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拆遷協議是否有法律依據根據我國《國有土地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拆遷協議是否有法律依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補償后,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有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討論補償辦法,補償金額及支付期限、產權交易的場所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搬遷期限、補償期限、補償期限、補償期限、補償期限、,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賠償期間過渡的方式、期限等事項,應當訂立賠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協議雙方的身份在法律上是無效的。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辨認自己行為的能力,被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的拆遷協議無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負責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在實踐中,與未成年人簽訂合同的情況很少,常見的是與老年人簽訂合同。一些老年人后來被證實患有老年癡呆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簽署的所有協議都是無效的。更離譜的是,拆遷人往往不與房主簽訂拆遷協議,即拆遷人往往與被拆遷人的親友簽訂拆遷協議,這也是無效的。在簽訂拆遷協議過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拆遷人,未辦理相關拆遷手續,即不具備拆遷資格的,所簽訂的協議視為無效。
在實踐中,為了趕上進度,在法律程序不完備的情況下,拆遷方往往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在這種情況下,拆遷行為應當確認無效,并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協議無效。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拆遷協議有法律依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補償后,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房屋被劃入拆遷紅線內,多久會被拆除
2021-01-12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拆遷安置房到手一年多房產證能辦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