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7-9-8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特區的發展,平衡經濟特區企業的稅收負擔,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我們研究,決定在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建成生效后,對該經濟特區內的國營企業、集體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以下簡稱特區內資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同時授予深圳經濟特區人民政府更大的稅收管理權限。為此,特規定如下:
一、特區內資企業生產并在本特區內銷售的產品,各種礦物油、煙、酒,按照稅法規定的稅率減半征收產品稅;其他產品,由特區人民政府自行確定照征、減征或免征產品稅、增值稅。
二、特區內資企業進口的各種礦物油、煙、酒,按照稅法規定的稅率減半征收產品稅;進口的其他產品,由特區人民政府確定征、免產品稅、增值稅。
三、特區內資企業出口的產品,除國家限制出口或者另有規定的少數產品以外,都予免征或退還產品稅、增值稅。
四、特區內資企業將減征、免征產品稅、增值稅的進口或生產的產品運往內地,應當在經過特區管理線時,依照稅法規定交納或補交產品稅或增值稅。
五、特區內資企業從事商業、物資供銷、交通運輸、建筑安裝、金融保險、郵政電訊、公用事業、出版業、娛樂業、加工修理業和其他各種服務業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征收營業稅。為了適應特區情況,需要簡化征收而調整稅率,或者增加征稅項目的,由特區人民政府確定。
六、特區內資企業,不論經濟性質和隸屬關系,一律先按15%的比例稅率就地交納所得稅,其稅后利潤,分別按下列規定執行:
1.在特區經營的中央、省級和其它國營內地企業,內聯企業稅后分得的利潤,按隸屬關系回原地連同本企業的利潤一并計算交納所得稅(扣除已在特區交納的所得稅)、調節稅。
2.特區所屬的地方國營企業交納所得稅后的利潤,由財政部門核定企業留利比例,剩余利潤是采取上繳利潤或征收調節稅辦法,由特區人民政府自行規定。
3.在特區經營的集體企業繳納所得稅后,是否再征一道地方附加,由特區人民政府自行規定。
七、在特區內的內資企業歸還各種借款,應由企業在稅后利潤和自有資金中歸還。
八、各種地方稅的稅率、稅額的確定和調整,及其開征、停征的時間,由特區人民政府決定。
九、本規定只適用在深圳經濟特區開辦的內資企業。經濟特區在內地開辦的企業,應依照企業所在地的征稅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1993)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