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于2000年7月4日討論通過了《檢察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暫行辦法》,現(xiàn)予印發(fā),請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執(zhí)行。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檢察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暫行辦法
(2000年7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察委員會第65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保證檢察人員依法履行公務,促進檢察機關的廉政建設,維護司法公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檢察人員之間有下列親屬關系之一的,必須按規(guī)定實行任職回避:
(一)夫妻關系;
(二)直系血親關系;
(三)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關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弟兄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四)近姻親關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女子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的配偶。
第三條 檢察人員之間凡具有本辦法第二條所列親屬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
(一)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
(二)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員;
(三)同一工作部門的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員;
(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
第四條 擔任縣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職。但是,民族自治地方縣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人員除外。
第五條 檢察人員任職回避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本人提出回避申請或者所在人民檢察院的人事管理部門提出回避要求;
(二)按照管理權限進行審核,需要回避的,予以調(diào)整,并按照法律及有關規(guī)定辦理任免手續(xù)。
第六條 檢察人員任職回避,職務不同的,由職務較低的一方回避,個別因工作特殊需要的,經(jīng)所在人民檢察院批準,也可以由職務較高的一方回避;職務相同的,由所在人民檢察院根據(jù)工作需要和檢察人員的情況決定其中一方回避。
在本檢察院內(nèi)無法調(diào)整的,可以與其他單位協(xié)商調(diào)整;與其他單位協(xié)商調(diào)整確有困難的,商請有關管理部門或者上級人民檢察院協(xié)調(diào)解決。
第七條 檢察人員在錄用、晉升、調(diào)配過程中應當如實地向人民檢察院申報應回避的親屬情況。各級人民檢察院在檢察人員錄用、晉升、調(diào)配過程中應當按照回避規(guī)定嚴格審查。對原已形成的應回避的關系,應當制定計劃,逐步調(diào)整;對因婚姻、職務變化等新形成的應回避關系,應當及時調(diào)整。
第八條 檢察人員從事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監(jiān)察、審計等公務活動,涉及本人或與本人有本辦法第二條所列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時,必須回避,不得參加有關考核、調(diào)查、討論、審核、決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響。
第九條 檢察人員從事檢察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其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十條 檢察人員在檢察活動中,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第十一條 檢察人員在檢察活動中的回避,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檢察人員自行回避申請的,可以書面或者口頭向所在人民檢察院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應當向該檢察人員所在人民檢察院提出書面或者口頭申請,并說明理由,根據(jù)本辦法第十條的規(guī)定提出回避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二)檢察人員所在人民檢察院有關工作部門對回避申請進行審查,調(diào)查核實有關情況,提出是否回避的意見。
(三)檢察長作出是否同意檢察人員回避的決定;對檢察長的回避,由檢察委員會作出決定并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回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會議,檢察長不得參加。
應當回避的檢察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要求其回避的,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
第十二條 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駁回回避申請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駁回回避申請決定的五日內(nèi),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申請復議。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nèi)作出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三條 檢察人員自行回避或者被申請回避,在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作出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案件的辦理;但是,對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進行偵查或者補充偵查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第十四條 因符合本辦法第九條或者第十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而決定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前所取得的證據(jù)和進行訴訟的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
第十五條 檢察人員離任后兩年內(nèi),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
第十六條 檢察人員在檢察活動中具有以下情形的,視情予以批評教育、組織調(diào)整或者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一)明知具有本辦法第九條或者第十條規(guī)定的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對符合回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回避決定的;
(二)明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具有本辦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情形,故意隱瞞的;
(三)拒不服從回避決定,繼續(xù)參與辦案或者干預辦案的。
第十七條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其他知情人認為檢察人員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有關回避規(guī)定行為的,可以向檢察人員所在人民檢察院監(jiān)察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并將有關意見反饋舉報人。
第十八條 本規(guī)定所稱檢察人員,是指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書記員、司法行政人員和司法警察。
人民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翻譯人員、司法鑒定人員,勘驗人員在訴訟活動中的回避,參照檢察人員回避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的監(jiān)察和人事管理部門負責檢察人員回避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mào)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lián)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guī)和規(guī)章在各自的經(jīng)濟特區(qū)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
2019-04-26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tǒng)籌管理辦法
2018-03-29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qū)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三網(wǎng)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qū)(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證監(jiān)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nèi)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役士兵服役條例
1999-06-30船舶工業(yè)調(diào)整和振興規(guī)劃
2009-06-10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關于當前穩(wěn)定農(nóng)業(yè)發(fā)展促進農(nóng)民增收的意見
200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