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有處分權的人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說:“任何人都不能處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根據上述規定的推理,這種情形屬于效力待定,即債權人承認合同的效力,不承認或者不取得處分權的,合同無效。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以出賣人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出賣人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的,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第三條更為科學合理。將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理解為效力未定的合同是錯誤的,因為它混淆了法律上的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負擔行為是指債務法上的依法履行義務的行為,表現為契約行為;處分行為是指直接改變權力的行為,分為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合同法》第五十一條中的“處分”應當是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出賣他人財產屬于負擔行為。合同的效力不取決于處分人處分標的物的權利,合同應當有效。此外,效力待定的解釋混淆了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之間的關系。處分人無權處分,只影響標的物的物權是否可以變更,不能確定合同是否有效。
由于法律原則的缺失和立法的模糊性,出現了許多錯誤的判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第三條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買受人不能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的,不能根據善意取得理論要求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法院,因為本條規定買受人沒有取得所有權,不適用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所有權已經全部取得,也不能以合同有效為基礎要求對方交付標的物,可以請求法院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交易的安全和對方的善意利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