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保險集團公司、各保險公司:
中國保監會《關于印發<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接標準>的通知》(保監發[2004]48號)下發后,各公司在對接系統開發過程遇到了一些問題。為使各公司對接工作順利進行,現將《對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接工作有關問題的說明》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各公司如有疑問,請及時與我會統計信息部聯系。
聯系人:李敏010—66506340 傳真:010—66506469對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接工作有關問題的說明
一、壽險業務中如果主險與附加險在同一保單號下,保險金額如何統計?
說明:壽險業務主險與附加險在同一保單號下,如果主險和附加險的保險金額是分別列示的,則保險金額分別統計在主險和附加險項下;如果主險和附加險的保險金額沒有分別列示,則保險金額應合并計算并統計在主險項下。
二、一年期以上的長期意外險如何填列?
說明:目前個別公司存在一年期以上的長期意外險業務,為統一核算應將該類業務并入一年期意外險業務中統計。
三、壽險責任準備金的提存和轉回在月度如何核算?
說明:月度核算壽險責任準備金的提存和轉回,可采取兩種方式,一是每月由精算部門提供精算數據,該數據為截至統計期各險種有效保單的壽險責任準備金累計數,財務部門據此作“提存壽險責任準備金”核算,提存數等于資產負債表中“壽險責任準備金”科目值,同時每月按上年年末的壽險責任準備金作“轉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核算;二是只提存當年壽險保費收入的責任準備金。“提存壽險責任準備金”等于上年年末壽險責任準備金加上對當年壽險保費收入提存的壽險責任準備金,同時每月按上年年末的壽險責任準備金做“轉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核算。各公司可根據公司自身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方式進行月度核算。
四、“期末職工人數”中是否包括公司臨時工、內退人員和離退休人員?
說明:該指標應包括公司臨時工人數,但不包括內退人員和離退休人員人數。
五、“期末職工人數”和“機構數”指標中“代表處”是指外資公司在我國設立的代表處,還是指中資公司駐海外的代表處?
說明:在本系統中“代表處”僅指境內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公司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代表處,不包括境內保險公司駐海外的代表處。
六、“在售產品數量”中“個人”、“團體”是按照什么原則劃分的?
說明:依據有關規定,壽險“個人在售產品”和“團體在售產品”的劃分是按照公司壽險產品或條款的名稱來劃分的,即產品、條款名稱中寫有“××團體保險”的即為團體在售產品。
七、“在售產品數量”需要由哪些機構級別報送?
說明:“在售產品數量”應由總公司、省分公司和地市公司三級報送。報送中該指標應滿足層級校驗,但不進行總分校驗。
八、“機構數”、“期末職工人數”、“期末高管人員”和“期末營銷員人數”4個指標如何報送?
說明:四個指標應由集團、總公司、省分公司和地市公司分別報送。各層級負責報送本級及下級機構的數字,各指標應滿足層級校驗,但不進行總分校驗。
九、保險公司審計后年報應由哪級機構報送哪些內容?
說明:保險公司審計后年報只需由法人機構或是比照法人機構監管的外國保險公司在華分公司報送。報送內容除報送完整的紙質年報外,還需要向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報送對應的已匯總的一、二級科目以及一級科目的“其中”項。
十、保險集團公司合并會計報表是否是月度報送?
說明:各保險集團公司應按月度報送集團合并會計報表,按時報送統計信息系統中規定的科目。
十一、保監會可否詳細描述各條目間的校驗關系,以便保險公司對照核對?
說明: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要求各保險公司報送的科目之間、報送科目與參考報表之間、報送科目與分析指標之間均設立了較為嚴格的校驗關系。所有校驗關系將下發各保險公司。
十二、哪類指標是只需由總公司負責填報的?
說明:鑒于各保險公司內部管理的實際情況,信息系統中指標類型標注為現金流量、資金(涉及資金運用和不良資產)的所有指標應由總公司負責統一填報,省分公司及地市中心支公司不再填報。
十三、產險公司財務指標與業務指標有何區別?
說明:在保險統計信息系統中,產險公司的統計指標按類型分有財務類指標和業務類指標,并有相應的指標名稱,如“保費收入”、“賠款支出”是財務類指標,“簽單保費”、“未決賠款”、“已決賠款”等是業務類指標,其數據分別來源于公司的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如果這兩類指標之間存在數字差異,公司應作出相應的差異分析。
十四、產險公司的險種如何分類?
說明:在廣泛征詢各公司意見并多次討論的基礎上,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最終確定了財產險公司險種分類的基本原則和險種分類表。目前的財產險公司險種分類基本體現了產險業務的實際情況,各公司應按險種分類的基本原則和險種分類表劃分險種,統一分類標準。具體分類標準參照《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接標準》。
十五、產險公司分險種核算中費用如何分攤?
說明:按監管職能部門的要求,各產險公司要進行分險種核算。在分險種核算中,各險種的直接費用應歸集到對應險種,間接費用的分攤按照中國保監會《關于印發<財產保險公司分險種監管報表(試行)的通知>》(保監發[2004]128號)的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2017-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科威特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