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82條中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應在“六十日內”。那么這60天從哪天開始計算呢?《勞動法》規定是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發生之日又如何確定呢?法律規定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犯”之日。
“知道或應當知道”,從字面上理解,很簡單,從你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時候開始算。但實際里邊學問很深。你說他知道,他說自己不知道,而且有人還真的不知道。你說他雖然可能是不知道,但按理講是應當知道的,他會說為什么我就應當知道?你說“應當”,我就“應當”嗎?
原勞動部辦公廳就如何理解23條,有個特別復函,其中對這7個字,作了界定。那就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
也用舉例說明。如果一個老板按所謂“規矩”(不合理的)無端扣罰你半個月的工資,你在領工資時發現工資少了,這時你就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了,領工資的那天,就應該是“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如果你當時忍氣吞聲,過了3個月,老板又變本加厲找你麻煩,你實在忍無可忍,再來一紙訴狀已經晚了,因為發給你半月工資的單子就是“證據”,它證明當時是知道或應當知道的。
在特殊情況下,“知道或應當知道”也可以不受60天時效的限制。那有兩種情況:一是不可抗力,那是地震自然災害等;二是指正當理由,如本人生重大疾病(不是指一般頭疼感冒)。除去這兩條理由之外,你過了訴訟時效再去申請仲裁,仲裁機構就不予受理了。
仲裁機構因為超過時效而不受理申訴。可是你又實在氣不過,還是要討個說法,于是想到法院打管司,可以嗎?可以的。法院受理嗎?“應當受理”。但也要看你是否過期。如果確是過期,而又沒有合法原因的,它會“依法駁回其訴訟要求”。也就是說,只有在法院審理后,認為你實際上是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或者是雖然超過時效,但確有正當理由,才會正式審理你的具體糾紛,你才有討個公道的可能。否則,不管老板多么惡劣,不管你受了多大委屈,不管你吃了多大虧,你就沒必要再去法院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能辦離婚手續嗎
2021-03-05怎么與現役軍人離婚?
2020-11-08有房產離婚起訴狀怎么寫
2021-01-10起訴離婚能獲得離婚證嗎,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12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
2021-03-03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11-21探視權可以接回家住嗎?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2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1-02-27婚姻法子女撫養權有關規定有哪些?
2021-03-08繼子女有繼承權嗎?繼子女是否可以代位繼承?
2021-02-09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辦理出生證明應該遵照怎樣的流程,出生證明辦理要幾天?
2020-11-09出生證明辦理多長時間后可以上戶口?
2021-03-01買房婚前財產如何界定?婚前財產是什么?
2021-03-21離婚后共同財產分割原則是怎樣的
2021-02-26婚前贈與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7怎么對夫妻共有財產分割
2020-12-20個人婚前財產如何認定?
2021-03-09遺產繼承遺囑格式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