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關于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聯合年檢實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
關于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聯合年檢的實施方案
附件:
一、外商投資企業、臺港澳僑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報告書》
1.《聯合年檢報告書》的報告年度為上一年度,上年度1月1日至上年度12月31日為報告期。
企業基本情況表
2.企業代碼:填寫“進出口企業代碼”(13位碼)。“進出口企業代碼”的編碼原則是:前4位碼為“企業注冊地行政區劃代碼”,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見附件三);后9位碼為國家技術監督局或其授權機構核發的“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后兩位之間的連接符“-”不需填入。
3.投資者名稱:投資中方或外方超過3方,可附表填報。
4.國家(地區)代碼:由錄入機關填列。
5.所屬行業:填寫依法批準的經營范圍中的主要業務所屬行業。
6.行業代碼:按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家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J4757-94)中小類4位碼填寫。其中保稅區外商投資貿易公司填列在“6390”(其它未包括的批發業)中,投資性公司填列在“9990”(其它類未包括的行業)中,其它企業均應填寫與主營業務相對應的4位行業代碼。
7.企業類別:除“投資公司”外,其余5種類型只能選擇一種填報。在所選項內打√。
8.從業人數:指在企業工作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全部人員。
9.外籍人員人數:指在本企業工作,并由企業支付勞動報酬的外國公民和華僑、臺、港、澳人員總數。
10.批準日期:指企業在外經貿部門首次領取“批準證書”的日期。
11.登記日期:指企業首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領取“營業執照”的核發日期。
12.投產開業日期:生產性企業投入生產(包括試生產)日期,非生產性企業營業(包括試營業)日期。
13.經營期限:填寫“營業執照”規定的具體經營年限(如30年、50年等),不必填報經營起止時間;未規定經營期限的填寫“長期”。
14.投產開業情況:籌建、投產開業、停業三項只能選擇一項。部分投產、部分在建的項目選“投產開業”。在所選項內打√。
15.分支(辦事)機構名稱及負責人、地址、注冊號一欄,如有多個分支機構可附紙。
出資及本年度生產經營情況表(表二)
16.本表各數據項涉及填報金額的應精確到“百美元”或“百元人民幣”,即小數點后保留兩位,小數點兩位以后金額四舍五入。例如:“880168”美元,表中以萬美元為金額單位應填寫為“88.02”。
17.表二中分中、外方的指標,如企業有多個中方或多個外方的,填寫合計數字。
18.中方以國有資產出資:指歷年累計中方以現金和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等國有資產作價出資折合的金額。中方投資者為兩個以上的應合并計算。
19.欠繳出資原因:用簡練文字表述。
20.銷售(營業)收入:企業損益表中屬于主營業務收入的項目,包括銷售收入、營運收入、工程價款收入、各種勞務或者服務收入等,均列入銷售(營業)收入。
21.營業收入:指企業服務性業務營業收入額。
22.納稅總額:指企業依據稅收法律、法規、關稅稅則規定向稅務機關和海關繳納的各種稅款的總和。
23.關稅:指企業已繳納關稅總和。
24.利潤總額:反映盈利企業實現的利潤或企業本年發生的虧損,虧損用“-”表示。
25.凈利潤:反映盈利企業實現的利潤扣除所得稅后的凈額。
26.資產總額: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與其它資產的總和。
27.負債總額:反映企業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總和。
28.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上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經營周期的債務。一般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公司債、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等。
29.虧損及非正常生產原因:用簡練文字表述。
30.是否已報財務年報、季報:填寫“已報年報、季報”或“未報年報、季報”。
31.財務年報查出問題處理情況:填寫“全部處理”、“部分處理”或“未處理”。
32.承包經營年限:填寫具體承包經營年限(如5年、10年等),不必填報承包經營起止時間。
外匯情況表(表三)
33.本表各數據項涉及填報金額的應精確到“百美元”,即小數點后保留兩位,小數點兩位以后金額四舍五入。例如:“880168”美元,表中以萬美元為金額單位應填寫為“88.02”。
34.外匯帳戶情況
企業根據帳戶的申報情況,按帳戶的類別分別填報帳戶個數和相同類別帳戶余額的總額。
35.外匯收支情況
(1)出口應收匯金額:企業當年應收外匯金額,包括企業上年出口應在當年收匯金額加上當年出口應在當年收匯金額。
(2)已核銷金額:當年已在外匯局核銷的出口收匯金額。
(3)外匯收入總計:當年實際外匯收入,包括出口已核銷金額加上其他實際收到的非貿易和資本項目收入。
(4)進口付匯額:企業當年實付進口外匯金額。
(5)外匯支出總計:企業當年實付進口外匯金額加上其他實際發生的非貿易、資本項目外匯支出。
36.借用外債情況
(1)本期借用筆數:指當年借入并實際撥付使用的對外借款筆數。
(2)期初外債余額:指上年末對外借款的余額。
(3)期末外債余額:指當年末對外借款的余額。
(4)逾期未還本息:指根據合同規定應于本期或本期之前償還,但實際尚未償還且未辦理展期手續的外債本息。
(5)本期借入外債金額:指當年新借外債的發生額。
37.外匯財務情況
本欄按權責發生制填報。
38.外匯買賣情況
“購匯”一欄,按照外匯的支付用途區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結匯”一欄,按照外匯收入來源區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
39.利潤及再投資情況
本欄按權責發生制填報。
40.本欄由投資性公司填寫
其中“劃撥投資款金額”,是指在境內進行股權投資而劃撥的外匯金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8-04-29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2007-10-09國務院批轉勞動部關于因身體條件不能勝任原來工作而被調動工作的職工退休費計算問題的請示報告
196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