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條 【申請鑒定的期限及逾期鑒定后果】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鑒定的啟動、申請鑒定的期限、預交鑒定費用和提交鑒定資料對鑒定的影響等問題的規定。
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當事人有爭議的事實,認為需要通過鑒定才能查明的,應當行使解釋權,告知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可以申請鑒定,并指定申請鑒定的期限。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雖然從訴訟權利的角度來說,申請鑒定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但從舉證責任的角度來說,申請鑒定又是當事人履行舉證責任規定、證明自己訴訟主張的一項義務。若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其成立,但又不申請鑒定的,或者是申請鑒定后拒絕繳納鑒定費用的,或者是對法院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雙方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對拒絕履行義務的當事人作出不利的判決,讓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72條第1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3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3、34、42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決議
1982-08-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