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黃先生投保了99份鴻福養老保險,保險金額4000元。他每年交480元保費,每年按時交。今年3月初,他駕駛一輛無證摩托車到市場部交保費。途中,他不慎與一輛卡車相撞,被送往醫院搶救,但不治身亡。經交警處理,事故認定為:“雙方對事故負有同等責任”。保險條款第六條免責。第四條被保險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兩年內自殺。第五條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證駕駛、無證駕駛機動車。現在我們有幾個意見存在爭議:一是按照現金價值退保;二是按照繳納的保費退保;三是按照責任認定繳納保險金額的50%;四是全額賠付。我想問一下,對于這次交通事故造成的被保險人死亡,該如何處理。首先要考察《保險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對涉案情節有強制性規定。沒有強制性規定的,按照保險合同雙方約定的內容處理。對于無證駕駛機動車致人死亡案件的處理,筆者查閱了《保險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沒有發現對本案的強制性規定。因此,本案應按雙方約定處理。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保險人在保險條款的“責任免除”部分列明了這種情況。“免責事由”部分通常規定:“被保險人因下列情形死亡的,本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保險條款的這一規定表明,雙方對駕駛無證機動車致自身死亡的處理意見達成一致,即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應當按照保險條款的規定處理,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條件的是保險人不賠償。這一條件是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已經向被保險人說明了免責事由。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免責條款的,保險人應當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如果沒有明確說明,則該條款無效。”。因此,如果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未履行“無證駕駛、無證機動車不予賠償”的義務,免責條款無效,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人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保險人的不負責任并不意味著保險人不必退還任何費用。壽險合同不同于財產保險合同。財產保險合同只具有擔保功能,而壽險合同具有儲蓄和擔保的雙重功能。違反財產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保險公司不需要退還任何費用;違反人身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人可以終止保險合同,同時退還部分費用。
退保費的原因主要由壽險本身的儲蓄功能決定。壽險通常具有儲蓄和保障的雙重功能,尤其是具有生死雙重功能的壽險,更強調儲蓄功能,保障因素較少。也就是說,在被保險人繳納的保險費中,除了保障費,還有一部分是儲蓄金。從理論上講,由于被保險人違反免責條款,作為擔保費的部分資金可能不會返還,但當保險合同終止時,作為存款部分的資金應與利息一起返還給被保險人,就像存款合同終止時銀行存款一樣,還本付息。法律沒有規定退款的金額。原則上,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條款辦理。保險合同約定退還費用的,按照約定退還。但是,保險合同沒有約定的,投保人應當根據投保人是否已繳納兩年的保險費,決定是否退還保險費。保險費滿二年的,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二年未繳足保險費的,保險公司應當在扣除手續費后退還保險費。保險公司之所以主張這樣的退保標準,是基于保險合同中其他免責條款的法律規定。例如,“投保人或受益人故意殺害被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故意犯罪導致自己死亡”是壽險合同中常見的免責條款。保險法對這些情況的處理通常是:已交保費滿兩年的,退還保單的現金價值;已交保費滿兩年的,保險公司在扣除手續費后退還保費。《保險法》第65條和第67條就證明了這一點。
對本案給予全額賠償是不可取的。因為保險公司已將事故列為免責事項。被列為免責事由的賠償,實際上是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讓步。在這種情況下,不宜按責任認定繳納50%的保費,因為壽險的賠償通常與責任劃分關系不大。退保費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全額退保費意味著保險人在兩年以上的時間里,對被保險人的風險保障沒有任何獎勵。在這種情況下,被保險人已支付兩年的保險費,并應退還保單的現金價值。
需要強調的是,保險合同對退保有明確規定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退保。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壽的鴻福養老保險條款的規定與我們的觀點大致相似。由于沒有退費的法律規定,歡迎讀者批評和糾正作者的觀點。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怎么申請
2021-01-19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拆遷房如何辦理房產證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