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人:
地址:
被答辯人: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答辯人因與原告向______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答辯如下:
一、原告訴訟主張所依據的事實及理由均不能成立,因原告雇請答辯人采用非硬連接牽引裝置的牽引方法幫其牽引故障車,臨危采取措施不力存在重大過錯,故應承擔民事責任。
本案的基本事實是:答辯人與原告相鄰居住,素來關系甚好。____年____月____日時許,答辯人駕駛農用三輪車由______鎮,途經______村組楊門前的鄉村公路時,遇原告的故障正三輪摩托車,原告當即雇請答辯人為其牽引故障車,并要求答辯人返回坊方向。答辯人礙于情面,勉為其難地應允幫其拖車。繼而,原告將自備的一根火麻繩,一端系于答辯人駕駛的農用三輪車車尾,一端系于原告駕駛的正三輪摩托車的前減震軸上。隨后,由答辯人駕駛的農用三輪車牽引原告駕駛的故障正三輪摩托車向客坊方向行駛。行駛中,因路面坑坑洼洼,兩車行進艱難。當兩車行至鎮石橋灣村組許門前鄉村公路時,遇路亂坑大,原告未鳴笛示警,突然緊急制動,以致繩斷車翻,釀此事故。
原告雇傭答辯人,采用不安全的非硬連接牽引裝置的牽引方法要求答辯人幫其牽引故障車,對其本身具有的危險性,原告應是熟知的。其采用不安全的非硬連接牽引裝置的牽引方法要求答辯人幫其牽引故障車的行為違法。本案中,兩車處于前后相系的拖行狀態,答辯人駕駛農用三輪車僅限于動力作用牽引原告駕駛的故障正三輪摩托車,不能對車后原告駕駛的故障正三輪摩托車進行合理的控制,原告應當履行謹慎注意義務,采用合理的方式告知答辯人行駛速度,遇非常情況時,應當采用有效的鳴笛等方式通知前車。然而,原告放棄了臨危應當采取的合理方式,采用了臨危緊急制動的不當措施,致其操作失控而釀成事故。原告采用不安全的不當方法要求答辯人幫其牽引故障車,在行進過程中處置不當,未確保安全是釀此事故的主因,故原告難辭其咎,理當后果自負。
二、原告雇請答辯人為其牽引故障車,彼此間形成雇傭勞動關系。由因索果,原告主張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應當依法駁回。
答辯人受雇于原告,彼此間形成雇傭勞動關系,即答辯人與原告為雇員與雇主關系。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不屬侵權主體,盡管原告是本案賠償權利主體,因與答辯人存在雇傭勞務關系,故原告亦是本案賠償義務主體。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原告選任不當、漠視安全、怠于注意等作為與不作為的行為不具有合法性,理應承擔其雇傭活動中產生的法律后果。雇傭活動中,雇主是最大受益人,根據“利之所在,損之所歸”的報償理論,原告在本案中應承擔因雇傭活動產生的法律后果,不能以選任或監督雇員已經盡到相當注意義務而主張免責。
綜上,答辯人受雇于原告,依其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幫其牽引故障車的行為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實屬出于好意,救人于危難,其行為未超出授權范圍,更無主觀故意,亦無過錯,故本案不具備侵權民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答辯人不應承擔本案民事賠償責任。原告以“答辯人車速過快拖翻電麻木卡斷其左腳”為由訴請答辯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理由不能成立,因其前無事實根據,后無法律根據。據此,答辯人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致
______縣人民法院
答辯人: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附:答辯書副本_____份;
證據材料______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公寓租賃合同
2020-06-22購 銷 擔 保 合 同
2020-06-22綜合業務用房建設項目
2020-06-23項目電纜橋架購銷合同
2020-06-23房地產聯合開發合同
2020-06-24物流運輸司機勞動合同
2020-06-24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3)
2020-06-24勞務雙方安全生產協議書
2020-06-24委托招標代理合同
2020-06-24豬肉供銷協議
2020-06-24技術服務合同
2020-06-24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
2020-06-29土地抵押借款合同
2020-06-29保密協議
2020-06-29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2)
2020-06-29勞動合同書 (鄉鎮企業使用)
2020-06-29上海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2020-06-30購銷合同(工礦產品3)
2020-06-30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電力2)
2020-06-30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4)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