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需要,方便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出國(境)從事各類公務活動(以下簡稱“公務出國”),規范對個人的外匯管理,現就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用匯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中“企業”是指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等各類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預算外單位”是指未納入財政預算內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單位。
二、本通知中“公務出國”是指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出國(境)進行考察、訪問、學習、經貿洽談、舉辦展覽、培訓或研修等公務出境活動。
三、本通知中“本人身份證明”包括居民個人的身份證明和非居民個人的身份證明。居民個人的身份證明是指居民個人的身份證或戶口簿等證明居民個人身份的證明文件;非居民個人的身份證明是指非居民個人的護照、居民個人定居國(境)外或取得永久居留權的證明。
四、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公務出國的用匯項目包括境外差旅費和個人零用費兩部分:境外差旅費主要包括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翻譯費、通訊費等經常項目下的公務出國差旅費用;個人零用費是指公務出國人員使用自有人民幣向銀行購匯用于個人零星支出的費用。
五、企業和預算外單位辦理公務出國用匯手續時,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一)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使用人民幣購匯支付公務出國境外差旅費時,凡公務出國人員出境時間在30天(含30天)以內的,每人每次可向銀行購匯等值3000美元;出境時間在30天以上的,每人每次可向銀行購匯等值5000美元。其中,國有企業在購匯支付境外住宿費、伙食費、公雜費和零用費時,仍執行財政部和外交部聯合頒布的《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財行〔2001〕73號)中規定的標準;交通費、翻譯費及通訊費等其他用匯,可根據企業預算情況在上述指導性限額內扣除食、宿、公雜和零用費后合理安排使用。
對于出境時間較長,用匯超出上述指導性限額標準的,須經外匯局審核真實性后,憑外匯局的核準件到銀行辦理購匯。
(二)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使用自有外匯支付公務出國人員費用時,需對本單位公務出國人員的境外用匯編制合理預算,根據預算從其自有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中支付境外所需費用。
(三)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在購買公務出國差旅費外匯的同時,每人每次可憑護照及簽證、本人身份證明,以自有人民幣向銀行購買等值400美元外匯,作為公務出國人員在境外的個人零用費。
(四)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公務出境培訓、進修項下的差旅費及個人零用費按照上述標準辦理。其學費或培訓費憑有關合同、協議,根據非貿易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購匯或付匯。對于培訓合同或協議中未明確培訓費中是否包括生活費,可憑用匯單位申請,按照國家外國專家局關于臨時出國人員出國(境)培訓生活費開支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六、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可以在出境前辦理用匯手續,也可以在返回境內后兩個月內到銀行補辦用匯手續。
(一)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在出境前辦理用匯手續的,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1.企業和預算外單位購匯支付公務出國費用的,購匯金額在指導性限額以內的,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人員須持本人身份證明、護照及簽證、加蓋單位印章(或單位財務章、企業預留印鑒)的《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用匯預算表》(見附件1,以下簡稱《預算表》)等材料到銀行辦理;購匯金額超出指導性供匯限額標準的,須持上述材料到外匯局進行真實性審核后,憑外匯局的核準件到銀行辦理購匯。
2.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使用自有外匯支付公務出國費用的,預算外單位有關人員需認真填制《預算表》,并憑《預算表》、出國人員的護照和簽證及身份證明等證明材料到銀行辦理用匯手續。
3.對于購匯或用匯時尚未辦妥護照和簽證的,原則上不予供匯。對于確實無法提供簽證的,須憑單位出具的有關證明(具體格式見附件2)經外匯局核準后辦理,并在辦理時將單位出具的證明一并提交銀行留存。
4.對于前往對我國實行落地簽證和免簽證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預算外單位憑單位出具的證明按照本條第3款規定辦理。
5.公務出國人員的個人零用費應與差旅費用匯手續一同辦理。
(二)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在返回境內后補辦用匯手續的,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1.凡持境內銀行外幣卡支付公務出國費用的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其在境外實際發生的全部公務出國費用,可在返回境內后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規范銀行外幣卡管理的通知》(匯發〔2004〕66號)中有關規定,向銀行辦理償還透支款手續。
2.對于由企業或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個人墊付公務出國費用的,返回境內后,可以將應由單位負擔的公務出國費用憑單位補填的《預算表》,從單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或購匯后原幣劃轉至公務出國人員個人外匯賬戶,但不得以外幣現鈔方式支付給個人。
七、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人員每次辦理公務出國購匯手續后,所購外匯可以匯出,也可以持匯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等攜出。對于提取外幣現鈔的公務出國人員,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關于印發〈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匯發〔2003〕102號)中有關規定辦理。
八、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用匯業務,可以由公務出國人員個人分別辦理用匯手續,也可以委托團組成員統一辦理團組的用匯手續,或由團組以外的他人代為辦理。由團組成員統一辦理的,應向外匯局或銀行提供所有成員的護照、簽證及身份證件和上述各條規定的證明材料;由團組以外的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的身份證明。
對于前往港澳地區無法提供護照和有效簽證的企業和預算外單位人員,須提供往來港澳通行證和有權部門的有效簽注。
九、銀行在辦理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用匯業務時,應在外匯局規定的指導性限額內,認真審核企業和預算外單位提交的《預算表》、身份證明、護照及簽證等證明材料,根據企業和預算外單位的實際出境人數和實際需求供匯,并在辦理售付匯業務后,在每個公務出國人員護照上加蓋“已付匯”印章,并注明售匯或付匯日期。
外匯局或銀行在辦理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人員用匯業務后,應當將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人員的護照及簽證復印件、身份證明復印件、《預算表》等證明材料復印件留存五年備查。
十、外匯局應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售匯業務的指導和檢查,促進銀行規范辦理對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的供匯業務,對于未按規定辦理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公務出國用匯業務的,外匯局應及時糾正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給予處罰。
十一、企業和預算外單位在境外的廣告費、展覽費、參展費等非貿易項下的用匯,應按照非貿易售付匯的有關管理規定辦理,不適用本通知。
十二、本通知自2004年12月15日起施行,以前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以本《通知》為準。
各分局收到本通知后,應盡快轉發至所轄中心支局、外資銀行;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收到本通知后,應盡快轉發至所屬分支機構。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反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2年10月,是黑龍江省司法廳批準注冊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南崗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CBD。擁有3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場所,本著現代化高配置的資源配置硬件辦公設備,同時擁有一支由31名優秀律師及行政管理人員及顧問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律師團隊。東禹律師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創新求發展;追求個人、事務所、社會的和諧發展。 律師簡介 李曉航律師,2013年考取司法資格,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取得A證。現任哈爾濱市仲裁法學會委員,現執業于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為多家企業解決復雜疑難問題,提供專業系統的法律服務。并且擅長辦理民商事疑難案件,曾擔任某某離婚案件律師,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權益取得300余萬元財產。擅長婚姻家庭、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遺產繼承糾紛和公司、企業法律顧問事務。 李律師希望以自己耐心、恒心、嫻熟的業務技能,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合法權益。以己推人,把當事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是一直秉承的信念!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010-10-28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