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規范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的條件和審批程序,加強對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活動的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律師事務所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可以在本所所在縣、市行政區劃以外的地區設立律師事務所分所。
律師事務所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鄉鎮設立分所,應當予以倡導和鼓勵。
第三條 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律師事務所成立時間滿二年;
(二)律師事務所有專職律師十人以上;
(三)律師事務所的年業務收入在五十萬元以上;
(四)律師事務所在提出設立分所申請之日前一年內未受過紀律處分;
(五)律師事務所派駐分所的專職律師須在二名以上;
(六)派駐分所的負責人必須具有兩年以上專職律師執業經歷。
第四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的名稱為:本所名稱加分所所在地的地名后加“分所”。一處分所只準使用一個名稱。
第五條 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由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司法局批準。
律師事務所分所,由分所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和律師協會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六條 律師事務所申請設立分所,應當向批準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分所的名稱、組織機構、業務范圍和管理章程;
(三)派駐分所的執業律師的名單、簡歷、居民身份證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證書》和《律師工作執照》的復印件;
(四)分所負責人授權委托書;
(五)分所的開辦資金和執業場所證明;
(六)經律師事務所原批準機關出具的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材料;
(七)律師事務所情況簡介;
(八)批準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七條 批準機關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應當作出批準或不批準設立分所的批復決定,并通知申請的律師事務所。被批準設立分所的,由批準機關向律師事務所頒發《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許可證》,并將批準文件報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備案,同時抄送申請設立分所的律師事務所的原批準機關。
批準機關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發現批準不當的,應當通知批準機關撤銷原批準決定。
第八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自收到批準設立分所的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到設立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司法局辦理開業登記;地區(州、市)設有律師協會的,應由律師協會辦理開業登記。派駐分所的專職律師,應當同時申請更換分所所在地的《律師工作執照》;分所在當地聘用的專職律師或兼職律師申請領取《律師工作執照》,按當地有關規定辦理。
第九條 律師事務所對不批準設立分所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批準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向批準機關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議。
第十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變更名稱、執業場所、負責人和業務范圍的,須經原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其所在地的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因停辦、被撤銷或者其他原因終止業務的,應當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并由登記機關收回其《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許可證》、分所公章及所屬律師的《律師工作執照》。
第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的設立、變更和注銷,由登記機關登報公告,所需費用由分所負擔。
第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的年度檢驗及其所屬律師的執照注冊,由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分所應按當地有關規定交納年檢費和律師執照注冊費。
第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及其所屬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當地律師工作管理的有關規定。
律師事務所分所受理業務不受行政區域、行業的限制,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根據業務需要,可以聘用當地具有律師資格,但尚未從事律師工作的人員擔任專職律師或兼職律師,可以聘用各類輔助人員和聘請專業顧問。
第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向其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納稅。
第十六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對其分所的執業活動經常進行檢查、指導,加強對其所屬律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執業紀律監督,對不稱職的分所負責人和律師應當及時予以調離、免職或者辭退。
第十七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違反管理規定和所屬律師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由分所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根據《律師懲戒規則》給予懲戒。有關懲戒決定應同時抄送分所所屬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該律師事務所如對分所受懲戒行為負有責任的,應由其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根據其責任大小給予懲戒。
律師事務所受到撤銷處分的,其分所應予注銷。
第十八條 在本辦法發布前,律師事務所設立的各種形式的分支機構,自本辦法發布施行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補辦報批登記手續;逾期未補辦手續的,其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停業或者公告撤銷。
第十九條 司法部原有規定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條 為規范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的條件和審批程序,加強對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活動的管理,制定本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