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協議能不能從房產局轉過來?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后,補償協議一式兩份,且拆遷補償協議未經房管部門備案,故不能從房產局過戶。房產局的職責是辦理房屋產權登記。《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討論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交換的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裝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限等訂立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第四條規定,房屋登記由當地房屋登記機構辦理。本辦法所稱房屋登記機關,是指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部門或者其設立的負責房屋登記的機構。如何解決房屋拆遷補償份額確定權的爭議,請規范。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裁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執行。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裁定的內容包括補償方式和數額、安置的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期限等,裁定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行政強制、司法強制(一)行政強制: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未在行政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由拆遷管理部門申請公安部門強制拆遷。(二)司法強制執行: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未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實施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行政強制和司法強制只有一種選擇。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要求或者申請強制拆遷時,一定要非常慎重。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被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行執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后,補償協議一式兩份,且拆遷補償協議未經房管部門備案,故不能從房產局過戶。房產局的職責是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需要哪些資料
2020-11-26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