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即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是指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單位或個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于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令刑事被告人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單位或個人賠償損失的訴訟活動。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77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和其它有關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賠償其遭受的損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必須享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否則,不得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根據《刑事訴訟法》第77條和我國附帶民事訴訟的司法實踐,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能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具體包括:
1.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被害人就是在刑事案件中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包括有關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當自然人被害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時,其法定代理也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但是,在刑事訴訟的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卻仍然有不同意見,即對于被害人是公民時,被害公民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都持肯定態度,但對于被害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時,被侵害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是否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即形成了兩種對立的意見:肯定說與否定說。其關鍵在于對《刑事訴訟法》第77條的不同理解。前一種觀點的理由是:法律規定的是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事民事訴訟。而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除了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公民外,還包括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當法人和其他組織因受犯罪行為侵害行為侵害而發生損失時,當然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后一種觀點的理由是:法律規定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民事訴訟,已經說明法人和其他組織在遭受犯罪行為侵害時發生財產損失的,只能由人民檢察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向人民檢察院建議,不能自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我們認為,后一種觀點是不可取的,這種觀點實際上剝奪了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依法享有以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訴訟權利,與附帶民事訴訟的宗旨相悖,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據。實際上,法律規定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而非應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表明法律并不排斥因犯罪行為侵害而遭受損失的單位依法享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訴訟權利。所以,我們認為,不論是公民,還是法人,只要因犯罪行為遭受了物質損失,就可以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2.被害人的近親屬
近親屬是公民發生死亡時依法繼承其遺產和其他財產權利義務的公民,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因受犯罪行為侵害而遭受了物質損失和某些法律規定的精神損失,而被害人又已經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被害人遭受的損失,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3.其他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在刑事案件中,除了被害人會因犯罪行為侵而遭受物質損失外,其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能會因犯罪行為侵害而遭受物質損失。例如,為被害人支付了醫藥費、治療費、營養費、生活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喪葬費等有關費用的公民、法人和共他組織,在被害人死亡而沒有繼承人或遺產的情況下,也可以就其因救助被害人或因為被害人處理善后事宜而支付的費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因此,在刑事訴訟中,除被害人以外,其他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某些情況下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4.保險人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與保險公司簽訂有財產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所遭受的財產損失已經預付了保險賠償金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產保險合同條例》第19條之規定,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應當由第三者負責賠償的,投保方應當同第三者要求賠償,如果投保方向保險方提出賠償要求時,保險方可以按照保險合同規定,先予賠償,但投保方必須將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轉讓給保險方,并協助保險方向第三者追償。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員預付了保險賠償金,取得了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的權利,可以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而被害人即喪失了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不能再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二)有明確的被告人
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是指對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而被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其賠償損失的公民、法人、它應當包括: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在通常情況下,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也就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即如果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了物質損失,并且被告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時,應當對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負償責任,當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應當以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2.被告人的監護人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刑事案件被告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根據《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在這種責任下,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的監護人對其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有責任進行賠償,當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時,基監護人即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3.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刑事被告人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并且其犯罪行為是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生的,由于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標準所造成的損害,根據《民法通則》第121條之規定和其他有關規定,應當其所在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負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的,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即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4.刑事被告人的繼承人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刑事被告人被判處了死刑并已執行了的,其遺產繼承人應當負責賠償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另外,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附帶民事訴訟的民原告人已經提起訴訟,而刑事被告人發生死亡的,其遺產繼承人也應當對刑事被害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我們認為,這是由我國《繼承法》關于遺產繼承中繼承權利必須同時繼承義務的規定決定的。因此,在這兩種情況下,如果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訴訟的請求賠償的,也應以刑事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5.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或其監護人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是兩個以上共同作案,而其中也有的人受到了刑事追究,有的人沒有受到刑事追究的,對于沒有受到刑事追究的共他共同致害人,雖然不再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即不能因此而不負民事責任。由于共同作案,各個共同作案的成員都是共同致害人,他們的行為都是造成被害人受到損害的原因,都應當對其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此,如果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訴訟請求賠償,其他沒有被刑事追究的共同致害人應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如果沒有被刑事追究的共同致害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三)有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和事實根據
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是指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不僅要明確表明要求賠償的意思,而且還應當對于賠償的范圍、賠償金額、賠償的方式等提出具體的要求。如果沒有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的,原告人應當予以補充。
請求賠償的事實根據,是指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時,應當提出有關的案件事實、證據,包括有關刑事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被害人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損害的事實和其他有關的案件事實,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證據、材料,尤其是有關被害人遭受損害的情況,如受到損害的范圍、損失的程度、損失的財產數額等方面的事實、證據。如果沒有有關的事實根據的,人民法院有權要求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補充證據。對于不能補充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予以駁回。
(四)被害人遭受的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引起的
被害人遭受的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引起的,表明了它們二者之間的因果聯系,具有這種因果聯系,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先決條件,否則,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五)屬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受理附民事訴訟的范圍只限于就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提附帶民事訴訟請示賠償的問題,對于超出這一范圍的,如請求判決離婚、解除收養關系、變更扶養關系,或者請求處理其他的民事法律關系,如債權債務關系、人身關系等,都不得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只能就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的損害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
人民法院有管轄權是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判的先決案件,如果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不具有管轄權,就不得審判案件,當事人也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同樣也必須以人民法院對該民事案件享有管轄權和條件。一般地說,由于附帶民事訴訟的特殊性,在管轄權有確定方面并不透用民事訴訟法有關管轄的規定,而是適用刑事訴訟關于管轄的規定,并且由于附帶民事訴訟必須與刑事訴訟一并由同一審判組織進行審判,因此,在刑事訴訟中,對刑事案件享有管轄權,負責對刑事案件進行審判的人民法院當然地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享有管轄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提起訴訟時,只能向負責審判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起訴,不能向其他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冒護士賣口罩騙錢,已判決!
2020-02-10非法集資 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0-03-13前期物業管理常見糾紛
2020-04-15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法律解釋
2020-04-16小三在法庭上作為被告or第三人出席
2020-04-17發生勞動爭議后,調解流程是什么
2020-04-21土地被回收了會有補償嗎?
2020-04-22發生醫療事故糾紛,申請仲裁程序是什么
2020-04-23對高空墜物的受害者如何進行賠償
2020-04-24遺產繼承糾紛慎處理
2020-04-26交通事故怎么樣打官司?
2020-04-27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04-27離婚中如何搜集對方轉移財產的證據?
2020-04-28離婚中對方隱匿、轉移財產怎么辦?
2020-04-29不要孩子可以不給撫養費嗎?
2020-04-29男方出軌女方要求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04-30假冒軍人,有多嚴重
2020-04-30異地離婚對爭取撫養權有沒有影響?
2020-05-02法院訴訟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05-022020訴訟離婚流程怎么走?
2020-05-02婚后買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2婚姻法有哪些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2020-05-03子女撫養費能變更嗎?如何變更?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3辦理離婚手續不予受理的情況包括哪些?
2020-05-05辦理協議離婚手續是什么
2020-05-05協議離婚程序有哪些?要多久?
2020-05-05如何簽訂離婚協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銷贓”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5離婚后對方不履行離婚協議怎么提起訴訟?
2020-05-06鄰里糾紛要冷靜,莫讓法律找上門
2020-05-07結婚彩禮返還數額怎么定和有哪些限制性原則?
2020-05-09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獲得賠償嗎
2020-05-09借助假結婚來購房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9離婚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會不會構成刑事犯罪?
2020-05-13家庭暴力家庭訴訟離婚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10法院訴訟離婚到底要不要請律師?
2020-05-11醉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05-11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知識梳理
2020-05-12關于勞務派遣的法律知識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