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86-7-25
第一條 為了保證出差人員工作與生活的需要,并貫徹勤儉節約、艱若奮斗的精神 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工作人員出差的交通費和旅館費
(一)乘坐車、船席位和居住旅館房間的標準:
1.中央和省級機關副部長、副省長,以及相當職級的人員出差,可以乘坐火車軟席、輪船一等艙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按實報銷,住旅館套間或單間。
2.中央和省級機關正、副司(局)長,正、副廳(局)長,地(市)級正、副專員(市長),以及相當職級的人員;中央和省級機關的部正、副總工程師,局總工程師,高等學校教授,科研機構研究員,醫療衛生單位主任醫師,文藝工作人員藝術一級,圖書館、博物館(院)研究館員,出版社編審以及相當職務的人員出差,可以乘坐火車軟席、輪船二等艙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按實報銷,住旅館單間或兩人住一間。其他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比照辦理。
3.其余人員出差,可以乘坐火車硬席、輪船三等艙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按實報銷,住旅館普通房間床位。
工資制度改革前原行政十四級,高教、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實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標準表〈四〉之一至五)六級,文藝,衛生七級以上人員,原來已享受乘坐火車軟席、輪船二等艙位的,其乘坐車、船及居住旅館的待遇不變。
(二)乘坐火車,從晚八時至次日晨七時之間,在車上過夜六小時以上的,或連續乘車時間超過十六小時的,可購同席臥鋪票。
(三)中央和省級機關副部長、副省長,以及相當職級的人員出差,因工作需要,隨行人員一人可以乘坐火車軟席或輪船一等艙位。
(四)國家機關科級(指縣屬科、局級)以上干部因公出差,可以乘坐飛機。其他工作人員因公出差需要乘坐飛機的,須經相當于縣級以上領導批準(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乘坐飛機的,比照辦理)。凡符合乘坐火車軟席、輪船二艙位以上的人員出差,乘坐國內航線飛機,可購一等艙位客票。
(五)在市內,一般不得乘坐出租的機動車輛。因工作需要,開支的市內公共車、船費,可憑據報銷。為了簡化手續、堵塞漏洞,有條件的地區,在不增大開支的情況下,對出差到大中城市的,可試行市內交通費包干辦法,具體包干額度和試行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研究確定。
第三條 乘坐火車符合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而不買臥鋪票的,發給本人實際乘坐的火車硬席座位票價的一部分。
(一)乘坐掛有臥鋪車廂火車慢車和直快列車的,分別按慢車或直快列車硬席座位票價的50%發給;乘坐特快列車的,按特快列車硬席座位票價的45%發給。
(二)符合乘坐火車軟席臥鋪條件的,如果改乘硬席座位,也按規定的硬席座位票價的比例發給;但改乘硬席臥鋪的,不執行本條(一)款的規定,也不發給軟臥和硬臥票價的差額。
(三)夜間乘坐不掛臥鋪車廂的火車,每人每夜按第四條(一)款規定的標準,另行發給補助費。夜間乘坐長途汽車、輪船最低一級艙位(統艙)的,也按此規定執行。
第四條 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費
(一)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費,不分途中和住勤,按到達地區類別每人每天補助標準為:一類地區二元五角,二類地區三元,三類地區五元。
(二)到基層單位鍛煉、實(見)習、支援工作以及各種工作隊、醫療隊、講師團等人員,由于吃、住和工作均同當地職工一樣,為了發楊艱苦奮斗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在基層單位工作期間的伙食補助費,按到達地區類別,每人每天補助標準為:一類地區一元五角,二類地區一元八角,三類地區三元
(三)工作人員出差,在飛機、艦艇上工作,必須吃空勤灶、艦艇灶的,除個人每天負擔八角外,差額部分可憑證明回所在單位報銷。
第五條 工作人員外出參加會議,已享受會議伙食補助的,不準再支報會議期間的出差補助費。各單位召開的訂貨、配件、物資分配、產品驗收、鑒定、評比和小型調查研究會,不開支會議伙食補助費。由參加會議人員回所在單位按出差伙食補助費標準另加20%報銷伙食補助費。
第六條 工作人員趁出差或調動工作之便,事先經單位領導批準就近回家省親辦事的,其繞道車、船費,扣除出差直線單程車、船費(直線車費按火車快車〈包括特快〉票價計算,符合乘坐硬席臥鋪條件的,包括硬席中鋪票價,符合乘坐火車軟席臥鋪條件的,包括軟席臥鋪價;輪船按三等艙位票價計算,符合乘坐輪船二等艙的,按二等艙位票價計算),多開支的部分由個人自理。如果繞道車、船費少于直線單程車、船費時,應憑車、船票按實支報。不發繞道和在家期間的出差伙食補助費。
第七條 工作人員調動工作的交通費、旅館費、伙食補助費,除按照第二、三、四、六條規定執行外,其他開支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同居的父母、配偶、十六周歲以下的子女和必須贍養的家屬,隨同調動時所需的交通費、旅館費和伙食補助費,均按被調動工作人員的標準支報。已滿十六周歲的子女隨同調動的各項費用,按一般工作人員標準支報。
(二)夫婦雙方都是工作人員而又同時調動的,其交通費、旅館費均按職務高的一方的標準支報。
(三)工作人員調動工作,一般不得乘坐飛機。
(四)工作人員調動工作的行李、家具等托運費,分工作人員和家屬,每人在不超過二百五十公斤的范圍內按實支報(其中:生活上急需的物品,每人可在五十公斤的范圍內托運快件)。個別攜帶行李、家具等超過以上規定的,須經調出單位領導批準,按批準數支報。擔批準數不得超過規定重量的一倍。超過一倍以上的部分由個人自理。個人的書籍、儀器運費,可在以上限量之外憑據報銷。行李、家具等包裝費用,均由個人自理。
(五)工作人員(包括由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干部)調動時,本人及其同行家屬的旅費,由調出單位按標準發給,向調入單位結算,多退少補,作為增加或減少調入單位的差旅費處理。
(六)被調動工作人員隨同居住的家屬,應與工作人員同行,暫時不能同行的,經調入單位同意,可暫留原地,以后遷移的,或被調動工作人員非隨同居住的家屬,按照規定,經批準遷到被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單位所在地的,以及按有關政簌規定,并經組織批準,將本人配偶(非工作人員)及其親屬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均由工作人員所在單位按本條上述有關規定標準支報。
第八條 工作人員出差期間,因游覽或非因工作需要的參觀而開支的一切費用,均由個人自理。出差人員不準接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用公款進行的請客、送禮。各級領導干部應以身作則,模范地執行制度。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境內差旅費開支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制定,并報財政部備案。
中央級國家機關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制定(中央級在京企業、事業單位參照執行),并報財政部備案。
中央駐北京市以外地區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派駐外地機構的工作人員,一律按照當地規定的差旅費開支標準執行。
鐵道部所屬單位工作人員出差,如因情況特殊,執行本規定有困難時,可由鐵道部商同財政部另定補充規定。
第十條 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出差,可參照本規定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差旅費開支標準,由總后勤部參照本規定另行規定。
第十一條 本規定自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起實行,一九八0年五月二十九日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開支的規定》、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財政部《關于修改差旅費、會議費開支規定的通知》中“關于差旅費規定”、一九八四年四月九日財政部《關于調整部分州、縣出差類區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財政部《關于職工搬遷家屬路費報銷問題的函》、一九八五年五月十日財政部《關于提高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通知》,同時廢止。
附:出差地區分類表出差地區分類表
━━━━━┯━━━━━━━━━━━━━━━━━━━━━━━━━━━━━━━━━━━
地區分類 │ 地 區 名 稱
─────┼───────────────────────────────────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不包括
第 │ 列入第二類的地區)、遼寧省、吉林省(不包括列入第二類的地
一 │ 區)、黑龍江省(不包括列入第二類的地區)、上海市、江蘇省、
類 │ 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不包括列入第二類的地區)、江西省、
地 │ 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不包括列入第二
區 │ 類和第三類的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不包括列入第
│ 二類的地區)、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不包括列入
│ 第二類的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
│ 內蒙古自治區的喜桂圖旗、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
│ 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鄂倫春自治縣、霍林河礦區。
│ 吉林省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撫松縣、靖宇縣、安圖縣的老
│ 安圖山區。
│ 黑龍江省的愛輝縣、孫吳縣、遜克縣、嘉萌縣、大興安嶺地
│ 區。
第 │ 福建省的廈門市。
二 │ 廣東省的廣州市、汕頭市、海南島、西沙群島。
類 │ 四川省的阿壩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
地 │ 州。
區 │ 西藏自治區。
│ 甘肅省的瑪曲縣、碌曲縣、夏河縣(包括合作鎮)、臨潭
│ 縣、卓尼縣、迭部縣、敦煌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
│ 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
│ 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舟曲縣、嘉裕
│ 關市、玉門市。
│ 青海省。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第 │
三 │
類 │ 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
地 │
區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