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及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3 · 713人看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以及《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經國務院批準,現予印發。

                             國務院辦公廳
                           二00一年八月七日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聞出版署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構調整的通知》(國發〔2001〕13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部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是國務院主管全國質量、計量、出入境商品檢驗、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檢疫和認證認可、標準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執法職能的直屬機構。

 一、職能調整
  按照國務院授權,將認證認可和標準化行政管理職能,分別交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管理的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承擔。
  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的職能劃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二、主要職責
  根據以上職能調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起草有關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擬定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的方針政策,制定和發布有關規章、制度;組織實施與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相關的法律、法規,指導、監督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全國與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有關的技術法規工作。
  (二)宏觀管理和指導全國質量工作,研究擬定提高國家質量水平的發展戰略,組織實施《質量振興綱要》,組織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方法,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負責組織重大產品質量事故的調查;依法負責產品防偽的監督管理工作。
  (三)統一管理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組織建立、審批和管理國家計量基準和標準物質;制定計量器具的國家檢定系統表、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組織量值傳遞;負責規范和監督商品量的計量行為。
  (四)擬定出入境檢驗檢疫綜合業務規章、制度;負責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業務管理;負責商品普惠制原產地證和一般原產地證的簽證管理。
  (五)組織實施出入境衛生檢疫、傳染病監測、衛生監督工作;管理國外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高信息指導和咨詢服務。
  (六)組織實施出入境動植物檢疫和監督管理;管理國外重大動植物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導和咨詢服務;依法負責出入境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
  (七)組織實施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的安全、衛生、質量監督檢驗和監督管理;管理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生產、加工單位的衛生注冊登記,管理出口企業對外衛生注冊工作。
  (八)組織實施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和監督管理;監督管理進出口商品鑒定和外商投資財產價值鑒定;管理國家實行進口許可制度的民用商品的入境驗證工作;審批法定檢驗商品免驗和組織辦理復驗;組織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的前期監督和后續管理;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標志(標識)、進口安全質量許可、出口質量許可,并負責監督管理。
  (九)依法監督管理質量檢驗機構;依法審批并監督管理涉外檢驗、鑒定機構(含中外合資和合作的檢驗、鑒定機構)。
  (十)綜合管理鍋爐、壓力容器、電梯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監督工作,制定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對鍋爐、壓力容器實施進出口監督檢查。
  (十一)管理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管理和指導質量監督檢查;負責對國內生產企業實施產品質量監控和強制檢驗;組織實施國家產品免檢制度,管理產品質量仲裁的檢驗、鑒定;管理纖維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管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工作;組織依法查處違反標準化、計量、質量等法律、法規的行為,打擊假冒偽劣違法活動。
  (十二)管理與協調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代表國家參加與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有關的國際組織或區域性組織,簽署并負責執行有關國際合作協定、協議和議定書,審批與實施有關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按規定承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的實施、通報和咨詢工作。
  (十三)制定并組織實施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科技發展和實驗室建設規劃,組織重大科研和技術引進;組織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統計、信息、宣傳、教育、培訓工作;組織實施相關專業職業資格工作;負責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情報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導和咨詢服務。
  (十四)垂直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機構實行業務領導。
  (十五)管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十六)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設15個職能司(局)。
  (一)辦公廳。
  協助總局領導處理機關日常政務;負責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研究;起草和審核重要文件和報告;負責秘書、文電處理、文書檔案、值班、督查、信訪、保密、保衛、政務信息工作及重要會議的組織;制定并組織實施總局機關內部規章制度,指導機關辦公自動化建設;承擔總局新聞發布工作,管理和組織宣傳報道和報刊出版工作;負責機關財務、房產及其他資產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法規司。
  承辦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工作;擬定有關規章;承辦發布 
部門規章的有關事宜;負責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協定、協議和議定書草案的法律方面的審核工作;管理與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有關的技術法規工作;負責行政執法的監督檢查和普法教育等工作;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的對臺業務。
  (三)質量管理司。
  組織實施國家關于質量振興的政策措施;對全國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宏觀指導;組織實施國家質量獎勵制度和推進“名牌戰略”的工作;總結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承辦建立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的有關事宜;組織重大產品質量事故的調查并提出整改意見;負責產品防偽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計量司。
  組織實施計量法律、法規,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管理和監督國家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組織制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組織全國量值傳遞,依法監督管理全國計量器具;規范市場計量行為,組織計量仲裁檢定;規范社會公正計量服務機構;承擔有關國家法制計量組織的具體業務工作。
  (五)通并業務司。
  研究擬定出入境檢驗檢疫綜合業務、證書簽證和標志(標識)的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管理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業務;編制、匯總出入境檢驗檢疫目錄和種類表;管理商品普惠制原產地證和一般原產地證簽證工作;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計收費工作和相關業務統計;組織實施檢驗檢疫業務信息化工作;依法監管從事與檢驗檢疫通關業務有關的社會服務機構。
  (六)衛生檢疫監管司。
  研究擬定出入境衛生檢疫規章、制度,組織實施出入境衛生檢疫、傳染病監測、衛生監督;收集國外有關傳染病疫情信息。
  (七)動植物檢疫監管司。
  研究擬定出入境動植物檢驗檢疫的規章、制度,研究提出禁止入境動植物名錄,組織實施出入境動植物及動植物產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出入境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收集國外有關動植物疫情信息,按分工組織實施風險分析和緊急預防措施;依法管理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注冊和審批工作。
  (八)檢驗監管司。
  研究擬定進出口商品檢驗和監督管理規章、制度、技術措施及進出口商品檢驗種類表,組織實施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組織實施進口許可制度民用商品入境驗證管理;審批法定檢驗商品的免驗,辦理復驗和監督抽查;組織實施一般包裝和危險品包裝檢驗;組織實施和協調運載工具和集裝箱檢驗檢疫工作;監督管理進出口商品鑒定和外商投資財產價值鑒定;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涉外檢驗鑒定機構。
  (九)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研究擬定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安全、質量監督和檢驗檢疫的規章、制度及進出口食品、化妝品檢驗檢疫目錄,組織實施進出口食品、化妝品的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收集國外有關食品安全、衛生質量信息,組織實施進出口食品衛生風險分析評估和緊急預防措施;管理重大進出口食品衛生質量事故查處和食源性污染源處理工作。
  (十)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局。
  管理鍋爐、壓力容器和電梯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監督工作,擬定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對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等環節和進出口進行監督檢查;對有關事故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負責有關事故的統計分析;管理有關檢驗機構和檢測人員、操作人員的資格考核工作。
  (十一)產品質量監督司。
  組織實施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擬定國家重點監督的國內產品目錄,并組織實施監督;組織對生產企業實施國內產品質量監控和強制檢驗;管理和協調產品質量的行業監督、地方監督與專業質量監督;管理質量仲裁的檢驗、鑒定工作;監督管理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管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工作。
  (十二)執法督查司(國家質檢總局打假辦公室)。
  組織協調依法查處違反標準化、計量、質量法律、法規的行為;根據國務院授權,組織協調全國有關專項打假活動;組織本系統開展從源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違法活動;組織協調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案件的查處和大案要案的督查督辦工作;管理、指導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承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對行政執法工作進行指導和督促檢查。
  (十三)國際合作司(科技司)。
  研究擬定有關國際合作和科技發展的規劃、計劃及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組織參加有關國際組織或區域性組織的活動;組織協調雙邊和多邊合作協議的實施;組織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TBT)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的國家通報和咨詢工作;管理總局機關和下屬單位的外事工作;組織協調系統科研、技術開發、技術引進、新技術推廣、科技成果評審等工作;提出實驗室建設規劃、計劃和科研專項經費、儀器設備專項資金的年度分配計劃,并監督執行。
  (十四)人事司。
  擬定和組織實施干部人事、教育、培訓工作發展規劃、計劃和規章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領導班子,協助管理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機構的領導班子;承擔總局機關、直屬單位、掛靠單位及系統的干部管理和機構編制、勞動工資、職稱管理工作;管理有關職業資格工作。
  (十五)計劃財務司。
  擬定并組織實施計劃、財務、會計和基本建設的管理規章、制度;編制財務和基本建設發展規劃、專項計劃及年度預決算;審核、匯總和下達財務收支年度計劃;統一管理各類資金、專用基金和國有資產、基本建設、政府采購及制裝工作;參與本系統計收費管理工作;負責財務內部審計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總局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掛靠單位的黨群工作。

 四、人員編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32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4名,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1名(可配備副部長級干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1名(可配備副部長級干部),司局級領導職數58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離退休干部局與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離退休干部辦公室合并,組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離退休干部局。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不變。

 五、其他事項。
  (一)根據國務院決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質量監督方面的職責分工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生產領域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實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中查出的屬于生產環節引起的產品質量問題,移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處理。按照上述分工,兩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同一問題不能重復檢查、重復處理。
  (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維護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衛生部、農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的職責分工不變。其中:
  1.國境衛生檢疫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由衛生部負責;出入境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名錄的確定、調整,由衛生部委托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以衛生部名義發布。
  2.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由農業部負責;禁止入境動植物名錄的確定、調整,由農業部委托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以農業部名義發布。
  在國際合作方面,簽署動植物檢疫的政府間協議、協定,由農業部負責;簽署與實施政府間動植物檢疫協議、協定有關的協議和議定書,以及動植物檢疫部門間的協議等,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兩部門的工作要相互銜接,密切配合。
  3.進出口商品檢驗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負責;進出口商品檢驗種類表的制定、調整,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委托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名義或由其委托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與海關的通關作業機制維持不變。兩部門要相互配合,實現監管有效、方便進出。
  (四)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繼續實行垂直管理體制,機構名稱不變。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仍為同級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體制和機構名稱不變。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為加強對全國認證認可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監督管理,國務院決定組建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質檢總局)管理的事業單位。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授權的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認可工作的主管機構。

 一、劃入的職能
  (一)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承擔的統一管理和監督認證認可工作以及相關的對校準、檢測、檢驗實驗室技術能力的認可、計量認證和資格認定工作。
  (二)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擔的管理并組織實施進出口認證認可和進出口安全質量許可以及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注冊認可、進出口食品衛生注冊登記,涉外檢驗檢疫、鑒定和認證機構(含中外合資、合作機構)技術能力的審核和監督管理。

 二、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并貫徹執行國家認證認可、安全質量許可、衛生注冊和合格評定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發布并組織實施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的監督管理制度、規定。
  (二)研究提出并組織實施國家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工作的方針政策、制度和工作規則,協調并指導全國認證認可工作。監督管理相關的認可機構和人員注冊機構。
  (三)研究擬定國家實施強制性認證與安全質量許可制度的產品目錄,制定并發布認證標志(標識)、合格評定程序和技術規則,組織實施強制性認證與安全質量許可工作。
  (四)負責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生產、加工單位的衛生注冊登記的評審和注冊等工作,辦理注冊通報和向國外推薦事宜。
  (五)依法監督和規范認證市場,監督管理自愿性認證、認證咨詢與培訓等中介服務和技術評價行為;根據有關規定,負責認證、認證咨詢、培訓機構和從事認證業務的檢驗機構(包括中外合資、合作機構和外商獨資機構)的資質審核和監督;依法監督管理外國(地區)相關機構在境內的活動;受理有關認證認可的投訴和申訴,并組織查處;依法規范和監督市場認證行為,指導和推動認證中介服務組織的改革。
  (六)管理相關校準、檢測、檢驗實驗室技術能力的評審和資格認定工作,組織實施對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實驗室的評審、計量認證、注冊和資格認定工作;負責對承擔強制性認證和安全質量許可的認證機構和承擔相關認證檢測業務的實驗室、檢驗機構的審批;負責對從事相關校準、檢測、檢定、檢查、檢驗檢疫和鑒定等機構(包括中外合資、合作機構和外商獨資機構)技術能力的資質審核。
  (七)管理和協調以政府名義參加的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的國際合作活動,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認可合作組織(IAF)、太平洋認可合作組織(PAC)、國際評審員與認證培訓協會(IATCA)、國際實驗室認可論壇(ILAC)、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等國際或區域性組織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合格評定活動,簽署與合格評定有關的協議、協定和議定書;歸口協調和監督以非政府組織名義參加的國際或區域性合格評定組織的活動;負責ISO和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合格評定工作。
  負責認證認可、合格評定等國際活動的外事審批。
  (八)負責與認證認可有關的國際準則、指南和標準的研究和宣傳貫徹工作;管理認證認可與相關的合格評定的信息統計,承辦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WTO/TBT·SPS)中有關認證認可的通報和咨詢工作。
  (九)研究擬定認證認可收費辦法,會同有關部門對收費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十)管理下屬認可機構、認證機構和辦事機構。
  (十一)承辦質檢總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設8個職能部門。
  (一)辦公室(人事部、外事辦公室)。
  負責協助委員會領導協調機關日常工作,起草重要文件和報告,組織會議,辦理文秘、督查、信訪、保密、安全保衛、宣傳、人事和外事審批等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委員會機關及下屬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負責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的信息、統計等工作。
  (二)政策與法律事務部。
  負責起草并組織實施國家認證認可和相關的合格評定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工作規劃、計劃。組織查處重大認證認可違法行為,處理相關的投訴和申訴工作。負責有關的合格評定、食品衛生管理體系國際指南、準則和標準的跟蹤研究與宣傳貫徹工作。
  (三)認可監管部。
  負責認可機構的審批與授權,監督管理認可機構和人員注冊機構的認可、注冊活動。負責認證、認證咨詢、培訓等機構(包括中外合資、合作機構和外商獨資機構)的資質審核和監督管理,依法監督檢查認證咨詢、培訓等中介服務和技術評價活動。負責對外國(地區)認證及相關的檢驗鑒定機構在我境內活動的監督管理。指導和組織推動認證中介組織的機構改革。承擔全國認證認可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工作。
  (四)認證監管部。
  負責擬定和組織實施實行強制性認證與安全質量許可制度的產品目錄、認證標志(標識)和認證程序,負責相關認證機構和承擔相關檢測業務的實驗室、檢驗機構的指定和審批,并監督檢查。依法監督管理自愿性認證業務。
  (五)注冊管理部。
  負責擬定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生產、加工單位的衛生注冊登記管理制度、規范和工作規劃、計劃,組織和協調衛生注冊評審和復查工作,辦理標志(標識)、注冊通報和向國外推薦事宜。管理衛生注冊評審員的培訓、資格審核認可和注冊等工作。根據國外有關衛生注冊、食品衛生管理體系的規定,提出并組織實施對策措施。
  (六)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
  負責擬定和組織實施實驗室國家認可制度和規劃、計劃。負責對校準、檢測、檢定、檢查、檢驗檢疫、鑒定等實驗室技術能力評審和資格認定的統一規范和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實驗室的評審、計量認證、注冊以及依法授權和驗收工作。負責檢測、檢驗檢疫和鑒定機構(包括中外合資、合作機構和外商獨資機構)技術能力的資質審核。
  (七)國際合作部。
  負責擬定并組織實施認證認可、合格評定、衛生注冊及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計劃。負責協調和審核有關認證認可與合格評定的協議、協定與議定書。負責WTO/TBT·SPS認證認可的通報與咨詢工作。承擔ISO、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合格評定和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CCEE)秘書處的工作。管理下屬單位的對外聯絡。
  (八)財務管理部。
  負責擬定委員會機關計劃、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編制年度預、決算。研究擬定認證、認可收費辦法,并監督執行。審核、匯總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年度計劃,并監督檢查。管理各類資金和國有資產,負責下屬單位的財務稽查工作。

 四、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事業編制為115名。
  主任(局長)1名,可配備副部長級干部;副主任(副局長)4名、總工程師1名,可配備正司級干部;部門負責人8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可配備副司級干部。

 五、其他事項
  (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格評定組織及其活動,并會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有關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活動。
  (二)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建立全國認證認可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的內容和組織方式,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定和組織實施。
  (三)積極創造條件,盡快實現強制性認證與生產許可證的統一。為避免重復檢驗、檢測和審查,對于既屬于強制性認證或安全質量許可制度的產品目錄,又要求取得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同一產品,只要獲得強制性認證或安全質量許可,即可同時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四)鑒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國家行政管理職能的特殊情況,原則同意該委員會機關工作人員依照公務員制度進行管理。具體事項由人事部按有關規定辦理。
  (五)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認可機構、認證機構等單位的調整,另行核批。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質檢總局)管理的事業單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的主管機構。

 一、主要職責
  (一)參與起草、修訂國家標準化法律、法規的工作;擬定和貫徹執行國家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擬定全國標準化管理規章,制定相關制度;組織實施標準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二)負責制定國家標準化事業發展規劃;負責組織、協調和編制國家標準(含國家標準樣品)的制定、修訂計劃。
  (三)負責組織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負責國家標準的統一審查、批準、編號和發布。
  (四)統一管理制定、修訂國家標準的經費和標準研究、標準化專項經費。
  (五)管理和指導標準化科技工作及有關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六)負責協調和管理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七)協調和指導行業、地方標準化工作;負責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備案工作。
  (八)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其他國際或區域性標準化組織,負責組織ISO、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工作;負責管理國內各部門、各地區參與國際或區域性標準化組織活動的工作;負責簽定并執行標準化國際合作協議,審批和組織實施標準化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負責參與標準化業務相關的國際活動的審核工作。
  (九)管理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和商品條碼工作。
  (十)負責國家標準的宣傳、貫徹和推廣工作;監督國家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十一)管理全國標準化信息工作。
  (十二)在質檢總局統一安排和協調下,做好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WTO/TBT協議)執行中有關標準的通報和咨詢工作。
  (十三)承擔質檢總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內設6個職能部門。
  (一)辦公室。
  承擔文秘、檔案、行政、保衛、保密、信訪等日常行政運轉工作;承擔黨務和紀檢監察工作;負責人事勞資、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負責出國審批和辦理有關手續,承擔外事接待工作;負責標準化經費的籌集和管理工作;負責行政財務日常運轉和財務的內部審計工作。
  (二)計劃和信息部。
  參與起草、修訂標準化法律、法規的工作,承擔標準化政策研究和標準化事業發展規劃的擬定工作;負責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編制、實施和國家標準統一編號、登記、發布工作;承辦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事務,以及專家的聘用等工作;負責標準化統計工作和信息數據庫的開發和日常維護工作;負責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和備案工作;承辦標準樣品的計劃、協調、審批和管理工作。
  (三)國際標準部。
  承擔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地區標準化組織PASC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的組織、聯絡、協調、管理工作;負責ISO、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我國參加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政策研究并提出建議;負責協調、組織國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歸口單位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和ISO、IEC的日常投票工作;負責由我國承擔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的技術委員會TC(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的管理工作;負責國際標準和發達國家標準的采集、研究的組織工作。
  (四)農輕和地方部。
  承擔農業(包括畜牧、水產等)、水利、供銷、糧食、煙草、商業、林業、動植物檢疫、衛生檢疫、輕工、衛生、旅游、民政、體育、氣象、文化、海洋、包裝等部門的國家標準的計劃和國家標準的審查、實施情況的監督工作;負責對口部門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協調和指導工作;負責對口部門和行業的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及相應行業標準的備案工作;承擔地方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的研究和發展方向的指導以及地方標準的備案工作;推行農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
  (五)工交部。
  承擔勞動安全、機械、汽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鐵道、民航、鍋爐壓力容器、特種設備、紡織、纖檢、節能、環保、石化、冶金、有色、建材、建設、煤炭、化學危險品等部門的國家標準的計劃和國家標準的審查、實施情況的監督工作;負責對口部門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協調和指導工作;負責對口部門和行業的標準化工作指導及相應行業標準的備案工作。
  (六)高新技術部。
  承擔通信、電子、電工、電力、儀器儀表、教育、新聞出版、銀行、證券、保險、公安、廣電、海關、地震、測繪、統計、檔案、郵政等部門的國家標準的計劃和國家標準的審查、實施情況的監督工作;負責管理高新技術相關標準的研究工作;負責對口部門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協調和指導工作;負責對口部門和行業的標準化工作指導及相應行業標準的備案工作。

 三、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機關事業編制為85名。
  主任(局長)1名,可配備副部長級干部;副主任(副局長)4名,可配備正司級干部;部門負責人6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可配備副司級干部。

 四、其他事項
  (一)有關標準制修訂的宣傳貫徹、與國際標準接軌和合作工作,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負責。有關認證認可、合格評定和標志(標識)管理,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
  (二)鑒于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履行國家行政管理職能的特殊情況,原則同意該委員會機關工作人員依照公務員制度進行管理。具體事項由人事部按有關規定辦理。
  (三)所屬的標準研究機構的調整,另行核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王峪茹

王峪茹

執業證號:

16202201811049079

甘肅衡軒律師事務所

簡介:

王峪茹律師,畢業于甘肅政法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經濟學學士。獲得初級會計電算化、證券從業資格、英語六級、律師執業資格等專業資格證書。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峪茹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

2019-04-2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

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

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

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

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吴堡县| 资溪县| 高淳县| 肥东县| 石泉县| 泽库县| 双辽市| 宁城县| 三亚市| 罗山县| 丽水市| 察雅县| 罗平县| 青冈县| 家居| 宣威市| 安多县| 玛沁县| 临邑县| 白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城步| 西平县| 礼泉县| 顺昌县| 云南省| 建宁县| 仪征市| 古交市| 巴彦县| 陇西县| 青铜峡市| 昂仁县| 枞阳县| 琼结县| 台南市| 凉城县| 长寿区| 彭州市|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