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隨意征用土地。根據憲法第10條,“國家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換言之,國家只能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征收土地。所謂公共利益目的,一般是指國家建設的需要。狹義上是指國家直接建設或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國防工程;建筑、公共電信、市政建設、交通、大型水利工程等,都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建設活動。廣義上講,上述范圍包括其他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的建設目的。例如,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設立集體企業,利用土地招商引資,或者經國家其他主管部門批準進行建設活動,都可以視為廣義的公共利益目的,從而可以視為國家目的取得土地的理由。根據中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只有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批準征用土地。因此,在具體征收中,這些主體應當遵循比例原則和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來判斷什么是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1)土地補償費。根據國家價格政策,耕地、菜地的征地按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下同)的6倍計算;
2。魚塘、蓮藕塘、養殖場、果園、竹園、林地的征地按土地年產值的5倍計算;
3。征用柴山、灘涂、池塘、蘆葦塘等經營性非耕地,按土地年產值的3倍計算;
4。宅基地征收按相鄰耕地的補償標準計算;房屋由建設單位搬遷重建的,原宅基地不再補償;
5。征用無收入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補償。(2) 苗木及附件補償1。苗木補償一般按一季作物的產值計算,可收獲的不算。對能夠移栽的多年生經濟樹種,建設單位應當支付移栽費;不能移栽的,用地單位應當給予合理補償或者限價收購;
2。房屋拆遷,根據房屋的結構、面積和新舊程度給予合理補償;對違法建筑、種植的樹木和協商征地后修建的建筑物不予補償;根據實際情況,收取遷移費或補償費排灌設施、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件的支付。(3)安置補助1。對征地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在1畝以上的單位,按征地前3年每畝年平均產值的3倍給予安置補助;對征地前人均耕地面積在1畝以上的農業人口,給予安置補助耕地不足一畝的,按年產值的四倍計算。人均耕地每減少0.1畝,按年產值的1倍增加安置補助,但最高不超過年產值的10倍。非耕地征用的安置補助按該土地年產值和略低于相鄰耕地的安置補助倍數計算。征用房屋等建筑物地基和無收入的非耕地的,不發放安置補助。(4) 依照本條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不能維持需要安置的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但不得超過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的總額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20倍。(5)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支付的補償安置補助,除個人附屬物和青苗補償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鄉(鎮)、村協商辦理,組織被征地單位發展生產,安排富余勞動力就業,不得挪用、占用失業人員的生活補貼。(6)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和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另行制定。三是征地補償費能否繼承?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征地補償費分配前死亡的,才能保留和繼承補償費收入份額,而在安置方案確定前死亡的,才能保留和繼承補償費收入份額不能保留補償費的收入份額,且在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具有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如果補償分配后合格人員死亡,則不會發生份額保留問題。
1。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征地前死亡的,其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有關權利已由其繼承人依法繼承,其繼承人在征地期間享有土地補償分配權,死者不再享有土地使用權相關權利份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補償費分配前死亡的,因其在確定安置方案時具有成員資格,享有當時的分配權。事后實際分配補償費只是實現權利的途徑。公民生前合法擁有的權利,應當作為個人遺產繼承,因此應當分為兩類:保留權利份額和由繼承人繼承。
3。安置補償方案確定后,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并在補償分配后死亡的,實際取得了補償,實現了分配權。他們獲得的補償自然包括在個人財產中,由繼承人繼承。當然,保留權利份額沒有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融資租賃公司設立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6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女職工產假工資多少
2021-03-05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年金
2021-02-06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