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2日 [2004]民四他字第34號)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4]鄂民四終字第34號《關于湖北省出版進出口公司、湖北東湖光盤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康維克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仲裁條款效力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本案當事人在“買賣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即“仲裁: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引起的有關爭議,均應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仲裁委員會按照 該委員會頒布的仲裁程序暫行條例進行仲裁,仲裁地點在北京。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終局的,雙方均受其約束。任何一方均不尋求法院或其他當局上訴以修改其決 定。仲裁費用由敗訴一方負擔。在仲裁期間,除正在進行的仲裁部分外,合同其他部分繼續執行。”雖然,在此后的“第二次補充合同”中有康維克科技(成都)有 限公司 (以下簡稱康維克公司)“同意無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仲裁”的表述,但綜合該“第二次補充合同”的具體內容以及有關條款的上下文意思,對該表述應當理解為 是指在康維克公司經過一系列作為仍然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即應直接無條件退貨并承擔湖北東湖光盤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光盤公司)一切損失,對此不需要通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仲裁”確定責任。在“第三次補充合同”中也有類似表述,即康維克公司同意“對合同內容 不尋求任何仲裁或申訴”,綜合分析,該表述的真實意思是在出現了約定的條件時,該補充合同無效,康維克公司仍按前述合同中有關退貨、賠償損失等相關條款執 行,對此不需要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仲裁”。在此“無需仲裁”、“不尋求仲裁”并未解除“買賣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因此,當康維克公司未主動接受退貨并 賠償損失時,糾紛仍應通過仲裁解決。本案正是由于湖北省出版進出口公司、光盤公司認為康維克公司并未按“買賣合同”以及此后的“補充合同”履行引發,因 此,應當認為“第二次補充合同”、“第三次補充合同”中的相關約定并沒有實質地改變當事人在原“買賣合同”中通過仲裁解決糾紛的意思表示。
本案當事人雖然約定了仲裁條款,但沒有約定認定該仲裁條款效力的準據法,因此應當根據當事人約定的仲裁地點——“北京”,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 律認定該仲裁條款的效力。該仲裁條款表達了當事人希望將有關糾紛交付仲裁解決的意思表示;有明確的仲裁事項;盡管對仲裁機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仲裁委員 會”的約定不是十分準確,但可以推定當事人選擇的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該仲裁條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有關規定,應當認定為有 效。人民法院對本案不享有管轄權。
此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1年修正)
2011-01-08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