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能否直接上訪?
是的,但是沒有必要,你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你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你對仲裁不滿意,你可以起訴,你可以上訴,上訴,并通過正常的法律程序。
工傷賠償程序分為三個程序,即工傷認定程序和勞動能力水平鑒定程序和索賠程序。職工因事故受傷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其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申請向協調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診斷、鑒定合格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
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事項,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依照本條例規定處理工傷等有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對勞動關系存在爭議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書面通知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所在單位。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對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二是對工傷傷殘人員,經過相對穩定的治療,影響勞動能力的,實行勞動能力等級認定程序。
勞動能力評價是指對勞動功能障礙和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評價。
勞動功能障礙可分為十級,最重的是1級,最輕的是10級。
自理障礙有三個層次:完全不能自理,大多數不能自理,有些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工傷認定和工傷醫療決定的有關情況。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三十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交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對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滿意的,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重新進行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結論為最終結論。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在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一年后申請勞動能力復審鑒定。
工傷醫療分為工傷醫療、工傷傷殘醫療和工傷死亡醫療。細節將在后面介紹。第三,工傷索賠程序經過工傷的勞動能力水平鑒定,相應的工傷待遇一般可以量化,也就是說可以協商賠償。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該程序與普通民事訴訟程序相同。
以上是工傷賠償是否可以上訪的相關內容,相信您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部門的規定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另外,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到律霸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團隊會詳細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