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91)民監字第63號《關于籍德顯等九十二戶村民訴莊河縣長嶺鎮白家村民委員會土地權屬糾紛案件如何適用政策、法律的請示報告》收悉。
據報告稱:雙方當事人訟爭的土地,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間,當時的長嶺公社曾下放給籍德顯、籍延君等九十二戶村民(以下稱申請再審人)所在的白屯生產小隊。從一九六四年起,白家大隊對該地進行修整,先后栽種二千余棵果樹,并經營管理至一九八四年春。之后,籍延君等村民強行經營至一九八八年。莊河縣人民法院判決,訟爭的土地及果樹歸白家村所有,申請再審人賠償白家村經濟損失共計80866元。申請再審人不服,提起上訴。經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雙方自愿達成協議如下:訟爭的土地歸白家村村民委員會所有;在同等條件下,申請再審人對該地上的果園有優先承包權;申請再審人賠償白家村經濟損失共計22050元。
經研究,我們認為:二審法院的調解,既尊重了歷史事實,又照顧到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四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1990年)民上字242號民事調解,并無不當。因此,我們同意你院“維持二審法院的處理結果”的意見。
以上意見供參考
附: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籍德顯等九十二戶村民訴莊河縣長嶺鎮白家村民委員會土地權屬糾紛案件如何適用政策、法律的請示報告
?。?991年10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
我院最近受理一起土地權屬糾紛案件,對此案如何適用法律問題,審判委員會討論有兩種意見。為慎重起見,現將案件情況和我院審判委員會的兩種意見報告如下:
申請再審代表人:籍德顯、籍延君、籍德洋、籍延令,均住莊河縣長嶺鎮白家村,均系農民。
對方當事人:白家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林綱,系村民委員會主任。
一、案件事實
申請再審人籍德顯等365人(九十二戶)系對方當事人白家村民委員會下屬的白屯、后白屯的村民。雙方爭議的山嵐位于長嶺鎮白家村南部,面積為250畝。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期,該山嵐屬于白家村(大隊)所有。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六二年一月,當時的長嶺公社,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將白家等五個大隊列為第一批進行基本核算單位下放的大隊。據當時白家大隊的主要干部證實,現爭執的山嵐權屬,依據當時的政策已下放為白屯生產小隊所有。一九六四年起,白家大隊將現爭執的山嵐修整后,先后栽種果樹二千余棵,成為果園,并經營管理至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三年冬季至一九八四年春,申請再審人對山嵐的權屬提出異議,在村委會及當地鎮政府未予接受的情況下,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強行將村委會已發包給他人的部分果園按366人(訴訟中死亡一人)平均分到各戶經營至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五日,莊河縣土地管理局以莊土發(89)2號文件,確認爭執山嵐權屬沒有下放歸生產小隊,決定該果園歸白家村所有,并責令申請再審人等在十日內退還非法侵占的土地及果樹。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決定后,申請再審人等拒不執行,白家村委會遂訴至莊河縣法院,要求申請再審人等歸還侵占的果園土地并賠償經濟損失。 二、一、二審法院處理情況
莊河縣法院經審理認為:爭執的山嵐權屬沒有下放,權屬仍歸白家村所有,申請再審人等強行分山嵐及果樹是違法的。判決:爭執的山嵐及果樹歸白家村所有;申請再審人等賠償白家村自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承包損失費七萬八千八百一十六元,死亡果樹損失二千零五十元,合計八萬零八百六十六元(按申請再審人人數平均分擔)。
一審判決后,申請再審人等不服提出上訴。大連市中級法院經審理認為:一九六二年農村基本核算單位下放時,250畝山嵐已下放給原白屯生產隊,但白家村在此地種果樹并經營管理多年,根據國家土地管理局(89)國土(籍)字第73號《關于確定土地權屬問題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經調解雙方達成如下協議:爭執果園的土地歸白家村所有,在同等條件下,申請再審人有優先承包權;申請再審人賠償白家村自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承包損失費二萬元、死亡果樹損失二千零五十元,合計二萬二千零五十元,按申請再審人人數平均分擔。
二審法院調解后,申請再審人等以二審調解時所適用的法規有錯誤提出申請再審,大連中院復查后,于一九九一年三月,書面駁回了申請再審人的申請。申請再審人又向本院提出申請再審。
三、省法院審查情況及處理意見
經我院審查:該案爭執的山嵐合作化時期屬白屯生產隊所有:人民公社化后歸白家大隊(村)所有。對上述事實雖無文字記載,但雙方當事人無異議。對于后來山嵐權屬變化情況,雖然雙方當事人各持己見,但均不是當時權屬關系變化的經辦人。從卷內文字記載可以認定,該公社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八日至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四日,確定第一批基本核算單位下放的五個大隊有白家大隊,但具體落實情況無文字記載。經查,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間的大隊主要干部六人,其中四人證明現爭執山嵐已于六一年末、六二年初根據當時的政策要求,已下放給原白屯生產隊;另兩個證實沒有下放,主要理由是下放當時為解決豬場燒柴問題,大隊當時提出用溫家溝的山嵐與現爭執山嵐兌換。經查,溫家溝山嵐當時是國有林,至今沒有改變國有林的性質,因此,主張兌換的事實不能成立。綜上,現爭執山嵐依據當時的政策要求應當下放,當時大隊的主要干部予以證實,故我院同意大連中院對爭執山嵐下放事實的認定。
對該案如何適用法律,我院審判委員會經過討論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土地管理法》第八條二款關于“村農民集體的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規定,是對土地權屬分級所有的原則規定和對原已固定的三級所有形式的承認。國家土地管理局(89)國土(籍)字第73號《關于確定土權屬問題若干意見》第十一條、農民集體使用其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凡連續使用已滿二十年的,應視為現使用者所有“的規定,是在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的實踐中,對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作的具體規定。因此”若干意見“與”土地管理法“在形式和內容上不相抵觸。據此,”若干意見“第十一條可做為處理本案的參考依據。同時考慮到此類糾紛在當地還有幾起,如按此處理,有利于土地管理秩序的穩定。依據上述兩點,應維持二審法院的處理結果。
第二種意見認為:國土局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與“土地管理法”第八條二款的規定在內容上似有抵觸,且該規章又是在二審期間下發的,即使可以參照也沒有溯及力,因此該案不能適用“若干意見”,應依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和本案事實,確定爭議土地權屬歸現村民小組所有。
上述兩種意見中,審判委員會傾向于第一種意見,但考慮到本案是集團訴訟案件,為穩妥處理,特向最高人民法院請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12年修正)
2012-10-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國家測繪總局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1999-06-30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