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最高人民法院等關于印發《第六次聯席例會紀要》和《<關于辦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宣傳提綱》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20 · 9760人看過
 (國稅辦發00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稅務局,各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局、稅務局: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稅務局第六次聯席例會紀要》和《宣傳提綱》發給你們,請在工作中參考。   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稅務局邀請,公安部已決定正式參加聯席例會。                          1992年4月16日 附件:             《關于辦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宣傳提綱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頒發了《關于辦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并從199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建國以來第一個比較系統的關于偷稅、抗稅犯罪的司法解釋,是審判、檢察機關支持、保衛稅收的重要措施,基本上解決了辦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好《解釋》,對于嚴肅稅收法紀,整頓稅收秩序,增強社會稅法意識,依法準確辦理涉稅案件,嚴厲懲治偷稅、抗稅犯罪,促進經濟發展和改革深化,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是推進以法治稅的重大步驟。   一、頒行《解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經過卓有成效的稅制改革與實踐,我國的稅制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從單一稅制向復合稅制的轉變,使稅收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和監督管理的功能大大加強,稅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當前,稅收滲透到國民經濟諸領域,調整著各方面的分配關系,涉及的內容和范圍越來越廣泛,成為各種利益矛盾的焦點,征稅與逃稅的斗爭愈趨激烈,偷稅、抗稅、騙取出口退稅、偽造、倒賣、非法使用發票等妨害稅收的違法犯罪活動愈趨嚴重,沖擊、打砸、爆炸稅務機關,圍攻、謾罵、毆辱、報復、傷害、殺害稅務人員及其家屬的事件亦時有發生。這不僅破壞稅收經濟秩序,影響稅收政策、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直接減少財政收人,而且導致稅負失衡,扭曲競爭機制,加劇了分配不公,影響經濟建設和安定團結,干擾改革,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因此,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   近幾年,在同偷稅、抗稅犯罪作斗爭的過程中,各地反映出不少處理這類案件的法律問題,在執法中,如何正確適用我國刑法第121條的規定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統一對刑法第121條的認識,加強同偷稅、抗稅犯罪作斗爭,避免因理解不一致而出現該判不判或“以罰代刑”、“以刑代罰”等執法不嚴的現象,有必要對刑法第121條的規定作出司法解釋。這對于正確有效地指導各級審判、檢察和公安機關開展涉稅刑事審判、檢察和治安工作,維護國家稅收法制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我國刑法第121條規定:“違反稅收法規,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除按照稅收法規補稅并且可以罰款外,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里提到的“情節嚴重”、“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一些處罰的原則等問題,必須有個統一的解釋。這次“兩高”發布的《解釋》主要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以便各有關部門更認真地更好地嚴肅執法。   (一)關于偷稅、抗稅罪的構成問題。偷稅、抗稅都是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不同的是,偷稅是采用欺騙、隱瞞等手段,少繳或者不繳應納稅款,逃避履行納稅義務;抗稅則是采取公開對抗或者其它手段,抗拒履行納稅義務。《解釋》列舉了通常所見的偷稅、抗稅采用的一些手段。偷稅的手段有:偽造、涂改、隱匿、銷毀帳冊、票據、憑證;轉移資金、財產、帳戶;不報或者謊報應稅項目、數量、所得額、收入額;虛增成本、多報費用、減少利潤;虛構事實騙取減稅、免稅等。抗稅的手段有:拒絕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繳納稅款、滯納金;以各種借口拖延不繳或者抵制繳納稅款;拒絕按照法定手續辦理稅務登記、納稅申報和提供納稅資料;拒絕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沖擊、打砸稅務機關,毆打、污辱稅務人員(包括稅務助征員、代征員)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一般的偷稅、抗稅行為由稅務機關作行政處罰;只有偷稅、抗稅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哪些情況屬于“情節嚴重”?《解釋》從兩方面作了規定:一個是偷稅、抗稅的數額,另一個是其他情節。   第一,是構成偷稅、抗稅罪的數額起點。偷稅、抗稅犯罪屬于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偷、抗稅款的數額大小,是判斷情節是否嚴重的基本依據。在總結多年來辦理此類案件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解釋》規定了這樣一個標準:對于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承包戶、租賃經營戶、個人合伙或者負有代征、扣繳稅款義務的個人等)認定偷稅情節嚴重的數額起點為二千元至五千元。這主要是根據現階段個人的納稅水平和個人偷稅的實際情況而定的。考慮到全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解釋》規定的這個起點有一個幅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情況,在《解釋》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制定適合本地區情況的執行標準,并報“兩高”備案。對于負有納稅義務的各類企業、事業和社會團體等納稅單位,《解釋》在規定偷稅情節嚴重的數額起點時,采用了“數額加比例”(偷稅的絕對數額加上偷稅額占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比例)的計算方法,偷稅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的,且達到該單位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40%的;或者偷稅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且達到該單位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30%的;或者偷稅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且達到該單位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20%的;或者偷稅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的,且達到該單位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10%的,都屬于情節嚴重。偷稅三十萬元以上的,就不論其所占應納稅款總額的比例多少,一律視為情節嚴重。之所以對單位偷稅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以下的,采用這種“數額遞增、比例遞減”的方法確定起點標準,主要是要對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的偷稅和納稅的情況一并考慮。比如,有的單位偷稅達十萬元,但在同期內已經繳納該稅種應納稅款的90%以上,即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只作稅務行政處罰,以擴大教育面,縮小打擊面;又比如,有的單位只偷稅一萬元,但已占其同期應納該稅種稅款總額的40%以上,如不追究刑事責任,就會放縱了犯罪,不利于維護稅法。同時,這樣規定對資產數量、經營規模不等和納稅總額懸殊的各類單位都能適用,便于實踐中掌握。   關于抗稅數額,《解釋》規定,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只要達到上述偷稅數額標準的一半,就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因為抗稅情節本身比偷稅嚴重,這樣規定,體現了對抗稅處理從嚴的精神。   《解釋》還規定,同一納稅人同時偷、抗二種以上稅的,只要其中一種達到上列構成犯罪標準的,所偷、抗的其他稅種的數額,應當一并計入偷稅、抗稅的總額。   第二,構成偷稅、抗稅罪,數額固然是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對于那些偷稅雖未達到但接近上述數額標準,并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如偷稅三次以上經教育不改的;為逃避追查而有意毀壞、偽造計稅憑證或者其他納稅資料的;阻礙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向稅務人員行賄的;等等,也應當以偷稅罪追究刑事責任。抗稅數額雖未達到偷稅數額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但有其他嚴重情節,如以暴力或者暴力威脅抗稅的;抗繳稅款、滯納金三次以上的;抗拒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以各種借口拖延不繳或者抵制繳納稅款,時間超過六個月的;沖擊、打砸稅務機關,污辱、毆打、報復稅務人員或者采取其他惡劣手段妨礙稅務機關工作秩序的;等等,也應當以抗稅罪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因為這些犯罪情節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用數額加情節的辦法來認定犯罪,就要求司法機關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必須全面考慮案情,把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程度和客觀危害程度統一起來。   (二)關于偷稅罪、抗稅罪的“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根據刑法第121條規定,對偷稅罪、抗稅罪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包括:偷稅、抗稅單位中對該罪負有直接責任的法定代表人、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參與人員,以及偷稅、抗稅的個人。“直接責任人員”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幾人,負有代征、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簡稱代征人),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簡稱扣繳義務人),實施偷稅、抗稅行為的,以偷稅罪或者抗稅罪論處。   (三)關于涉及偷稅、抗稅犯罪的一些犯罪處罰原則。這主要是指同偷稅、抗稅犯罪相關的一些犯罪如何處罰的問題。具體包括:   1.對同一稅款,開始犯了偷稅罪,經查獲后,又抗拒不繳稅款、滯納金,不接受處罰等等,發展成為抗稅罪,就要依法實行數罪并罰。   2.與納稅人、代征人、扣繳義務人勾結,為偷稅犯罪提供帳號、發票、證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實施偷稅罪的,以偷稅共犯論處。唆使、煽動納稅人、代征人、扣繳義務人抗稅,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實施抗稅罪的,以抗稅共犯論處。稅務人員與納稅人、代征人、扣繳義務人共同犯偷稅、抗稅罪的,從重處罰。   3.因暴力抗稅實施傷害、殺人行為的,按傷害罪、殺人罪定罪處罰,或者根據案情實行數罪并罰。   4.以營利為目的,倒賣發票,情節嚴重的,以投機倒把罪論處。因為發票是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稅務稽查的重要依據,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利,偽造、倒賣發票,致使偷稅、抗稅犯罪活動更加猖獗,擾亂了稅收秩序和經濟秩序。至于私刻發票監制章,偽造發票的,以刑法第167條偽造印章罪處罰,是不言而喻的。   (四)對認定納稅人的經濟性質作了原則規定。近年來名為國營、集體企業,實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經營或私營企業的現象時有發現。這些“假國營”、“假集體”鉆稅法空子,騙取減稅、免稅優惠,損害國家利益。為此,《解釋》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偷稅、抗稅案件中,如果發現納稅人登記的經濟性質(包括所有制性質和分配形式)與實際不符的,應當根據查明的情況,按其實際的經濟性質依法處理。   三、宣傳、貫徹《解釋》   (一)提高認識,搞好宣傳   各級公、檢、法、稅機關要充分認識《解釋》頒行的重要意義,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和正確領會文件精神,并將宣傳《解釋》列入“稅收宣傳月”和稅法普及教育的重要內容。要選擇從寬和從嚴的典型案例,到發案單位和地區公開處理或審判,就案講法,做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擴大社會效果。也要通過新聞媒介,宣傳《解釋》,宣傳稅收法律、法規,回答群眾的咨詢。總之要積極利用各種宣傳形式,生動活潑、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以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觀念,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協稅護稅和檢舉揭發違法犯罪的積極性,實現國家依法征稅的強制性同人民群眾依法納稅的自覺性的有機結合。   (二)加強領導,緊密合作   各級法、檢、公、稅機關要依靠黨委領導的支持和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加強領導,密切協作,結合實際情況和辦案需要,制訂貫徹執行《解釋》、落實查處涉稅案件工作的各方面計劃及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業務工作聯系制度,及時了解有關情況和工作中出現的政策、法律問題,并注意選擇一些典型稅案,研究解決辦案中的問題。   對偷稅、抗稅、倒賣發票等構成犯罪的,應當由司法機關依法予以追究。公、檢、法、稅各機關在辦案中要各司其職,協同查處,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調查取證,以提高辦案效率。對于稅務機關報告、移送的案件,公安、檢察機關應盡快依法辦理。不論是稅務機關移送的還是由檢察、公安機關自己偵查的案件,稅務機關除應及時依法對稅收問題作出行政處理外,還應積極協助司法機關共同搞好查證工作。要克服“以罰代刑”、“以刑代罰”以及查處不力等現象,切實將查處稅務案件工作搞好。   (三)堅持綜合治理方針,適時開展專項斗爭   各地法、檢、公、稅機關要在貫徹《解釋》中,依靠黨委領導,會同有關部門針對偷稅、抗稅以及偽造、倒賣發票等較為普遍的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和適時開展專項斗爭活動,把斗爭的鋒芒指向那些無視稅收法紀,犯罪數額大、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行為,以堅決遏制此類不法活動的猖狂勢頭。   (四)嚴格掌握政策法律界限,依法懲處偷稅、抗稅等違法犯罪   在辦理涉稅案件中必須以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宗旨,牢固樹立“強化管理、打擊不法、保護稅收、發展經濟”的執法思想,正確處理促進經濟與懲治不法的關系,既要講發展經濟和生產力的標準,又要強調堅持法制,嚴格執法;既要敢于行使各項執法權,堅決懲治危害稅收的不法行為,又要避免執法的偏差,更要防止執法權的濫用,切實增強監督制約機制。要始終貫徹“一要堅決,二要慎重,務必搞準”的方針,注重將執法的嚴肅性和政策的靈活性相結合。   各地法、檢、公、稅機關要嚴格依據刑法、稅法等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解釋》,正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對案件的處理,要遵循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寬嚴相濟的原則,要懲辦少數,教育多數,并堅持“懲罰”與“預防”相結合的方針。依照刑法懲處的只是那些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極少數犯罪分子。對于那些傷害、殺害稅務人員、打砸稅務機關或者用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擾亂公共秩序的犯罪分子,要依照刑法的有關條款,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定故意殺人罪;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定故意傷害罪;該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的就要適用《決定》,堅決依法嚴懲,該重判的要重判,決不手軟。   對于絕大多數有偷稅、抗稅行為的人,主要是通過批評教育的方法處理,情節較輕的,可由稅務機關依照稅法規的有關規定處理,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行為的,由公安機關進行行政處罰。對構成犯罪,但同時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號召全國人民,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稅收在國民經濟和國家經濟管理方面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加強稅收工作,對于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意義更加重大。依法懲辦偷稅、抗稅犯罪活動,保證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司法機關義不容辭的職責。最近,鄧小平同志強調:要堅持兩手抓的方針,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稅務機關要一如既往,繼續貫徹對嚴重經濟犯罪分子依法從嚴懲處的方針,堅決同偷稅、抗稅和破壞國家稅收的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稅收經濟秩序,推進以法治稅,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寧

李寧

執業證號:

13702201211439673

山東加舜律師事務所

簡介:

李寧,執業律師,從事法律工作8年, 代理上千件各種類型訴訟案件,包括民商事、行政訴訟糾紛案件。并常年參與政府法律顧問服務,參與多個政府征收項目,熟悉征收流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寧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7修正)

2017-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17-09-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

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延川县| 上高县| 玛沁县| 宝清县| 新蔡县| 织金县| 醴陵市| 屯昌县| 岳普湖县| 磐安县| 麻阳| 崇礼县| 烟台市| 油尖旺区| 旺苍县| 喀喇沁旗| 汾阳市| 白水县| 黑龙江省| 青田县| 南靖县| 庆元县| 五大连池市| 阿拉善右旗| 正定县| 克什克腾旗| 三明市| 桃源县| 兖州市| 马尔康县| 会昌县| 溧阳市| 巫山县| 牟定县| 中阳县| 临武县| 马鞍山市| 河东区| 新乐市|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