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因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保險合同可以解除。《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合同終止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給付保險金或者退還保險費的責任。投保人因過失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造成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保險終止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給付保險金但可以退還保險費。保險欺詐保險合同可以因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欺詐行為而解除。《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提出虛假索賠,在未發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向保險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予退還保險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也不退還保險費,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另有規定的除外(見下文)。保險事故發生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偽造、變造有關證明、材料或者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部分錯誤報道。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所列行為之一,致使保險人支付保險費或者費用的,應當退還或者賠償。投保人或者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支付保險費滿兩年的,保險人應當將保險單的現金價值返還其他有權受益的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殺害未遂的,喪失受益權。根據《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負責給付保險金,但本條第二款規定的除外。但是,對于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保險人應當按照保險單返還現金價值。
如果被保險人在合同成立兩年后自殺,保險人可以根據合同支付保險金。《保險法》第六十六條明確規定,被保險人故意犯罪,造成自身殘疾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支付保險費滿兩年的,保險人應當按照保險單的約定退還保險金。
如果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在賠償問題上有爭議,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仲裁委員會仲裁,直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投保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或者有犯罪行為的,保險公司有合法正當理由不予賠償,當事人需要注意相關內容。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征地拆遷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