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根據部《關于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97號)的精神,經對各地報送的申報材料的審核,報部領導同意,初步確定了116個示范區的名單(見附件1)。下一步,各地要抓緊組織有關縣(市、區)做好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的編制工作。
為使示范區建設達到"基本農田標準化、基礎工作規范化、保護責任社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總體要求,示范區建設方案要嚴格按照《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編制要點》(見附件2)組織編制,明確示范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資金估算、保障措施等內容。示范區建設方案經部審核通過后,將正式確定為示范區,并在全國公告。
各地編制的示范區建設方案,按報送要求請于2006年5月31日前報送部耕地保護司。
附件:1、初步確定為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的116個縣(市、區)名單
2、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編制要點
二00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初步確定為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的
116個縣(市、區)名單
北 京 大興區
天 津 寶坻區
河 北 趙縣、欒城縣、吳橋縣、高碑店市、魏縣、盧龍縣
山 西 聞喜縣、堯都區、朔城區
內蒙古 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科左中旗、敖漢旗、達拉特旗、五原縣
遼 寧 新民市、岫巖縣、凌海市、昌圖縣、盤山縣
吉 林 九臺市、農安縣、永吉縣、扶余縣、梅河口市
黑龍江 農墾建三江分局、農墾
牡丹江分局、五常市、海倫市、
五
大連池市、虎林市
上 海 金山區
江 蘇 金壇市、興化市、睢寧縣、大豐市、東海縣
浙 江 海寧市、慈溪市、臨海市
安 徽 桐城市、壽縣、固鎮縣、貴池區、全椒縣
福 建 仙游縣、建甌市、平和縣
江 西 余干縣、
吉安縣、南康市、上高縣、余江縣
山 東 肥城市、禹城市、莒南縣、東明縣、莒縣
河 南 扶溝縣、原陽縣、鄧州市、潢川縣、禹州市、嵩縣
湖 北 公安縣、麻城市、
襄陽區、嘉魚縣、云夢縣、鐘祥市
湖 南 安鄉縣、平江縣、南縣、
湘潭縣、
衡陽縣
廣 東 化州市、龍川縣、雷州市
廣 西 江南區、北流市、全州縣
海 南
瓊海市
重 慶 長壽區、豐都縣、榮昌縣
四 川 三臺縣、岳池縣、安岳縣、隆昌縣、通江縣、郫縣
貴 州
遵義縣、松桃自治縣、惠水縣
云 南 陸良縣、祥云縣、姚安縣
西 藏 乃東縣
陜 西 興平市、鳳翔縣、勉縣、志丹縣
甘 肅 涼州區、民樂縣、涇川縣
青 海 互助自治縣
寧 夏 平羅縣、青銅峽市、靈武市
新 疆 阜康市、
阿勒泰市、葉城縣
新疆兵團 一師一團中心團場、七師一二三團中心團場、
八師一四八團場
附件2:
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編制要點
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5〕196號)和《關于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97號)的有關規定,為指導有關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編制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特制定本要點。
一、編制目的
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的精神,按照以建設促保護,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建立健全基本農田保護監管體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農田標準化、基礎工作規范化、保護責任社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通過編制示范區建設方案,合理確定示范區建設任務、步驟和目標,為示范區建設工作安排、監督檢查與驗收提供依據。
二、編制依據
(一)《土地管理法》;
(二)《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三)《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5]1號);
(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
(六)《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
(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通知(國辦[2005]52號);
(八)《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5]196號);
(九)《關于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97號);
(十)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等;
(十一)土地調查、土地確權、土地登記、信息系統建設、土地開發整理等技術標準、規范與有關規定。
三、主要內容
(一)示范區基本情況
1、自然資源概況:包括水熱資源條件、地形地貌特點等。
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包括總人口、農業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
3、農業生產狀況:包括農業生產總值、農民年均收入、糧棉油播種面積、糧食生產總量等。
4、耕地現狀:包括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狀況,具體為現有耕地面積、人均耕地面積、基本農田面積、耕地與基本農田的等別構成及其分布(應用農用地分等成果或方法)。
5、土地管理工作情況:包括基本農田基礎性工作情況、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土地利用規劃、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情況、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與信息化管理情況、土地變更調查或土地更新調查情況、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情況,基本農田上圖情況、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建設情況。
6、土地整理工作情況:包括已整理耕地面積、已實施或正在實施、已列入或將列入國家或省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個數、建設規模、新增耕地面積、新增耕地比率、投資金額等。
(二)總體目標
按照"基本農田標準化、基礎工作規范化、保護責任社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提出2006-2010年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的總體目標。
(三)主要建設任務
示范區建設主要包括以下任務:
1、基本農田整理
確定5年內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安排計劃,包括總的項目計劃和年度項目計劃;待整理項目的規模、空間分布、實施步驟、實施期限;合理分析國家、地方及各部門投資;并提出整理后新增耕地的利用管理措施。基本農田整理標準應達到本省(區、市)同等條件下的最高水平。
2、基礎工作建設
為做到檔案資料完整齊全、數據資料及時更新、保護標志統一規范,準備進一步采取的措施。提出在土地更新調查中增加基本農田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基本農田位置、界線、地類、面積、權屬和地塊編號等,并落在土地利用現狀圖和集體土地所有證上的工作方法和步驟。基本農田位置和面積要依據經過依法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規劃修改或調整文件核定。更新調查工作應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在調查清楚基本農田信息基礎上,提出建設基本農田基礎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的方法步驟。
3、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和機制建設
嚴格執行和完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占用基本農田審批和補充制度、基本農田監督檢查制度準備采取的措施。同時研究探索充分調動各方力量保護基本農田積極性的利益激勵機制、基本農田建設多方投入機制等。
4、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
按照部和省信息化建設提出的由地方承擔的有關工作及要求,擬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確定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明確實現各項任務擬采取的工作方法、技術路線、階段性工作計劃和工作成果。
(四)資金估算
1、基本農田整理資金
基本農田整理項目應優先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土地出讓金中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項目中安排,按規定程序申報。根據現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已確定的建設任務,原則上按國家和地方各承擔50%的資金比例,測算示范區建設期間基本農田整理項目所需要的總投資和年度投資,并說明測算依據。
2、基礎工作和制度建設資金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基礎工作、管理制度和機制建設、監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分類提出地方需承擔的工作經費總額和年度經費計劃,并明確資金來源,說明測算依據。
3、信息化建設資金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信息化建設地方需承擔的任務,確定的外業調查、信息系統建設、數據庫建設等工作內容,提出所需的經費總額、年度經費計劃及預算科目,明確資金來源,說明測算依據。
(五)保障措施
1、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政府領導掛帥,由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機構,負責示范區建設的組織協調,提出如何在政府統一組織領導下分階段、分步驟開展有關工作。國土資源部門承擔具體工作,研究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制,建立保障方案實施的監督機制,公眾參與和監督制度的具體實現方式等。
2、制訂保障方案實施的政策措施。示范區要結合實際,改進基本農田保護管理模式,建立鼓勵社會各方參與基本農田保護的政策體系,充分運用法律、制度、計劃、標準等手段,形成有利于建設方案順利實施的工作環境。
3、統籌安排示范區建設資金。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5]196號)關于加大公共財政對基本農田建設扶持力度的要求,提出地方政府如何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部門管理、項目運作的原則,統籌安排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開發整理、耕地質量建設、農田林網建設等有關資金,建立集中投入機制,實現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任務和目標。
4、確定保障方案實施的技術措施。提出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基礎建設與技術規范、標準研究的具體措施。
四、編制程序
(一)準備工作
1、示范區所在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組成建設方案編制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指導思想與工作任務;
2、收集相關資料;
3、統一技術要求;
4、落實工作經費。
(二)形成方案草案
編制完成建設方案草案,報經示范區所在縣級政府同意后報省級國土資源部門。
(三)協調論證
由省(區、市)國土資源廳(局)組織對示范區建設方案草案進行協調論證,提出修改完善意見,由示范區所在縣(市、區)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報批建設方案,報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審核。
(四)審核上報
示范區正式報批建設方案經省(區、市)國土資源廳(局)審核同意后報國土資源部;經部組織審查,建設方案符合本編制要點的有關縣(市、區),確定為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
五、成果要求
示范區建設方案成果包括:方案文本、編制說明和有關圖件。
(一)方案文本
1、示范區基本情況
2、總體目標
3、具體建設任務
4、實施步驟
5、資金估算
6、保障措施
7、附件與附表
(二)編制說明
1、編制方案的過程;
2、編制方案的原則和指導思想;
3、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的確定依據、投資測算的標準和依據、實施步驟、方法等;
4、方案論證、比較以及協調情況和不同意見的處理;
5、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三)有關圖件
1、示范區所在縣(市、區)土地利用現狀圖;
2、示范區所在縣(市、區)土地利用規劃圖;
3、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