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局、研究所,海南省海洋局:
為加強“海洋、海岸帶聯合計劃”工作的管理,根據兩年來的工作實踐,參照有關方面的規定,制定出《“海洋、海岸帶聯合計劃”暫行管理辦法》,并在上海召開的“聯合計劃”工作會議上進行了審議。
現將《“海洋、海岸帶聯合計劃”暫行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海洋、海岸帶聯合計劃”暫行管理辦法
國 家 海 洋 局(1989年11月)
為進一步組織動員我局的科技力量面向經濟建設,引導海洋、海岸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把海洋、海岸帶調查研究成果盡快變為生產力,振興沿海經濟,通過“海洋、海岸帶聯合計劃”(以下簡稱“聯合計劃”)工作,密切與沿海地區及有關部門的聯系。根據國家海洋局國海計(87)483號文件精神,為加強“聯合計劃”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本辦法適用于局系統執行“聯合計劃”的部門和單位。
第二條 “聯合計劃”是指導性的技術開發計劃,即利用現有技術或較為成熟的科學技術,引導海洋開發,力求取得較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第三條 “聯合計劃”必須由局系統承擔單位和地方聯合單位雙方或多方自愿聯合,不允許與任何個人、個體或商貿性企業直接地聯合。鼓勵跨系統、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群體優勢聯合。
第四條 堅持技術、資金和人力三投入,側重技術支持,資金以地方為主,匹配經費中地方要占50%以上,并盡可能地直接參與生產管理。
第五條 “聯合計劃”項目的選擇
1.地方政府擬定近期要開發的重點岸段(包括河口、港灣)、典型島嶼、優勢資源。
2.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有示范意義的綜合開發利用試驗,能在1-2年內實現商品生產。
3.各承擔單位具有實際推廣價值并能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
4.島嶼和沿海邊遠地區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能為當地居民解決用電及飲水等實際問題。
第六條 “聯合計劃”項目的起止年限一般為1-2年,特殊項目為3年,最多不超過4年。
第七條 開展“聯合計劃”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發展規劃和政策,遵守國家有關法令,注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注意克服短期行為。
第八條 “聯合計劃”的主管部門為局海島海岸帶管理司,負責“聯合計劃”項目的審批、協調、檢查以及信息交流。
第九條 “聯合計劃”的承擔單位為各分局、研究所、海南省海洋局,負責本單位“聯合計劃”項目的可行性論證、申報,與聯合單位簽定合同、制定工作方案、組織實施和驗收鑒定,對局經費進行決算、借支、回收及付還等。
第十條 “聯合計劃”的聯合單位為沿海縣級以上政府部門指定或認可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生產性團體或使用部門,其資金有可靠來源,并具有組織生產和管理的能力。
第十一條 項目報批及執行程序
1.承擔單位通過調查研究、實地勘察,與聯合單位初步協商,確定項目并經可行性分析、審議后,統一填寫《“聯合計劃”申報表》,并附可行性報告一式三份,向局申報。
2.凡擬在下一年度開展項目,務必于12月底前上報局主管部門,經優化選擇、綜合平衡后,于每年第一季度下達年度計劃,第三季度下達補充計劃。
3.計劃下達后,若無特殊情況承擔單位應在三個月內向局主管部門上報項目合同書和工作方案,否則按自行取消項目處理。
4.為保證計劃的嚴肅性,計劃下達后,如果情況變化,需作調整時,應事先征得主管部門同意方可改變。并一般不再追加經費。
5.承擔單位每半年報送一次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對執行不力的項目應及時進行調整、撤換。
6.項目完成后,由承擔單位與聯合單位共同組織驗收鑒定,重點項目由局主管部門或聯合單位上級主管部門主持驗收鑒定。
成果的轉讓、推廣和發表,按國家和局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經費來源
1.“聯合計劃”經費分為無償和有償兩部分,以有償為主。對帶有研究性及社會效益顯著的項目可酌情給予適當無償資助。
2.有償經費在局下達年度計劃時確定,承擔單位要以借款方式辦理有償經費借支手續,借款申請要由本單位財務部門蓋章認可。
3.聯合單位的資金投入必須有可用于技術開發和生產裝備的資金,不能單純以廠房和土地占用費等折算替代。
第十三條 經費的使用
1.“聯合計劃”的經費實行單列、帶帽下達、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2.“聯合計劃”經費必須在聯合各方投入資金全部落實后方可使用。
3.項目總經費的投入和支出形式,由聯合雙方商定。各承擔單位不得以借貸吃息、投股分紅等形式使用經費。
第十四條 有償經費的償還
1.有償經費必須按期還清。未經同意,無正當理由拖欠借款的單位,從下年度經費中扣除。
2.回收的經費原則上可安排原單位繼續使用,不影響下年度指標。
3.承擔單位獲得純收入全部歸本單位所有,并可自行安排使用。
第十五條 獎勵
1.對在執行本辦法、開展“聯合計劃”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頒發榮譽證書以資鼓勵。
2.各承擔單位可在純收入中提成,設立“聯合計劃”進步獎,具體獎勵辦法各單位可自行規定。
3.取得技術突破的項目,可申報局、國家的成果獎。
第十六條 處罰
1.凡查實申報中名不符實、弄虛作假、擅自改變項目的,則取消立項,收回經費,當年不得再次增補新項目。
2.挪用經費進行非“聯合計劃”的活動,經查實追回經費,削減該單位下年度項目經費指標。
3.除不可抗拒原因外,完不成指標,造成經濟損失的,承擔單位應如數付還有償經費。
第十七條 局海島海帶管理司負責解釋本辦法實施中的具體問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訂)
2013-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