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欺詐消費者的賠償標準又稱欺詐性價格表達,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誤導性的價格條件,誘使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誤導性的價格手段,誘使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為價格欺詐,又稱欺騙性價格表達,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誤導性的價格條件,欺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根據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禁止價格欺詐的規定》,同一交易場所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同時使用兩種價簽或者價目表,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的,可以認定作為價格欺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欺詐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對經營者損失的賠償,賠償額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價格的三倍;賠償額不足500元的,賠償額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此,價格欺詐的賠償標準是3倍,如果低于500,就應該補500。價格欺詐的表現形式。價簽、價目表上標明的商品名稱、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相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作為欺騙消費者或者經營者購買的其他消費者的手段。
2。對于同一商品或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使用兩種價簽或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以高價結算。
3。使用具有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和其他價格,誘使他人與其進行交易的。
4。所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最優價等價格沒有依據或無法比較。
5。標明折扣商品或服務的折扣幅度與實際情況不符。
6。銷售加工品時,不標明加工品和加工品的價格。
7。以低價贈送的方式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時,不真實地標明贈送的商品名稱、數量或者贈送的商品是假冒偽劣商品。
8。在購買、銷售附加價格條件的商品和提供附加價格條件的服務時,附加價格條件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模糊。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理由、虛假打折、謊稱降價或即將漲價、引誘他人購買。
10。在購買、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之前有一個價格承諾,但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
11。謊稱購銷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購銷價格,欺騙消費者或者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通過摻假、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數量不足等手段,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
13。謊稱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以上是律霸編輯組織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有任何疑問,請進入律霸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誹謗罪立案標準
2021-02-19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開發商的拆遷安置房買賣受不受法律保護
2021-01-17如何處理企業因機場占地拆遷補償涉及稅費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