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參加和舉辦國際旅游展銷會的管理,開拓國際旅游客源市場,維護市場秩序,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參加國際旅游展銷會(以下簡稱參展),是指國內有關單位為擴大和招徠來華旅游客源,出國參加國際性或地區性的旅游展銷會、旅游交易會和貿易博覽會的活動。
所稱舉辦國際旅游展銷會(以下簡稱辦展),是指國內有關單位在國內舉辦旅游展銷會、旅游交易會的活動。
第三條 國家旅游局根據國際旅游市場開發計劃、展銷會的性質、規模、影響及舉辦國(地區)在我國客源市場的地位,選擇若干個在我主要客源國(地區)舉辦的規模大,有影響的國際旅游展銷會、交易會和博覽會,牽頭組織國內有關單位參展。
第四條 國家旅游局選擇若干個規模較大、地區性、專業性較強的國際旅游展銷會,由國家旅游局駐外旅游辦事處,或者由國家旅游局委托地方旅游局或國內的旅游企業集團,牽頭組織國內有關單位參展,受委托的單位應當將參展方案報國家旅游局審批,獲準后方可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內有關單位出國參加非國家旅游局組織的或者非國家旅游局駐外辦事處以及國家旅游局委托其它單位組織的國際旅游展銷會,應當事先得到國家旅游局駐該國(地區)旅游辦事處同意,并報國家旅游局備案。
如果國家旅游局在該國(地區)未設旅游辦事處,應當事先得到我國駐該國(地區)使、領館的同意,按有關規定報批,并報國家旅游局備案。
第六條 組織出國參展的國內主辦單位,事先必須了解臺灣是否參展,以什么名義參展,并按外交部的有關規定,取得展銷會舉辦方的保證,防止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問題。
第七條 國內有關單位在國內舉辦國際旅游展銷會、交易會,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并將辦展方案報國家旅游局審核批準后,方可舉辦。
第八條 舉辦單位如邀請外國政府副部長級以上政府官員參加,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規定報國務院審批。邀請以色列、南非、南朝鮮、梵蒂岡的代表參展,應當按照規定報外交部審批。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有外聯權的旅行社、三星以上的旅游飯店(含外方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的旅游飯店)可以申請參展。
第十條 國家旅游局每年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和中央有關單位通報下年度參展計劃。
各地擬參展的單位應當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統一平衡后報國家旅游局,由于計劃單列市和所在省在旅游資源、交通設施等方面的密切聯系,為便于對外展示,計劃單列市亦向所在省旅游局申請。中央有外聯權的旅行社、中央直屬旅游企業和跨省、市的旅游飯店集團直接向國家旅游局申請。逾期不提出申請的,國家旅游局不再受理。
第十一條 國家旅游根據市場開發的總體布局,按照推廣適銷對路的旅游產品的原則,考慮申請單位的情況和展臺面積等因素,有計劃、有選擇地確定參展單位和名額,組成中國展團。
未經國家旅游局批準參展的單位,不得在展館設置標有本單位名稱的展臺。如應外方邀請前去參觀、推銷,也不得單獨或以與外方合作的形式在展場設置標以本單位名稱的展臺。
第十二條 參加國際展銷會的一切公用支出,由各參展單位合理分擔。由國家旅游局為展團統一制作的展品的國內制作費及國內段運輸費,由各參展單位按國家旅游局的預算通知,在開始制作時直接向制作單位預付60%,其余40%在展品發運前結清。場地租金、國外運輸、保險等外匯支出,根據展臺大小、參展人數,由各參展單位合理分攤,在展地結清。
凡報名參展并獲得批準的單位,如退出展團,須承擔展臺租金和統一制作的展品制作費的50%,在出展前一個月退出者,須承擔原定展臺的全部租金、展品制作費以及運輸費。
第十三條 參展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遵守外事紀律,熟悉旅游推銷或國際市場開發業務,了解所去市場,熟悉本地區、本企業所要推廣(推銷)的旅游產品。
旅游企業參展人員應當是主管銷售業務的企業負責人、市場銷售部的主管、經理或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原則上都應能夠使用所去國語言或英語。
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參展人員主要應是國際市場開發部門負責人或熟悉市場開發業務的人員。
第十四條 國家旅游局在正式下發參展通知的同時,發給參展人員申請表。各參展單位確定人選后,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中央級企業的參展人選,直接報國家旅游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及中央級企業在向上級主管部門報批之前,應當將參展人員申請表報國家旅游局進行業務審核。國家旅游局認為不符參展人員條件的,可建議更換人選。
各參展單位須按時將參展人員的護照和批件送交國家旅游局,統一辦理出國簽證等手續。
第十五條 參展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旅游局規定的時間、地點報到。在國外期間要嚴守參展人員守則,服從我駐外使領館和展團的領導。凡需延長在國外停留時間或去第三國的,必須事先在國內按照有關規定辦好手續,展團不受理此事。
第十六條 參展的中國展館(臺)要有鮮明的主題和統一設計。展臺布置和展品要根據展覽的主題表現中國旅游的整體形象和地方特色。旅游產品(線路)可以通過圖文、聲像宣傳品、咨詢和業務洽談等方式來表現。
第十七條 堅持展銷結合的原則,各參展單位可以聯合或單獨推出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印制使用展銷會所在國語言的宣傳資料。宣傳資料要有針對性,講究質量,保證數量。
第十八條 展臺設計要堅持節約、實效、輕便、易于拆裝的原則。參加由駐外辦事處負責組織的國際旅游展銷會,原則上應租用制式展架,展品要輕便易運。
第十九條 在國際旅游展銷會的展臺上,不得違反所在國的規定,出售旅游紀念品和宣傳品。參加國際貿易博覽會,如需出售物品,應當按照主辦單位規定辦理。
第二十條 參加某些國際旅游展銷會可帶小型、有特色的表演隊,其費用由各參展單位合理分攤。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1990年9月1日起施行。
編注:本管理規定第八條,“邀請以色列、南非、南朝鮮、梵蒂岡的代表參展,應當按照規定報外交部審批。”這幾個國家中有的已正式與我建交,凡正式建交的按一般建交國家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