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院審核案件,發現殺人命案,有些縣人民法院接到報告后,立派負責干部協同檢驗人員,親蒞現場,詳細勘驗,依據傷情填具驗斷書,得出明確結論并附卷,作為認定犯罪事實主要根據之一,使案件迅速得到正確處理。但是有些縣人民法院對這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根本不加檢驗,有的讓區村干部代為檢驗,有的雖派人去驗但記載簡略片段,甚至模糊潦草,很難辨認,有的寫有驗斷書而不附卷,致對事實的分析研究極為困難,及至案卷送到上級,時過境遷,人體腐爛,再行檢驗,困難甚多,致成疑案,久懸難決,同時由于尸體未經檢驗,事實不好證明,更助長了誘供、逼供、強制坦白與刑訊等惡劣作風。茲為糾正上述缺點及使案件得以迅速正確解決,特作如下規定,希為切實遵照執行。
一、各縣應通令所屬區村干部于命案發生后,除即派人看管外,并立報司法機關派人檢驗,當時除被害人須急救者外,任何人不得擅動尸體,挪動或毀滅其周圍一切器物和痕跡。
二、縣司法機關于接到報告后,應馬上派負責干部協同檢驗人員親到尸場,并召集被害人家屬及村干部參加,共同進行檢驗。
三、驗尸時首先注意被害人周圍環境和情況如何、尸體位置是否正常、有無抵抗痕跡(如死在屋內,門窗如何?內部秩序是否正常?有無兇器及其他遺物……?如在郊外,尸體周圍有什么痕跡和遺物?……等),身穿衣服新舊,是否整齊,有無破孔,撕毀等,均應載于驗斷書。
四、次將尸體衣服脫去,將被害人各部膚色如何,耳、目、口、鼻、發際,陰莖、腎囊、產門、陰道等部有無異樣異物,舌、牙和指甲顏色各如何?四肢怎樣?如有傷痕其部位、形狀、顏色、大小、深淺、方向與周圍血液、各如何等,仔細地檢查其全身,并逐一記載于診斷書;如有檢驗知識或經驗,還應作出結論,說明是什么傷,或怎樣致死。
五、如有兇器應將其名稱、輕重、大小、利鈍及粗細等,是誰所有各情形記下來并妥為保存。
六、檢驗完畢后,由負責人當場宣讀,看記載有無錯誤和遺漏,經到場人同意后,均簽名蓋章,并將此驗單附卷,作為證據之一。
七、外附發身體部位名稱及尸圖等作為驗尸時參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7-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通知
2007-12-13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