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除勞動合同能否獲得經濟補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取決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非法終止的,應當給予經濟補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5)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勞動合同的法律特征。這是法律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用人單位只有擁有或者使用一定的生產資料,雇傭勞動者,才能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勞動者通過訂立合同,提供一定數量的勞動,從而獲得勞動報酬。因此,勞動合同雙方既不能是勞動者,也不能是用人單位。勞動合同雙方在身份上具有從屬關系。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者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協議成為用人單位的職工,按照合同承擔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勞動合同是正式合同。正式合同是指合同必須采用特定的形式,一般采用書面形式。區分本質合同與非本質合同的法律意義在于,本質合同如果屬于本質合同,就必須采用書面合同的形式。沒有這種形式要件,合同就不能成立和生效。勞動合同是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的重要協議。國家規定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結論。因此,不以書面形式建立勞動關系的,就不能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勞動合同是一種允諾合同。根據合同是否以交付標的物為基礎,可以分為本票合同和實際合同。允諾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不交付標的物就可以成立合同的合同;實際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除約定外必須交付標的物的合同。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都屬于允諾合同,標的物的交付不是合同成立的前提。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解除勞動合同能否獲得經濟補償”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應當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為依據。如果被非法終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怎樣寫欠條
2021-03-25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