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主要內容如下:(1)嚴格控制土地出讓范圍和規劃控制。《條例》明確了劃撥、出讓土地范圍的界限,指出了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土地類型,并強調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使用者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特別是提出商品住宅用地全部實行拍賣出讓,進一步落實了國家土地有償使用的政策精神,加強了土地市場競爭。針對土地出讓前規劃條件的落實,明確了規劃條件的主體、依據和內容,是土地出讓和后續監管的前提。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提出“涉及一個以上兼容用途的,必須明確各種用途的范圍和比例”,“控制性詳細規劃未涉及的區域不得轉讓用于商業地產開發”,消除了土地出讓和開發中的一些盲區避免了因規劃條件不明確而難以準確評估土地資產價值以及由此產生的與腐敗問題有關的問題。
明確了以補償方式出讓土地的范圍,特別是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情況,其中商品住宅用地應當以拍賣方式出讓。明確了出讓地塊規劃條件的具體要求。規定,未經城鄉規劃部門提供規劃設計條件的,不得轉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未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范圍的,不得轉讓商業地產開發用地。(2) 《規定》進一步嚴格了國家對投標人資格條件設置的有關要求,并明確指出“嚴禁以事先會議紀要、投資協議或招商協議為依據,定制土地出讓方案,顛倒土地出讓決策過程”。嚴禁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中設置影響公平、公正競爭的限制性條件。《條例》強調了土地出讓計劃的內容,規定土地出讓計劃必須經國家(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集體審議的形式批準,這進一步明確了土地出讓計劃批準的內容和形式。針對主要領導操縱審批的問題,該條規定:“以會議形式集體決策的,主要領導最后表態,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從而有效控制土地使用審批中的腐敗現象。(4) 嚴格確定土地出讓底價。該條嚴格規定了地價評估的原則,要求“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出具土地評估報告,嚴格執行電子備案程序”,“嚴禁先協商土地出讓價格后委托評估確定出讓價格”,有效減少政府對地價評估的操縱和干預,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完善土地出讓底價確定方式,由傳統的納入土地出讓方案審批的方式,改為“招標拍賣掛牌前一小時內,地方政府要組織專門的決策小組,按照“確定土地出讓方案”的原則集體確定,控制內部人的范圍,縮短從確定底價到具體實施的時間,降低了泄漏的風險,降低了電力介入的可能性。確定儲備價格的責任得到了加強。”將確定底價的過程和結果納入集體決策記錄,存檔備查”,促進自律和監督。強化地價評估機構問責,建立地價評估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處罰和淘汰機制,嚴肅查處土地評估過程中惡意串通、虛證、虛報等違法行為。凡非法執業的機構和人員,一律列入“黑名單”,對違法的要追究法律責任。規定“拍賣出讓可以不底價進行,起拍價為土地出讓底價”,進一步加強市場競爭。文章首次提出“嚴禁低于基準地價確定出讓底價”,并提出了全省更嚴格、更明確的土地出讓底價最低控制線,切實消除低價出讓問題。(5) 嚴格土地出讓信息發布《規定》進一步嚴格了國家對土地出讓信息發布的要求,并明確指出“出讓人必須規范編制和嚴格審核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通知書、出讓說明書等文件,并對其進行公示和備案《指示》不得違背《土地出讓方案》,要求土地出讓信息必須在省級專業網絡站發布,擠壓非法經營空間。其中規定,土地出讓公告必須在招拍掛前20日發布,土地出讓結果必須在招拍掛后10個工作日內公告。明確了土地出讓公告方式和公示出讓結果,公告和說明不得違反出讓方案。(6) 嚴格執行土地出讓和入市交易《條例》明確提出“必須將土地出讓交易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施”,依托規范的場所、規則和流程,加強土地出讓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提出“積極穩妥開展土地出讓網上交易試點,在統一規范的平臺上推進土地交易規范化”,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土地交易中的應用研究,逐步構建符合我省實際的網上交易平臺,減少人為因素對交易的影響,促進交易規范化。(7) 嚴格土地出讓合同管理《規定》明確了土地出讓合同違約金支付的期限、重點內容、出讓價格和相關方式,強調“未按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價格和違約金的,不得申請變更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也不得按出讓價款繳納比例申領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使用證》,進一步規范相關做法。同時,加強責任追究,規定“受讓人逾期不簽訂合同的,取消中標人(中標人)資格,不退還定金,按規定程序重新出讓土地”,杜絕拖欠土地出讓金、“占地”等問題。其中規定:“取得土地后未及時簽訂交易確認書或者轉讓合同的,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開工、竣工的,未按合同約定的用途或者開發利用條件建設的,納入企業誠信檔案,作為土地競買人資格審查的依據”。對有嚴重違約行為的,可根據情況采取限制其參與新增土地招投標活動的措施,加強土地使用監管。(8) 嚴格調整土地用途和容積率
《規定》明確了規劃、國土部門合作的職責和時限,明確了土地使用者的責任,促進工作規范化,減少問題。《規定》要求,規劃條件變更必須經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定,控制隨意變更,限期向社會全面公示,規劃部門要及時通知國土資源部門,加強信息公開與工作的銜接,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向政府和國土部門報告,簽訂變更合同和協議,支付土地出讓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5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賓館拆遷,拆遷辦要求停業半年,這半年的損失拆遷方補償嗎
2021-01-02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房屋拆遷到底是怎么補貼的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