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造成損害的一方沒有過錯,但一方在為對方利益或者共同利益進行活動過程中遭受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當雇員受傷而雇主拒絕賠償時,不要擔心。首先,你應該了解如何保護你的權利。首先,你應該確定損害的責任方。一般來說,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應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
這里所說的從事就業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勞動服務過程中受傷,雇主此時需要承擔責任。如果雇主不賠償,那是違法的。為了確定雇主對雇員在受雇期間所受損害的賠償責任,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受害者必須是雇員;
2。雇員必須受到損害;
3。雇員在受雇期間必須受到工傷事故的損害。如何確定“雇傭”的范圍是確定雇主對雇員的責任的關鍵問題。
我們認為,判斷員工在就業中是否受害,主要取決于員工受害與就業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員工所從事的工作的性質,即員工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他應該做的。這主要是考察員工的活動與就業之間的相關性;
第二是員工受傷的時間,即員工在就業期間是否受傷。這里的就業時間不一定限定在工作時間內,也可以在工作時間以外,只要員工的工作與就業有關;
第三個是員工受害的地方,即發生損害時員工是否應該出現的地方。這主要是考察損害發生地與就業的關系,不限于勞動者完成就業的地點。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2020
2020-12-28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