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對于賠償責任的承擔,為應當適用全部賠償或者全面賠償的原則,也就是所謂的“填平原則”,即應由侵權人全額賠償權利人的損失,在著作權司法實踐中賠償的計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權利人的損失計算;2、以侵權人的侵權獲利計算。3、以正常許可費為參照計算;4、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定額賠償標準。另外,當事人也可以商定用其他計算方法計算損失賠償額。評估、鑒定等方法也可以用于賠償計算。但具體到個案,權利人的損失該如何計算,在審判實務中往往存在爭議。因此,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問題,遂成為著作訴訟中當事人雙方共同關注的焦點。面對科學技術的新發展,著作權領域中出現了涉及計算機軟件、數據庫、互聯網等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新類型侵權案件,有關著作侵權的賠償問題變得更加復雜。著作權受到侵犯,應如何確定賠償額?
一、賠償計算方法的選取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5年11月6日關于商標侵權賠償計算問題的批復中規定被侵權人對按其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利計算賠償有選擇權。因此,我國學術界和審判人員一般認為,在著作權訴訟中,適用順序上應當優先考慮權利人受損和侵權人獲利這兩種計算方法,并應當賦予權利人以選擇權;只有在損失和獲利都不能查明,也無正常使用費可作為參照時,法院才可以基于當事人要求賠償的訴訟請求。選擇適用定額賠償方法。還有學者認為,在權利人受損和侵權人獲利均可查明的情況下,如果獲利部分大于受損部分,該大于部分也可以考慮作為案件的賠償。但應注意,在獲利與損失不一致時,權利人只能進行選擇,而不能同時提出要求。這樣,才能在程序上保證當事人有針對性地行使答辯權,在實體上體現全部賠償原則,而不會不合理地增加侵權人的責任。
二、權利人實際損失怎么算
1、財產損失。權利人實際損失的分類和范圍,可以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個部分。一般而言,直接損失是指因侵權行為所直接造成的權利人的損失,包括權利人現有財產可得利益的喪失。至于間接損失應否賠償以及哪些損失屬于間接損失的問題,目前理論界尚存在不同意見,且爭議較大,各地法院在實際案件的處理中做法也不盡相同。權利人為調查和制止侵權以及進行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公證費、材料印制費、交通住宿費、審計費等均屬于間接損失,應予賠償。對于律師費問題,多數法官則認為是否判決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的律師費應當視具體案情確定,但是無論按照何種賠償方法進行計算,權利人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等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接合理的律師費均應當單獨計算賠償。
2、精神損失。財產損失應予賠償,代表們對此沒有異議,爭議較多的是精神損失應否賠償以及如何計算的問題。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雖然著作權法沒有明文規定賠償精神損失,因侵權行為客觀上會損害著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從民法通則第120條的立法精神出發,應當考慮給予精神負失賠償。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適用精神損失賠償時。應當嚴格限于著作人身權特別是歪曲篡改作品和侵犯作者署名權等行為。對于精神損失的計算,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考慮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確定賠償數額。
3、可得利益的減少或者喪失的計算。這一部分損失包括但不限于:①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應當支付的合理的著作權許可使用費;②權利人因合同變更、終止所遭受的可得利潤、許可費、稿酬等的減少或者喪失;③因侵權產品擠占市場而減少合法商品銷售數量的營業利潤。該損失可以按照合法商品的利潤率乘以其減少銷售的商品數量或者乘以侵權人銷售侵權商品的數量來計算;④因侵權行為及侵權商品敗壞權利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而減少的合法商品銷售數量的利潤,該損失可以按合法產品的利潤率乘以其減少銷售的商品數量計利潤率計算。
三、侵權獲利的計算方法
在以侵權人獲利計算賠償時,一定要注意把握“侵權行為”與“獲利”之間的因果關系問題,判決賠償的應當是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對因其他因素形成的利潤應當從侵權人整體獲利中予以剔除。在現行會計制度規則下,利潤的概念涉及營業利潤、產品的銷售利潤和凈利潤。營業利潤為產品銷售利潤減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后利潤。銷售利潤為產品銷售收入減去相應的銷售成本(包括制作成本和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后的利潤。凈利潤為營業利潤減去所得稅后的利潤。
由于一般情況下銷售利潤遠遠大于營業利潤,因此在侵權案件中,以哪一種利潤來計算賠償,涉及當事人利益重大,需要對此進行明確。一般主張以產品銷售利潤為依據的計算賠償,認為這樣有利于保護權利人,制止侵權;如果產品銷售利潤過高,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酌情減少,但以不低于營業利潤為限。對于一般性的侵權行為以營業利潤計算較為妥當合理,對當事人比較公平,也符合侵權人獲利的實際。但是,對于以假冒為業的假造、販假行為,可以按侵權商品的產品銷售利潤計算。在按照侵權獲利計算賠償時,賠償總額為利潤加合理的侵權調查、處理費。
關于利潤率的計算。在侵權產品數量可以查清但其利潤率難以確定或者侵權人所提供的侵權產品利潤率明顯低于合法商品的利潤率時,可以參照合法商品的利潤率計算。但也有人對此表示不同意見,認為只有在侵權商品利潤率無法查清時才能參照合法商品利潤率,在侵權產品利潤率可以查清只是過低時,如果也參照合法商品利潤率計算賠償,就變成了懲罰性賠償,并不公平。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拘最長可達37天?
2020-02-18云南省律師收費標準
2020-02-26搶劫罪的追訴期如何規定
2020-03-10父母離異父親未給過撫養費,要贍養他嗎?
2020-03-18發現領導收了五萬的賄賂會立案嗎?
2020-04-01交通事故吊車費怎么收
2020-04-10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6辭職前需要預告解除嗎
2020-04-17持有、使用假幣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0不要再亂曠工了,可能會變成自動離職!
2020-04-24婚禮取消,我的彩禮還要得回來嗎?
2020-04-26按照勞動法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0-04-27發送短信或微信解除合同是否有效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能因離婚而免除嗎?
2020-04-27夫妻個人債務的范圍怎么分清楚?
2020-04-28應當怎么辦理強制離婚手續
2020-04-29訴訟前財產保全和訴訟中財產保全有啥區別?
2020-04-29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的有效期多久?
2020-04-29二手房買賣網簽就是備案嗎
2020-04-29修改他人作品會產生權益糾紛嗎
2020-04-29未成年人名下的房產,屬于未成年嗎
2020-04-30商品房過戶需要交多少稅?
2020-05-01離婚后戶口如何遷出?需要什么程序?
2020-05-01分居期間所得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5-01“老賴”玩失蹤也逃避不了債務關系
2020-05-02子女撫養權數額和給付期限如何確定?
2020-05-02女性懷孕期間男性如何離婚?
2020-05-02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3酒駕撞死人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0-05-03要求變更孩子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3離婚以后要求變更撫養費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3夫妻雙方可以協議輪流撫養子女嗎?
2020-05-03醫療事故鑒定具體的步驟
2020-05-04子女探視權在法律上是如何規定的?
2020-05-04上門女婿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對方有婚外情能離婚嗎?如何辦理離婚?
2020-05-05對方有婚外情訴訟離婚如何分割財產?
2020-05-05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擔保公司未經車主同意,是否有權扣押汽車?
2020-05-06離婚夫婦都不要孩子,孩子何去何從?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