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的幾個步驟]
1。對醫療機構上報的醫療事故進行復核,逐級上報。醫療事故發生后,應當向所在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時限可以在醫療事故發生后及時報告,也可以每年報告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應當自過失行為發生之日起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①醫療過失行為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是二級以上醫療事故
②醫療過失行為造成3人以上(含3人)人身傷害;
③衛生部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2。醫療機構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的內容包括:報告單位和報告時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和后果(死亡、殘疾、器官損害、功能障礙和其他人身損害后果);醫患雙方的情況;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轄區內醫療機構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報告后,是否死亡、尸檢結果、初步處理意見等,除責令醫療機構采取必要的醫療救治措施,防止損害后果擴大外,應當立即組織專人進行調查;
2。調查人員應包括衛生行政人員和有關醫學專家;
3。經認真調查核實,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對事實清楚、因果關系重大的醫療過失,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認定為醫療事故)。如果由于醫學科學的技術性、專業性和復雜性,無法確定是否為醫療事故,或者需要澄清重大醫療過失與患者人身傷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和損害程度,報市醫學會第一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第三十八條因醫療事故發生爭議的,當事人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設在直轄市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區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醫療機構報告或者當事人申請處理醫療糾紛之日起7日內,將醫療糾紛轉移至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
(一)病人死亡;
(二)可能是二級以上醫療事故;(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自治區、直轄市。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撞傷死一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25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