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補償協議簽訂后,如果拿不到補償怎么辦?
被征收方與被征收方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后,如果被征收方遲延支付補償金,被征收方不能搬遷,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對方支付安置補償金。如果征收人或者強拆人不支付補償的房屋,被征收人也可以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維權。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不支付補償費的,該房屋不能拆遷,只有在支付補償款后才能進行拆遷工作。第二十七條《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拆遷前應當進行補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附有補償金額、專用賬戶存儲賬號、產權交易用房和周轉房的位置和面積等。第二,補償協議簽訂后,如果拿不到安置房,該怎么辦。
在實踐中,律師經常接到這種咨詢電話。雖然復印件的內容與原件相同,但仍有差異。如果只拿一份復印件,很可能法院的門進不去,即使法院受理,原件和復印件的證明效果也不一樣。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沒有其他證據,復印件的證明力較弱,法院將不予受理。因此,律師建議被拆遷人應及時咨詢專業拆遷律師,讓律師介入案件,讓律師通過法定程序取得協議原件,并要求對方履行。
2。簽署了一份沒有任何文件的協議。
據信70%的搬遷人口處于這種狀況。協議簽訂后,拆遷方以各種理由拿走了唯一的補償協議。對于這種情況,其結果往往是補償房或安置房遲遲得不到落實。因此,在簽訂補償協議之前,被拆遷人必須明白,為了得到合理的補償,被拆遷人手中必須有原件。在無力履行的情況下,需要咨詢律師及時介入,以要求其履行協議的相關內容。
3。簽訂協議,手拿原協議,協議內容明確,到期對方不履行。根據合同法,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以上是對“如果我們在簽訂賠償協議后沒有得到賠償,我們該怎么辦”的回答。如果我們不支付賠償金,我們就不能拆除房子。否則,拆房子是違法的,我們可以依法維權。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分割婚訴訟中拆遷安置房
2020-11-21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什么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1-02-14廢棄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0-11-26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西城拆遷安置房可以繼承嗎,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