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地的反映和要求,現對企業所得稅幾個業務問題明確如下:
一、關于企業虧損的含義問題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稅法所指虧損的概念,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主管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
二、關于實行工效掛鉤企業工資扣除問題
為了便于操作,對實行工效掛鉤企業在兩個低于范圍內提取的工資總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定,可按實際提取數扣除。企業將提取的工資總額的一部分用于建立以豐補歉的工資儲備基金,在以后年度實際發放時不得重復扣除。企業工效掛鉤的基數,比例必須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備案,其中城鎮集體企業工效掛鉤的基數,比例必須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
三、關于投資方企業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補稅及彌補虧損問題
(一)投資方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按規定應補繳所得稅的,如果投資方企業發生虧損,其分回的利潤可先用于彌補虧損,彌補虧損后仍有余額的,再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二)中方企業單位從中外合資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由于地區(指經濟特區和浦東新區)稅率差異,中方企業應比照對聯營企業分回利潤的征稅辦法,按規定補稅。
四、關于企業保險費用的扣除問題
(一)企業向保險公司繳納的與取得應稅所得有關的財產保險等各種保險費用,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可在稅前扣除。
(二)企業向政府社會保障管理部門繳納的養老保險,待業(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性質的保險費用(或基金),凡繳納比例,標準經省級稅務機關認可的,可在稅前扣除。
五、在1995年底以前,集體企業上交的行政管理費,在省級地方稅務局規定的比例,額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可在所得稅前扣除。
六、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年度終了后四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所得稅稅額,也可在下一年度內抵繳;抵繳仍有結余的,或下一年度發生虧損的,應及時辦理退庫。
七、關于主管稅務機關的執行口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規章中所稱的主管稅務機關,除特別標明的外,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稅務所。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94)財稅字第001號)中所稱的主管稅務機關,是指納稅人所在地的縣以上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
2008-08-28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2007-10-09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2007-09-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勞動保障部等部門開展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