩種詐騙罪本質上是兩種特殊形式的詐騙罪,比普通詐騙罪危害性更大。票據詐騙罪表現為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金融票據,是指依照法定要式簽發和流通的匯票、本票和支票,都是屬于經濟交往中的信用支付工具或手段。本條列舉了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的幾種具體行為。金融憑證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進行詐騙財物的行為。關于此二罪的構成數額標準,有關司法解釋均規定個人詐騙數額為5000元,單位詐騙數額10萬元為“數額較大”。
關聯法規
《票據法》第19-21、73、74、81、88、102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五、九、十二、十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2008-07-22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北京百花山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8-01-14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
2007-12-26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2007-07-2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2007-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
2007-05-02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200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