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無效作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一)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 以合法形式隱瞞違法目的的;(四)損害公共利益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經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給租賃財產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本條是否意味著承租人無權轉租?法律規定,其初衷是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賦予出租人終止合同的選擇權。為了防止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擅自使用租賃物牟利,擾亂市場價格,也為了防止承租人利用租賃物進行違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租賃合同,轉讓租賃物的占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承租人取得租賃物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和收益。因此,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取得租賃物后,有使用權和收益權,出租人不得不當干預。因此,轉租不僅是取得收益的一種方式,而且是租賃合同目的范圍內的一種權利,不應否認。因此,應當認為,出租人和承租人不知道租賃物是否可以轉租,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租賃物的,不屬于擅自處分,而是合法行使收益權。轉租合同應當是有效合同,只有出租人有權與承租人解除租賃合同。只有出租人與承租人明確約定承租人在租賃期內不能轉租租賃物的,承租人才將租賃物轉租,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性質惡意,屬于違約,無權處分。出租人不承認的,轉租合同無效。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房屋未經出租人同意并登記轉租的,租賃無效。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并生效的,從其規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釋(二)》規定,合同效力的認定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因為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屬于國務院部門規章,其性質是行政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繼承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6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