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8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發布《征地公告》(京(海)征地政[2006]018號、019號),對西北王鎮冷泉村部分土地進行征用。公告稱,征地補償標準為16.5萬元/畝,全部采取貨幣補償的形式,青苗和地上物體按照北京市有關規定進行補償。冷泉村村民付先生租住了本次拆遷范圍內的7畝土地。地上有3300多株桃樹、楊樹等樹苗,還有房屋等地面物體。2006年5月19日,天津的張先生從苗圃購買了價值17萬元的苗木,包括2萬株圓柏和5000株小檗。他找到傅先生和冷泉村村民王武、趙劉商量,張先生應該提供苗木,在每塊地上種樹,如果拆遷,可以得到一半的補償。當天,傅先生與張先生簽訂了土地種植協議,約定傅先生在海淀區東北旺鎮冷泉村擁有7畝土地,并與張先生合作種植土地;傅先生負責村里的各項規章制度;傅先生負責苗木管理,種地后采取水、電、除草等配套措施,資金由張先生承擔;投資種苗由張先生負責。國家占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苗木費歸甲乙雙方所有,付先生占50%,張先生占50%;國家占用土地的,合同自動終止;地上的原物歸傅先生所有。傅先生和張先生簽署了協議。協議簽訂后,張先生在地上種了小檗和刺柏。&后來,傅先生從房地產公司、冷泉村村民委員會和拆遷公司了解到,張先生與其簽訂協議后種植的小檗、刺柏屬于征地公告后的&8220;速植&8221;,依法無法獲得補償于是他通知張先生把樹苗拔掉。張先生沒有拔掉秧苗。2008年9月,張先生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傅先生未按協議給予50%的賠償,擅自處理種植在地上的苗木,要求付先生賠償苗木費17萬元。&法院經審理認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土地征用公告于2006年5月8日發布。之后,付先生和張先生簽署了協議。在簽訂協議時,雙方應知道協議所涉及的土地屬于征地范圍。法院拒絕受理張先生2007年才得知征地的說法。雙方在明知土地被征收的情況下簽訂的協議,在內容上約定了雙方的義務,但在利益分配上,只約定了國家占用土地時的土地補償費和苗木費的分配,這足以證實,協議的目的只是種樹以獲得征地補償,傅先生也承認了;張先生稱,除此目的外,雙方都有種樹以獲得經濟利益的目的,但協議中沒有相關約定,他表示沒有引用其他證據證明,所以法院不接受他的說法。同時,征地公告發布后,在實際征地前植樹造林屬于搶種。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是否存在贍養費
2021-03-17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