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 則
1、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應遵照中發〔1986〕3號、國發〔1986〕27號文件的要求,嚴格執行原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頒發的各專業技術系列《試行條例》、國家人事部人職發〔1990〕4號《企事業單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若干問題暫行規定》以及本《實施意見》。各單位制定下發的不符合上述文件精神的有關文件應停止執行。
2、要堅決執行統一制定的政策和評聘標準。對未經國務院職改領導小組和國家人事部批準同意的職改政策和規定不予執行。部屬單位在不違背各專業技術系列《試行條例》和本《實施意見》的前提下,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實施辦法。實施辦法應報部審查后實行。
3、要堅持職改工作的正確方向,緊緊圍繞著精選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引入競爭機制,激勵技術干部的積極性這個基本精神,做好經常性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評聘工作一般每一年進行一次。
4、鐵道部的職稱改革工作由部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部人事司(職改辦)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和有關具體政策的制定與解釋。
二、系列范圍
5、嚴格控制系列范圍。在國家沒有新規定前,仍按鐵道部規定的范圍評聘。隨著事業及隊伍的發展,今后凡要新納入專業技術系列的專業技術崗位,必須經部職改領導小組批準。綜合部門從事專業技術管理工作的干部納入專業技術系列,必須具有本專業中專及以上畢業學歷,并從事過專業技術工作。各單位不得擅自擴大專業系列范圍或靠用專業技術系列。
三、崗位限額
6、部對企業單位下達高、中級職務結構比例,審批事業單位的高、中級崗位數額。各企事業單位要在部下達的結構比例或批準的崗位數額內進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結構比例或崗位數額、工資總額或增資總額均不得突破。企事業單位因行政隸屬關系變化,其高、中級職務結構比例或崗位數額應歸入現主管單位,原單位不得重復使用。因任務增加或人才成長、引進等因素而增加高、中級崗位數額或結構比例時,應向部寫出申請,經部批準后執行。
7、企事業單位要嚴格控制專業技術干部的基數。基數應包括按崗位聘任的技術干部人數和已設置專業技術崗位但尚未能評審最低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數。
8、凡達到離退休年齡而未辦離退休手續的全國政協委員中的高級專家、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及正在帶博士生的導師,國家、鐵道部批準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突出貢獻的優秀青年專業技術干部(35歲及以下晉升副教授、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高級工程師、高級農藝師和40歲及以下晉升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的),博士后流動站合格的出站人員,經鐵道部批準,可不占本單位的崗位數額。事業單位所需崗位數額,由部專項下達,增資指標報人事部核認,晉升正高級技術職務報人事部批準。
四、任職學歷、資歷
9、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應具備的學歷,系指國家教委及鐵道部有關文件承認的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中央、部、局黨校,按規定的學制學習期滿,考試及格,準予畢業所獲得的學歷。在各種培訓班、學習班、補習班、進修班等所獲得的各類證書,一律不得作為評審任職資格的學歷依據。
10、各類專業證書均不能作為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學歷依據。但1990年12月底前已在校學習和部已批準招生錄取,畢業后取得由部主管部門驗印的大中專專業證書的技術干部,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按以下原則掌握:取得大專專業證書,從事技術干部工作4年或取得中專專業證書,從事技術干部工作5年,可作為參加“員”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取得大專專業證書,從事技術干部工作8年或取得中專專業證書,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0年,并任“員”級職務2年,可作為參加“助理”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取得大專專業證書,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5年,并任“助理”級職務2年,可作為參加中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
中小學教師《專業合格證書》仍可作為評聘教師職務的參評條件,其參加各檔次職務評審的年限與上述專業證書相同。小學教師中具有高中畢業學歷的,在補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后,應視為具有小學教師的合格學歷。
11、根據鐵路實際,對中專畢業后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5年及以上、任“助理”級職務2年及以上的技術干部,可參加鐵道部每年組織的中級職務基礎理論考試。三科考試成績均及格,方可作為參加中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考試只限工程、會計、經濟、統計及衛生系列,考試科目如下:
工程系列:高等數學、企業管理、力學或電工學
會計系列:高等數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基礎
經濟系列:高等數學、政治經濟學、計劃經濟原理
統計系列:高等數學、政治經濟學、統計學原理
衛生系列:
醫、護專業:化學、人體解剖學、藥理學
醫技專業:化學、人體解剖學、物理學
藥劑專業:化學、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
檢驗專業:化學、人體解剖學、醫學微生物學
衛生專業:化學、人體解剖學、醫學微生物學
中藥專業:化學、中醫基礎、中藥學
中醫專業:人體解剖學、中醫基礎、中藥學
12、對國家人事部與有關部委規定舉行全國統一資格考試的專業(系列或檔次),各單位干部(人事)或職改部門應組織有關專業技術干部參加本地區的全國統考。考試合格者,取得國家人事部統一印制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視為受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
13、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資歷,是指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年限。晉升高一級技術職務的年限,應符合各該系列《試行條例》的規定。任職年限一律從聘任之日算起。
14、從事技術干部工作的時間,一律以干部任免通知(或干部檔案記載)的時間為準。其它證明材料無效。
15、國家教委承認的正規全日制院校畢業生(不含“五大”畢業生),見習或工作期滿,經考核合格即可聘任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不需再進行評審。具體規定是:中專畢業,見習期滿,定職為技術干部的可聘任為“員”級職務;大專畢業,見習期滿,聘任“員”級職務,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后,可聘任為“助理”級職務;大學本科畢業,見習期滿,聘任為“助理”級職務;碩士學位獲得者,聘任為“助理”級職務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3年可聘為中級職務;博士學位獲得者,可聘為中級職務。
取得雙學士學位和研究生班畢業的人員,在取得最后一個學位或畢業后即可定為助理級職務,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可根據崗位的需要參加中級職務的評審。
16、先從事技術干部工作,后取得與本人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相近(按理工、文史、醫藥、經濟劃分為四個專業類)專業學歷的技術干部,如以該學歷參加評審,應按《試行條例》規定的任職條件逐級晉升。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2年,并任“助理”級職務2年,可作為參加中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技術干部工作6年或取得中專學歷,從事技術干部工作8年,并任“員”級職務2年,可作為參加“助理”級職務評審的必要條件。
17、先從事技術干部工作,后取得的專業學歷與本人所從事技術工作的專業不相近的技術干部,一般應視為不具備規定學歷。參加技術職務評審按以下原則掌握:大學本科畢業生,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2年或6年,并任“助理”級或“員”級職務2年,可參加中級或“助理”級技術職務的評審;大專、中專畢業生按取得同類專業證書的任職年限,參加相應技術職務的評審。
從本《實施意見》生效之日起入學,取得的專業學歷與本人所從事技術干部工作的專業不相近,則該學歷不再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和免試條件。
五、破格晉升
18、對少數不具備規定學歷、資歷,但公認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確有真才實學,并符合以下條件的技術干部,可破格參加評審。
(1)破格晉升高級技術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三條:
①在國際、國家性(鐵路專業可在全路)專業學術會議或在全國性報刊上發表過不少于3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②獲得國家發明、國家自然科學、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及以上,省(部、委)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及以上的主要貢獻者。
③正式出版過專門著作或譯著。
④直接主持過重大科技攻關、大型項目或大型企業的技術工作,成績顯著;或在科技發展、技術改造、合理化建議等方面有突出貢獻,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⑤從事本專業技術干部工作25年及以上。
(2)破格晉升中級技術職務,需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三條:
①在省部級專業學術會議或報刊上發表過不少于3篇水平較高的論文。
②獲得省、部級三等及以上、局級一等及以上專業技術方面獎勵的主要貢獻者。
③直接主持過中型項目或中型企業的技術工作,成績顯著;或在本專業領域解決重要技術問題,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④在中專學校或局級及以上單位舉辦的半年以上的培訓班上講授過教學計劃中規定的一門課程或編寫過一門課程的教材。
⑤從事技術干部工作15年及以上。
破格晉升高級技術職務的,還應由有表決權的評委會或學科組對其進行答辯。
六、評委會及評審
19、各單位要按照人職發〔1991〕8號文件要求,調整或重新組建各級評審組織。評委會應按系列組建,負責各該系列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鐵道部組建正高級職務評委會;路局及總公司等局級單位組建高級職務評委會(需報部批準),正副高級評委會報國家人事部備案;中級職務評委會由上一級單位批準,初級職務評委會由有權評審的單位自行組建。評委會成員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一般兩年,任期屆滿,應適當調整成員,每次調整人數應不少于三分之一,不多于三分之二,高評委調整后報部備案。
20、評委會應由具有本專業較高技術水平的專家組成,其中,中青年專家不少于三分之一。為掌握政策,評委會應吸收干部(人事)或職改部門的人員參加。獨立機構的行政領導一般不參加評委會。
評委會委員名單由干部(人事)或職改部門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經單位領導集體討論決定。評委會委員名單在本期評審工作完成以前不對外公布。
高級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不少于25人,委員均應具有本系列高級職務;中級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不少于20人,委員應具有本系列中級及以上職務,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委員不少于二分之一。科研、衛生、工程等系列應在評委會下,按學科、專業設置若干評審組,負責審查被評審人的申報材料,對被評審人的專業技術水平進行評估,向評委會推薦評審人選(衛生系列按《試行條例》規定的方法推薦)。
21、召開評審會議時,出席會議的委員人數不得少于評委會人數的三分之二,根據被評審人的能力、水平、成績、貢獻和考核意見,進行全面衡量,綜合評價,在充分醞釀,反復比較的基礎上,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經出席會議委員三分之二及以上贊成,任職資格方為有效。未出席評審會議的委員不得委托投票或補充投票。
評委會在評審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切實把好質量關。
評委會委員要秉公辦事,不循私情,遵守職業道德和保密紀律,不得透露評議情況及評審結果。對不稱職的委員要及時調整,無特殊原因連續兩次不能出席評審會議的委員按自動退出評委會處理。
在評審委員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技術職務時,實行回避制度。
22、技術干部中申報高一級技術職務被有相應技術職務評審權的評委會否決,一般不復議,也不得申報下一年度的評審。確需復議的,應由主要行政領導提出,職改部門重新審核,提請評委會復議一次。
23、隨著考核制度的健全及完善,各單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應由目前的個人申報逐步改變為干部(人事)部門根據崗位需要及考核結果進行推薦。干部(人事)部門對被推薦晉升者的德、能、勤、績及學歷、資歷、外語等基本條件進行核實,經單位領導批準同意,提交評委會評審。實行組織推薦的單位應報部批準后實施。
24、評審高、中級技術職務,應報送以下材料:
(1)《呈報表》一式二份;
(2)申報人簡表,按評委會人數確定份數;
(3)申報高級職務須有在近五年內代表本人水平的論文或專題技術報告及專家閱評意見(申報正高級職務,閱評人為二正;申報高級職務,閱評人為一正一副或二副);申報中級職務,須有在“助理”級職務任期內,代表本人水平的論文或專題技術總結;
(4)日常(定期)和評審前考核材料。
25、不具備條件組建評委會的單位,對本單位申報技術職務的人,可委托鐵路內部有評審權的單位評審,不得委托路外單位,申報人的評審材料必須經部屬單位干部(人事)或職改部門審閱后送出。
七、兼 職
26、按國務院國發〔1986〕27號文件規定,行政領導原則上不兼任專業技術職務。但從事技術開發、技術管理部門(單位)的行政領導,確因技術崗位需要,而其直接分管的部門中的干部多數是專業技術干部,并能履行技術崗位職責的,可兼任專業技術職務。行政領導兼任專業技術職務一律占用本單位的技術崗位數額。
27、行政領導兼任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具備《試行條例》規定的學歷和本《實施意見》規定的資歷。除教學、衛生、科研、設計部門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正、副科職干部和科級單位的“三總師”外,不得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
28、行政領導兼職必須按干部任免權限組織評審。正、副局級領導兼高級技術職務由鐵道部組織評審。
29、按規定納入專業技術系列的技術干部,除確因工作需要外,一律不保留行政職名,而使用專業技術系列職務名稱。除確因工作需要兼任技術職務的行政領導(副科級及以上)有行政級別外,專業技術干部不再確定行政級別。
八、外語考試
30、凡《試行條例》規定有外語要求的,晉升高(含正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原則上應進行外語考試,成績及格三年有效(含考試當年)。但根據歷史情況及工作實際,對不同行業、不同工作性質、不同資歷的專業技術干部,對外語考試應有不同的要求。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參加高級職務的評審:
①出國進修、留學一年以上。
②近五年內通過EPT、TOFEL考試達到出國分數線(EPT85分、TOFEL460分)。
③發表過2萬字(漢字)以上譯著。
④近五年內取得部外語培訓中心結業證。
31、考試由各局級單位統一命題、組織。在二小時內,晉升高級職務應翻譯英文4000印刷符號(其他語種參考折算,下同),晉升中級職務應翻譯3000印刷符號。
各單位要積極引導專業技術干部正確處理工作和外語學習的關系,不得以學外語為由影響本職工作,也不得舉行考前突擊培訓。各單位要采取措施,嚴格考試紀律,不得事先劃定考試范圍。
九、聘后管理
32、對專業技術干部應建立日常、定期和評審前三結合的考核制度,健全技術干部考績檔案。考核不合格的不能續聘,應解聘或低聘;考核優秀者才能被推薦晉升高一級職務;不開展考核的單位,不得進行技術職務評聘工作;對沒有考核材料的人,評委會應拒絕評審。
33、專業技術職務聘期一般為三至五年,也可與一個重大項目或課題的周期相同。
34、技術干部受聘高一級技術職務后,應享受相應的工資和有關待遇。其工資一律從聘任之下月起,按有關工資規定和標準計發。
對解聘、低聘的技術干部的工資,應視情況重新核定,可降低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所增加的工資;根據工作需要另行安排工作的,按新任職務享受有關待遇。
35、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在哪個單位評聘的在哪個單位有效。
根據工作需要跨系列調整或從非專業技術崗位調到專業技術崗位的干部,需在現專業技術崗位上試工作一年,對經考核能履行相應崗位職責的,根據現崗位要求的學歷、資歷,經相應評委會評審通過后,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試工作期間可保留原職務工資及有關待遇。
十、其它
36、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聘用干部,在本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數額和增資限額內,可按規定條件及程序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對其中具有中專(不含成人中專)學歷者,經干部(人事)部門考核合格后,可直接聘任為“員”級技術職務。
37、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只限于在編在崗人員。對達到或超過離退休年齡的技術干部,除個別確因工作需要,按國務院國發(1983)141號文件規定延緩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以外,不再評審專業技術職務。
38、本《實施意見》由部職改辦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訂)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