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版權侵權案件很常見。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那么,版權侵權損害賠償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現在讓我們詳細介紹一下《著作權法》第48條規定的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侵權人的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賠償。賠償金額還應當包括侵權人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如果侵權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侵權賠償?!拔覈鳈嗲謾噘r償有三種計算方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基礎;2.以侵權人的非法收入為基礎;3.法定賠償
司法實踐中有一些具體做法。我們可以選擇運用這些賠償方法,并以對我們最有利的方式進行計算下面介紹幾種賠償計算方法的應用以及司法實踐中的主要做法。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基礎,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權利人的實際損失:
1)權利人因侵權而減少的利潤額
2)以報紙、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國家關于報酬的有關規定可以參照
3)權利人合理的許可費
4)權利人減少的復制品數量乘以每一份利潤的乘積
<5)侵權復制品數量乘以權利人每一份利潤的乘積6)預期利潤損失因侵權致使權利人許可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或者難以正常履行所造成的損失
7)因侵權致使權利人作品價值下降所造成的損失
8)確定權利人實際損失的其他方法
此外,訴訟費用也應當包括在賠償范圍內。提起訴訟可能會產生許多費用,包括聘請律師的費用、調查和收集證據的費用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差旅費、查閱和收集證據材料的費用以及確定侵權行為是否構成的費用等,被侵權人因訴訟支付的律師費等費用,應當計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范圍,使當事人能夠得到充分合理的賠償。這些費用是被侵權人為停止侵權而必須支付的實際費用,應該是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根據侵權人的非法收入
最高法院2000年11月22日通過的《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規定,法院在確定侵權賠償金額時,可以根據被侵權人的請求,賠償金額應當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預期應得利益計算,也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計算。侵權人不能證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費用的,以侵權所得為收益。
侵權人的非法所得包括下列三種情形:1)產品銷售利潤2)營業利潤3)凈利潤。在正常情況下,以被告的營業利潤作為賠償金額。例如,如果侵權人未經版權所有人許可出版和發行了一本有版權的書面作品,共發行了5000份,則侵權賠償金額為該書的單價乘以發行的5000份數量減去合理的印刷費用,發行和發行折扣
3、法律賠償
最高法院11月22日通過的《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二款,2000年規定:“如果無法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金額,法院可以根據被侵權人的請求,根據侵權情況確定賠償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吨鳈喾ā返?8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非法收入不能確定的,法院應當根據侵權情況判決賠償50萬元以下?!?/p>
以上規定為法律賠償。當難以查明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害或者侵權人的侵權利益時,法院應當根據侵權人過錯的性質、侵權的情節等因素,確定法定賠償范圍內的具體賠償金額。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法律賠償的前提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非法收入無法確定且難以計算。賠償金額由法院決定。一般來說,初審法院根據侵權情況、侵權影響等方面做出判決。最高金額為50萬元,沒有最低限額。精神損害的損失
著作權精神損害賠償只能限于對著作權人身權的損害,即主要是對著作權人身權損害的賠償,以及對糾紛中公民、法人、姓名權等商譽損害的賠償。除此之外,精神損害賠償不適用。如:
1)未經原告同意,嚴重違背自己意愿發表作品,對原告聲譽和社會評價造成負面影響
2)大量抄襲原告作品,影響廣泛,3)嚴重歪曲和篡奪他人作品
4)未經許可以自己的名義出版原告主要創作的合作作品,并使被告獲得更大的聲譽
5)未參與創作,以謀取個人名利,簽名
6)嚴重扭曲演出形象,對原告社會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7)制作、銷售原告簽名的假冒作品,影響較大
8)權利人因著作權精神損害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其他情形
,應根據損害情況優先適用其他形式的民事責任,如停止侵權、公開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責任方式。只有情節嚴重,非財產責任的使用明顯不足以保護受害人的精神權益時,才能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應當根據被告的過錯程度、侵權方式、侵權情況等綜合確定,影響范圍、侵權利潤、承擔賠償責任的能力等因素。精神損害賠償一般不低于2000元,不超過5萬元。司法實踐中的其他計算方法
除上述規定外,地方法院在審理著作權侵權案件時還創造和積累了其他賠償計算方法
1)一般以合理的轉讓費、版稅、許可費和其他收入報酬作為賠償標準
,有關主管部門對著作權使用費、轉讓費有一定的標準,或者當事人之間有可比的合同標準,以及同行業、同級其他單位的使用費標準。這些標準通常是客觀的,不受雙方爭議因素的影響。如版權報酬、版權產權轉讓費等。德國法官處理版權侵權損害的最常見方式是以侵權權利的使用費作為賠償。他們認為這是最簡潔、易操作、公平合理的賠償方法。
2)根據報酬標準進行賠償。
在實踐中,法院計算被侵權的字數,然后根據報酬標準的兩到五倍進行賠償。根據報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拆遷安置訴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1-01-28孩子撫養權公證怎么做
2021-03-13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股權轉讓
2021-03-1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